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所述的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包括前段尿收集瓶、中段尿收集瓶、半球形旋转盖、旋转销轴、旋转手柄、尿液引流管和引流管开关;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设于前段尿收集瓶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设于前段尿收集瓶上段位置,且外表面底部两侧通过旋转销轴与前段尿收集瓶之间为旋转连接结构;所述的旋转手柄设于旋转销轴的端部;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通孔;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的内径大于通孔直径,且高度小于通孔底部距中段尿收集瓶底部的高度;所述的尿液引流管与中段尿收集瓶底部连通。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收集和留取中段尿,保证临床检测结果。临床检测结果。临床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检验的很多尿样需留置中段尿,中段尿是指临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的时候,让开始的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留取中段尿,一般来说使用中段尿来检测所取得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是现有的尿杯在采集时往往无法很好的将前段尿和中段尿区分,尿液的收集过程完全依靠患者自己控制,对于患者非常不方便,同时也影响检测的结果。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0773395.2,申请日2018.05.23,专利名称为:一种中段尿收集器。公开了一种中段尿收集器,包括第一收集桶、第二收集桶、第三收集桶、第四收集桶,所述第一收集桶通过底部设有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收集桶连通,所述第一收集桶通过侧壁设有的支管与所述第三收集桶连通,所述第四收集桶设于所述第三收集桶内;所述第二收集桶的顶部设有倒置的第一漏斗,所述第二收集桶内设有第一浮球;所述第一收集桶与所述支管的连接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四收集桶顶部设有倒置的第二漏斗,所述第四收集桶内设有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漏斗的入口;所述支管上设有取样管。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610529232.5,申请日2016.07.06,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收集中段尿的尿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集中段尿的尿杯,包括杯体、阻隔板、转轴、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杯体呈长方体,杯体底部固定有一竖直的阻隔板,阻隔板将杯体下部分隔成收集腔和辅助腔,所述阻隔板上方有一转轴,转轴两端嵌在固定在杯体侧壁上的两固定环内,转轴上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收集腔的正上方,第一挡板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挡板位于辅助腔的正上方,第二挡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配重槽,配重槽顶端设有进液口和盖板。
[0005]上述专利文献CN201820773395.2中的一种中段尿收集器,通过第一收集桶通过底部设有的第一通孔与第二收集桶连通,第一收集桶通过侧壁设有的支管与第三收集桶连通,第四收集桶设于第三收集桶内,第二收集桶和第四收集桶内分别设有漏斗和浮球,结构巧妙,可以自动实现前段尿、中段尿和后段尿的良好分离,并且可以实现中段尿的取样;而专利文献CN201610529232.5中的一种便于收集中段尿的尿杯,则通过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在转轴上,第二挡板上设置配重槽,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前段尿的重量作用下自动转动,使得中段尿可进入收集腔内。但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收集和留取中段尿,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收集和留取中段尿,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收集和留取中段尿,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所述的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包括前段尿收集瓶、中段尿收集瓶、半球形旋转盖、旋转销轴、旋转手柄、尿液引流管和引流管开关;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设于前段尿收集瓶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设于前段尿收集瓶上段位置,且外表面底部两侧通过旋转销轴与前段尿收集瓶之间为旋转连接结构;所述的旋转手柄设于旋转销轴的端部;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通孔;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的内径大于通孔直径,且中段尿收集瓶本体的高度小于通孔底部距中段尿收集瓶底部的高度;所述的尿液引流管与中段尿收集瓶底部连通。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段尿收集瓶和中段尿收集瓶均为圆柱状结构。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呈向外凸起状。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直径小于前段尿收集瓶的内径。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与中段尿收集瓶中心在同一轴线。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段尿收集瓶、半球形旋转盖和旋转销轴之间分别为摩擦旋转配合结构。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段尿收集瓶外侧边还设有手柄。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尿液引流管末端还设有引流管开关。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底部还设有单向瓣膜结构。
[0018]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9]1、通过设于前段尿收集瓶上段的半球形旋转盖可通过旋转手柄自动调节开口朝向,便于前段尿和中段尿的分开收集。
[0020]2、半球形旋转盖的最大直径小于前段尿收集瓶内径的设计,便于尿液能够从半球形旋转盖外表面流入至前段尿收集瓶内。
[0021]3、凸起状通孔底部距中段尿收集瓶底部高度大于中段尿收集瓶本体高度的设计,方便半球形旋转盖任意转动而不受影响。
[0022]4、半球形旋转盖底部设有的凸起状通孔与中段尿收集瓶中心在同一轴线的设计,便于中段尿通过凸起状通孔能够准确的收集至中段尿收集瓶内。
[0023]5、通过将通孔设置在半球形旋转盖底部中心位置,以及采用凸起状结构的设计,可防止在前段尿收集时,尿液通过凸起状通孔而进入至中段尿收集瓶中,从而保证中段尿收集的质量。
[0024]6、连通中段尿收集瓶底部的尿液引流管用于将中段尿收集瓶内收集的中段尿取出进行检测,而设于尿液引流管末端的引流管开关则用于防止中段尿收集瓶内的中段尿漏出。
[0025]7、通过在凸起状通孔底部设有单向瓣膜结构,在前段尿收集时,不会有尿液通过凸起状通孔而溅入或流入半球形旋转盖内侧,从而在中段尿的收集过程中,避免前段尿液的参合或污染,做到前段尿和中段尿的分离收集,保证中段尿收集的效果,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
附图说明
[0026]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的前段尿收集时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的中段尿收集时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的前段尿收集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32]1.前段尿收集瓶
ꢀꢀꢀꢀꢀꢀꢀꢀ
2.中段尿收集瓶
[0033]3.半球形旋转盖
ꢀꢀꢀꢀꢀꢀꢀꢀ
31.通孔
[0034]32.单向瓣膜结构
ꢀꢀꢀꢀꢀꢀꢀ
4.旋转销轴
[003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包括前段尿收集瓶、中段尿收集瓶、半球形旋转盖、旋转销轴、旋转手柄、尿液引流管和引流管开关;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设于前段尿收集瓶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设于前段尿收集瓶上段位置,且外表面底部两侧通过旋转销轴与前段尿收集瓶之间为旋转连接结构;所述的旋转手柄设于旋转销轴的端部;所述的半球形旋转盖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通孔;所述的中段尿收集瓶的内径大于通孔直径,且中段尿收集瓶本体的高度小于通孔底部距中段尿收集瓶底部的高度;所述的尿液引流管与中段尿收集瓶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段尿收集瓶和中段尿收集瓶均为圆柱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的留取中段尿的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陈蓓,胡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