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77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包括箱体底部内侧废液收集池上方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方设有海绵层,海绵层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其中两储物柜底板内侧分别设有长颈漏斗和曲颈漏斗;海绵层外侧设有连接三个电动调节阀的制冷仓,制冷仓下方设有外围环绕隔温层的蓄电池,电动调节阀和制冷仓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层空间结构,可一箱多用,便于医护人员分类储物;各储物柜均设有独立的冷冻层,便于灵活地调节各储物柜内所需温度;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内置漏斗,可防止储物柜内存放液体时因泄漏发生的污染现象。生的污染现象。生的污染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医学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对疾病的检测方法日益繁多,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医学采样,经检验和化验等手段处理分析,即可完成对疾病的初步检测。但医学采集的样品,种类繁多且保存条件苛刻。例如,感染科常用采集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深咳痰液等)、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冲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血清标本、全血标本等。血清样品通常在7天内4℃短期保存,而长期保存于

20℃以下(含

20℃);全血标本通常在3天内4℃短期保存。为了有效保存医学样品,WHO提出三级包装系统。但目前市面上医疗采集箱功能简单,难以达到WHO所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特别是防渗漏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且大部分医疗采集箱难以达到医学标本保存的温度条件。因此,为满足医学采样的需求,提供一种具有WHO三级包装系统、能实现医学标本保存温度条件、防渗漏性能优越的护理采集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解决现有医疗采集箱功能单一、保温条件不足、防渗漏性能差等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箱体底部内侧设有废液收集池,所述废液收集池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箱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所述海绵层内侧分别严密包裹着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并且将其三者分隔;所述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储物柜底板内侧设有曲颈漏斗,所述第三储物柜底板内侧设有长颈漏斗,所述长颈漏斗和曲颈漏斗两者下端分别贯穿海绵层与废液收集池相连接,所述长颈漏斗和曲颈漏斗两者上端分别设有水平安装的隔离网;所述海绵层外侧设有制冷仓,所述制冷仓一侧设有相贯通的三个电动调节阀,三个所述电动调节阀贯穿海绵层分别与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相连接;所述制冷仓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外侧周围设有隔温层,所述三个电动调节阀和制冷仓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与制冷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废液收集池相贯通,所述废液收集池内部设有液位报警器,所述废液收集池一侧设有带阀排水管,所述带阀排水管贯穿箱体侧壁与废液收集池相连接,所述带阀排水管的阀门设置在箱体外侧,所述液位报警器与蓄电池电性相连接。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三者外壳内分别设有流通冷气且独立的三个冷冻层,三个所述冷冻层分别在其一侧设有止回阀,三个所述冷冻层分别通过止回阀贯穿海绵层与制冷仓相连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冻层内部设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错位排列形成单回路气流通道,单回路气流通道第一端连接电动调节阀,所述单回路气流通道第二端连接止回阀。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物柜、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三者外侧分别设有柜门,所述柜门内部分别设有紫外消毒灯和加热模块,所述紫外消毒灯与加热模块电性连接蓄电池。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储物柜内部设有试管盒,所述试管盒包括框架、海绵底座、透明盖和挡板,所述框架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透明盖,所述海绵底座上端设有与试管相配合的盲孔,所述挡板上设有与盲孔的直径相等的通孔。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圆心与盲孔的圆心处于一条竖直方向的直线上。
[0011]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采用分层空间结构,可一箱多用,便于医护人员分类储物;通过各储物柜均设有独立的冷冻层,便于灵活地调节各储物柜内所需温度,为不同临床标本分别设置适宜的储存条件;第二储物柜和第三储物柜内置漏斗,可防止储物柜内存放液体时因泄漏发生的污染现象;通过设有折流板的冷冻层可以有效提高冷气的热交换效率,可使采集箱的控温时间大大延长;所设置的海绵层不但具有保温功能,而且具有防摔减震的作用;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箱体内部空间运用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适宜推广等优点。
[00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冷冻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箱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第二储物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试管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制冷原理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温度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0021]附图标记:1为温度控制模块、2为蓄电池、3为电动调节阀、4为温度传感器、5为止回阀、6为制冷仓、7为间隙、8为废液收集池、9为第一储物柜、10为第二储物柜、11为第三储物柜、12为柜门、13为海绵层、14为支撑板、15为万向轮、16为液位报警器、17为带阀排水管、18为单人把手、19为双人把手、20为隔离网、21为长颈漏斗、22为冷冻层、23为试管盒、24为隔温层、25为曲颈漏斗、26为试管、601为冷冻机组、602为换热器、603为冷冻剂循环管、604为循环风机、1201为紫外消毒灯、1202为加热模块、2301为框架、2302为海绵底座、2303为透明盖、2304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考图1至图5,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箱体底部内侧设有废液收集池8,用于收集箱内储物的泄漏液体或制冷装置与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的水珠;废液收集池8上方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箱体内侧壁相连接;支撑板14上方设有海绵层13,海绵层13其多孔蓬松的材质特点用于保温和减震,而支撑板14一方面用于承重,另一方面用于将废液收集池8与海绵层13分隔开;海绵层13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储物柜9、第二储物柜10和第三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内侧设有废液收集池(8),所述废液收集池(8)上方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与箱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4)上方设有海绵层(13),所述海绵层(13)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储物柜(9)、第二储物柜(10)和第三储物柜(11);所述海绵层(13)内侧分别严密包裹着第一储物柜(9)、第二储物柜(10)和第三储物柜(11)并且将其三者分隔;所述第一储物柜(9)、第二储物柜(10)和第三储物柜(11)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第二储物柜(10)底板内侧设有曲颈漏斗(25),所述第三储物柜(11)底板内侧设有长颈漏斗(21),所述长颈漏斗(21)和曲颈漏斗(25)两者下端分别贯穿海绵层(13)与废液收集池(8)相连接,所述长颈漏斗(21)和曲颈漏斗(25)两者上端分别设有水平安装的隔离网(20);所述海绵层(13)外侧设有制冷仓(6),所述制冷仓(6)一侧设有相贯通的三个电动调节阀(3),三个所述电动调节阀(3)贯穿海绵层(13)分别与第一储物柜(9)、第二储物柜(10)和第三储物柜(11)相连接;所述制冷仓(6)下方设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外侧周围设有隔温层(24),所述三个电动调节阀(3)和制冷仓(6)分别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感染科用护理采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13)与制冷仓(6)之间设有间隙(7),所述间隙(7)与废液收集池(8)相贯通,所述废液收集池(8)内部设有液位报警器(16),所述废液收集池(8)一侧设有带阀排水管(17),所述带阀排水管(17)贯穿箱体侧壁与废液收集池(8)相连接,所述带阀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