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46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密封结构,包括:顶座,在顶座的下方设有前、后、左、右以及下挡板,从上往下左、右挡板远离顶座中心向外扩张且向下倾斜,且前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留有间隔,在间隔内设有移动载体,前挡板、下挡板各自与移动载体相连,在后挡板上开设一个避让槽,下挡板穿设在避让槽内;前、后、左、右挡板以及下挡板与顶座之间围合成一中空的用于保护驱动移动载体移动的驱动件的腔体;下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挡板贴合且与左、右挡板之间形成一倾斜设置且由上到下开口逐渐变大的导流槽,移动载体移动时腔体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下挡板随着移动载体的移动使得腔体仍处于密封状态,这样就对处在腔体内的驱动件起到了防水作用。水作用。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滑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金属表面处理有采用物理磨刷方式,该磨刷方式通常为了快速去除磨刷辊磨刷下来的物质,通常需要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但是磨刷辊由移动载体支撑进行旋转,移动载体需由支撑件顶着以保持磨刷辊不脱开,在需要更换磨刷辊时,由驱动件再驱动移动载体移动;但驱动件通常由驱动体进行驱动,驱动体为油缸或者推杆电机,则驱动件为油缸或推杆电机的推杆,推杆自身及推杆与驱动体的结合处需要进行防水,一般情况下增加防水胶套,但随着老化或者腐蚀现象的发生,胶套失效所以仍会进水,使得作为驱动体的油缸或者推杆电机损坏或者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滑动密封结构,该滑动密封结构通过各个挡板的围合形成了一个中空的腔体,且该密封结构将下挡板设置成可移动式,而下挡板随着移动载体的移动使得腔体仍处于密封状态,这样就对处在腔体内的驱动件起到了防水作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滑动密封结构,包括:顶座,在顶座的下方设有前、后、左、右以及下挡板,左、右挡板上部与顶座固定相连,从上往下左、右挡板远离顶座中心向外扩张且向下倾斜,后挡板与顶座垂直设置,前挡板也与顶座垂直设置,且前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留有间隔,在间隔内设有移动载体,前挡板、下挡板各自与移动载体相连,下挡板与后挡板垂直设置,在后挡板上开设一个可供下挡板滑动的避让槽,避让槽的形状与下挡板的断面形状相同,下挡板穿设在避让槽内;前、后、左、右挡板以及下挡板与顶座之间围合成一中空的用于保护驱动移动载体移动的驱动件的腔体;所述下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挡板贴合且与左、右挡板之间形成一倾斜设置且由上到下开口逐渐变大的导流槽,移动载体移动时腔体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挡板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基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基底板左右两端的V形隔板,V形隔板开口朝下,V形隔板包括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上端固定相连并形成一倒V形夹角,第二延伸板下端与基底板侧边固定相连,所述左、右挡板的下端各自向防护罩中间斜上方延伸出滑动贴合板,所述滑动贴合板与相邻的左挡板或右挡板之间形成V形外保护槽,第一延伸板插入所述外保护槽内且与滑动贴合板相贴。这样的设计,使得腔体内部空间的密封得到了双重保护,第一延伸板与滑动贴合板相贴使得下挡板与左、右挡板之间得到了密封,左、右挡板延伸出的滑动贴合板上端与V形隔板之间相贴接触,且两者的贴合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起到了导流作用;驱动件藏在两个V形隔板之间,V形隔板均高于基底板,形成一藏匿槽,从而形成水密封
保护。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槽为第一延伸板和所述滑动贴合板贴合处与第二延伸板之间形成的一倒V形流水槽。水滴溅到该导流槽时顺着槽面自然滑落,形成第一重密封保护。
[0008]作为优选,所述V形隔断外保护槽构成第道一保护槽,基底板与两个V形隔板之间形成的内保护槽构成第二道保护槽。下挡板的形状及其与左、右挡板的配合使得在腔体内形成了三道保护槽,即便有水分突破导流槽进入到了腔体内也会先进入到外保护槽内,而外保护槽处在V形隔板旁侧,驱动件处于V形隔板与基底板构成的内保护槽内,因此形成了三重保护;不仅使得下挡板滑动不受阻碍,还在移动过程中得到了密封。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件为可移动的推杆,推杆连接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主体处在后挡板外,且推杆电机主体与推杆的连接处设有防护套。推杆电机主体处在防护罩外,推杆电机主体与后挡板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密封套以进行密封,防止水分进入。
