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63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油冷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端的上部贯穿连接有输入管,所述箱体一端的下部贯穿连接有输出管,所述箱体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散热结构,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部连接有螺旋散热管,所述箱体内部在螺旋散热管底部连接有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结构和冷却系统的双重散热,可以使输入的导热油快速降温,冷却系统采用循环水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冷却水的消耗,同时浮球控制阀可以使水槽的水位保持在固定高度,无需人工控制;螺旋散热管可以有效地延长流动距离,增加散热面积,同时也可以延长流动时间,使导热油得到更有效地降温。使导热油得到更有效地降温。使导热油得到更有效地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热油冷却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热油是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专用油品,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0003]但是由于设备的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导热油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导热油的导热性能降低,影响后续工作时传递热量的效果,同时对于含有二苯醚的导热油在温度过高时会产生酚类物质,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端的上部贯穿连接有输入管,所述箱体一端的下部贯穿连接有输出管,所述箱体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散热结构,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部连接有螺旋散热管,所述箱体内部在螺旋散热管底部连接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底部连接有托架,所述水槽通过托架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水槽一端贯穿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槽另一端的内部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顶部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底部在螺旋散热管上方连接有若干个喷头。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散热管一端与散热结构相连接,所述螺旋散热管另一端与输出管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输油箱,所述输油箱为内部空心的壳体,所述输油箱一端与输入管相连接,所述输油箱另一端与螺旋散热管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油箱顶部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导热板,所述输油箱顶部通过导热板连接有散热板。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架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托架通过圆形通孔与输出管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一端在水槽内侧连接有浮球控制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散热结构和冷却系统的双重散热,可以使输入的导热油快速降温,满足工作设备的导热需要,冷却系统采用循环水结构,喷淋水会落回水槽内重新从参与循环,能够有
效地减少冷却水的消耗,同时水槽内利用浮球控制阀对进水管进行控制,能够使水槽的水位保持在固定高度,无需人工控制水阀进行冷却水的补给;通过螺旋散热管结构可以有效地延长导热油在箱体内部的流动距离,既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同时也可以延长导热油的流动时间,使导热油可以得到更有效地降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的剖面图;
[0016]图3为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中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箱体;2、输入管;3、输出管;4、排风扇;5、散热结构;6、螺旋散热管;7、冷却系统;51、输油箱;52、导热板;53、散热板;71、水槽;72、托架;73、进水管;74、浮球控制阀;75、水泵;76、喷淋管;77、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一端的上部贯穿连接有输入管2,箱体1一端的下部贯穿连接有输出管3,高温的导热油从输入管2输入箱体1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冷却后的导热油经过输出管3再次输入外部设备,实现导热油的冷却循环,箱体1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排风扇4,排风扇4能够加快箱体1内外的空气循环速度,将箱体1内部的湿热空气加速排出,箱体1内部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散热结构5,散热结构5通过增大散热面积的方式将导热油中的大部分热量利用空气进行散热,箱体1内部的中部连接有螺旋散热管6,螺旋散热管6一端与散热结构5相连接,螺旋散热管6另一端与输出管3相连接,螺旋散热管6由导热性良好的铜管制成,能够有效地延长导热油的流动通道,同时增大散热面积,可以更有效地散热,箱体1内部在螺旋散热管6底部连接有冷却系统7,通过冷却系统7可以对螺旋散热管6表面进行喷淋,利用循环水对螺旋散热管6的表面进行降温。
[0020]在图3中:冷却系统7包括水槽71,水槽71底部连接有托架72,托架72的四周焊接固定在箱体1内部,水槽71通过托架72与箱体1相连接,托架72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输出管3通过托架72的圆形通孔向下延伸,水槽71一端贯穿安装有进水管73,进水管73一端在水槽71内侧连接有浮球控制阀74,进水管73的另一端与外部水源相连接,能够通过进水管73为水槽71补给水源,浮球控制阀74可以对水槽71内的水位高度进行监测,在水槽71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能够限制进水管73继续进水,在水槽71内水位下降后,再次开放进水管73的进水通道,水槽71另一端的内部连接有水泵75,水泵75顶部连接有喷淋管76,喷淋管76底部在螺旋散热管6上方连接有若干个喷头77,水泵75能够将水槽71内的水加压向上输送,通过喷淋管76上的喷头77将水喷洒到螺旋散热管6上,对螺旋散热管6进行冷却。
[0021]在图4中:散热结构5整体均由散热良好的铜合金板材制成,包括输油箱51,输油箱51为内部空心的壳体,高温的导热油从输油箱51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流动过程中,导热油中的热量能够通过输油箱51进行传递,输油箱51一端与输入管2相连接,输油箱51另一端与螺旋散热管6相连接,输油箱51顶部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导热板52,输油箱51顶部通过导
热板52连接有散热板53,输油箱51吸收的热量通过导热板52向上传递,经过多层的散热板53结构进行高效散热。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箱体1一端的输入管2和输出管3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再将箱体1另一端的进水管73与外部水源进行连接,高温的导热油通过输入管2输入箱体1内部的散热结构5中,导热油中的热量通过铜制的输油箱51和导热板52将热量向箱体1外部传递,通过多层的散热板53结构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用空气对散热板53进行降温,初步冷却的导热油流入螺旋散热管6内进行进一步的冷却降温,螺旋散热管6的螺旋结构可以延长导热油的流动时间,使导热油可以更长时间的停留在螺旋散热管6内,通过冷却系统7的喷淋水对螺旋散热管6的管壁进行喷淋降温,在水泵75抽水喷淋过程中,水槽71内的水位会不断的变化,在水量消耗较多导致水位下降时,水槽71内的浮球控制阀74能够开启进水管73向水槽71内补给新的水源,冷却后的导热油顺着输出管3再次输回原设备中参与导热工作。
[00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端的上部贯穿连接有输入管(2),所述箱体(1)一端的下部贯穿连接有输出管(3),所述箱体(1)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排风扇(4),所述箱体(1)内部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散热结构(5),所述箱体(1)内部的中部连接有螺旋散热管(6),所述箱体(1)内部在螺旋散热管(6)底部连接有冷却系统(7),所述冷却系统(7)包括水槽(71),所述水槽(71)底部连接有托架(72),所述水槽(71)通过托架(72)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水槽(71)一端贯穿连接有进水管(73),所述水槽(71)另一端的内部连接有水泵(75),所述水泵(75)顶部连接有喷淋管(76),所述喷淋管(76)底部在螺旋散热管(6)上方连接有若干个喷头(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热量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管(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圣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