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包括固连于所述电梯井道内壁上的导轨架,以及设于导轨架上并在驱动部的驱使下可沿导轨架升降的升降单元,于所述升降单元上固连有支模作业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导轨架底部以对所述导轨架进行支撑的支撑座,并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对所述支模作业平台的下降进行减速的缓冲器。本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用支模作业平台专用于电梯井位置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并给作业人员安装、拆除模板及绑扎钢筋时提供操作平台,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人员在电梯井道内作业安全风险高、防护等级低、事故多发等缺点,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与综合效益。与综合效益。与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住宅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由于电梯井道结构特点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安全风险高,操作不方便。施工设备只能采用塔吊提升的支模作业平台,其加工采用焊接整体式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专用于电梯井位置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并给作业人员提供操作平台,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人员在电梯井道内作业安全风险高、防护等级低、事故多发等缺点,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与综合效益。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包括固连于所述电梯井道内壁上的导轨架,以及设于所述导轨架上并在驱动部的驱使下可沿导轨架升降的升降单元,于所述升降单元上固连有支模作业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导轨架底部以对所述导轨架进行支撑的支撑座,并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对所述支模作业平台的下降进行减速的缓冲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架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杆,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杆之间的斜撑和横撑,并于两个所述导轨杆之间设置有与电梯井道内壁构成固连的安装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导轨杆构成固连的导轨连接座,与电梯井道内壁构成固连的附墙安装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之间的间距调整组件,于外力下所述滑动座可对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对所述附墙安装座和所述导轨连接座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包括分别固连于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形成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还包括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导轨杆构成固连的导轨杆连接部,并于所述支撑框架侧壁上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间隔设置且经由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固连于一起的两个升降架,设于所述升降架和导轨杆之间的升降导向机构,所述驱动部为固连于所述上连接梁或下连接梁上的旋转电机,并于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导轨架之间设置有升降传动机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导轨架上的齿条,以及固连于所述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升降架上的防外倾导轮组和防侧倾导轮组,所述防外倾导轮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升降架的第一防外倾导轮和第二防外倾导轮,所述第一防外倾导轮和第二防外倾导轮滚动的夹置于所述导轨杆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所述防侧倾导轮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升降架上的防侧倾导轮,且所述防侧倾导轮抵靠于所述导轨杆的外侧端面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模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固连于所述升降架上并承装所述平台框架的平台支撑梁,以及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上的脚踏板。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模作业平台侧边缘铰接有对所述支模作业平台与所述电梯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隙硬质防护板,所述硬质防护板的呈倾斜状抵靠于所述电梯井道内壁上。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本技术所述的电梯井道用支模作业平台专用于电梯井位置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并给作业人员安装、拆除模板及绑扎钢筋时提供操作平台,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人员在电梯井道内作业安全风险高、防护等级低、事故多发等缺点,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与综合效益,而通过设置导轨架从而可保证支模作业平台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在导轨架底部的支撑座上设置缓冲器进而也可提高支模作业平台作业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去除脚踏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轨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架与平台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平台框架和平台支撑梁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电梯井道内壁,2
‑
标准节,201
‑
导轨分杆,2011
‑
凸起,202
‑
斜撑,203
‑
横撑,3
‑
顶部方管,4
‑
底部方管,5
‑
连接梁,6
‑
上连接板,7
‑
下连接板,8
‑
导轨连接座,801
‑
L型板,9
‑
附墙安装座,901
‑
附墙板,902
‑
侧板,903
‑
穿墙螺栓,10
‑
上连接孔,11
‑
下连接孔,12
‑
第一连接座,1201
‑
第一螺纹孔,13
‑
第二连接座,1301
‑
第二螺纹孔,14
‑
螺纹杆,15
‑
导向柱,16
‑
限位板,17
‑
加强梁,18
‑
支撑框架,19
‑
导轨杆连接部,20
‑
支撑脚,21
‑
缓冲器,22
‑
上连接梁,23
‑
下连接梁,24
‑
升降架,25
‑
加强板,26
‑
加强固板,27
‑
减速器,28
‑
齿条,2801
‑
齿条节,29
‑
齿
轮,30
‑
第一防外倾导轮,31
‑
第二防外倾导轮,32
‑
第一防外倾导轮支架,33
‑
第二防外倾导轮支架,3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连于电梯井道内壁上的导轨架,以及设于所述导轨架上并在驱动部的驱使下可沿导轨架升降的升降单元,于所述升降单元上固连有支模作业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导轨架底部以对所述导轨架进行支撑的支撑座,并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对所述支模作业平台的下降进行减速的缓冲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杆,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杆之间的斜撑和横撑,并于两个所述导轨杆之间设置有与电梯井道内壁构成固连的安装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导轨杆构成固连的导轨连接座,与电梯井道内壁构成固连的附墙安装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之间的间距调整组件,于外力下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可对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对所述附墙安装座和所述导轨连接座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包括分别固连于所述导轨连接座和所述附墙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形成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还包括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时电梯井道内支模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导轨杆构成固连的导轨杆连接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政,沈永革,薛艳峰,李月强,吴国庆,徐洋,陶阳阳,杨康,王少锋,王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亿安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