[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1]1、该滑动密封结构通过各个挡板的围合形成了一个中空的腔体,且该密封结构将多数挡板设置成固定式,而下挡板设置成可移动式,而下挡板随着移动载体的移动使得腔体仍处于密封状态,这样就对处在腔体内的驱动件起到了防水作用。
[0012]2、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挡板贴合且与左、右挡板之间形成一倾斜式的导流槽,水滴溅到该导流槽时顺着槽面自然滑落,形成一重密封保护,使得水分不容易从接触面的缝隙进入第一保护槽。
[0013]3、下挡板的形状设计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开口朝下的V形隔板,使得其与左、右挡板的配合使得在腔体内形成了两道保护槽,即便有水分进入到了腔体内也会先进入到第一保护槽内,而第一保护槽处在V形隔板旁侧,推杆有V形隔板进行阻挡,因此形成了双重保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中移动轴承座处于工作位置时的侧视图;
[0015]图2为实施例1中移动轴承座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1中滑块、滑轨座以及锁紧块之间配合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实施例1中滑块与锁紧块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1中滑块与锁紧块配合的剖视图;
[0019]图6为实施例1中滑块与滑轨座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实施例1中推杆通过支座连接滑块与锁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实施例1中防护罩与滑轨座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9为实施例1中防护罩与滑轨座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10为实施例1中移动前挡板、下挡板以及滑动密封块安装于移动轴承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实施例1中防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实施例1中左、右、后挡板以及固定前挡板与滑轨座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实施例1中破鳞辊处于工作状态且防护罩打开来时的示意图;
[0027]图14为实施例1中下挡板与左、右挡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平面图;
[0028]图15为实施例2中防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为实施例2中左、右、后挡板以及固定前挡板与滑轨座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为实施例2中推杆在下挡板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为实施例2中下挡板与后挡板滑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9为实施例2中下挡板与后挡板避让槽滑动嵌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0为实施例2中下挡板与左、右挡板贴合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1为实施例2中下挡板与左、右挡板的配合平面示意图。
[0035]各附图标记为:工作辊座1;滑轨座2;滑块3;锁紧块4;弹性驱动机构5;破鳞辊6;固定轴承座7;移动轴承座8;燕尾槽9;第一斜面10;顶面11;平槽12;斜槽13;第二斜面14;支耳15;支座16;推杆电机17;推杆18;弹簧19;滑杆20;第一圆孔21;限位螺母22;连杆23;粗杆24;螺纹杆25;第二圆孔26;锁紧螺母27;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在顶座的下方设有前、后、左、右以及下挡板,左、右挡板上部与顶座固定相连,从上往下左、右挡板远离顶座中心向外扩张且向下倾斜,后挡板与顶座垂直设置,前挡板也与顶座垂直设置,且前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留有间隔,在间隔内设有移动载体,前挡板、下挡板各自与移动载体相连,下挡板与后挡板垂直设置,在后挡板上开设一个可供下挡板滑动的避让槽,避让槽的形状与下挡板的断面形状相同,下挡板穿设在避让槽内;前、后、左、右挡板以及下挡板与顶座之间围合成一中空的用于保护驱动移动载体移动的驱动件的腔体;所述下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挡板贴合且与左、右挡板之间形成一倾斜设置且由上到下开口逐渐变大的导流槽,移动载体移动时腔体始终处于密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挡板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基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基底板左右两端的V形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如学刘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