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4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用于驱动显示板的电流驱动装置中,在第一和第二DA转换器电路之间交换用于构成电流源的一些晶体管的分配。例如,第一DA转换器电路的对应于最高有效位的电流源,由设置在第一晶体管组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行上的晶体管、以及设置在与第一晶体管组相邻的第二晶体管组的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行上的晶体管组成。类似地,第二DA转换器电路的对应于最高有效位的电流源,由设置在第一晶体管组的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行上的晶体管、以及设置在第二晶体管组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行上的晶体管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所谓电流驱动型显示板的电流驱动装置,所述显示板诸如是有机EL板或LED板,并且在其中根据电流量控制亮度,并且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由静态因素引起输出端之间电源电流变化的技术。
技术介绍
用于驱动电流驱动型显示板的驱动器LSI包括一个电流驱动装置,通过使用电流镜为该电流驱动装置提供大量电流源,并且从根据用于控制灰度级显示的显示数据所增加的这些电流源中输出电流。近年来,已经改进了平面显示板的屏幕大小和精细化,并且已经降低了它们的厚度和重量,并且降低了成本。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显示驱动器具有通过降低输出端之间的变化来提高显示质量均匀性的性能。在电流镜的电流变化中,静态(统计)变化包括通过各个晶体管的扩散工艺引起的变化、以及由功率互连的电阻引起的栅极电压变化,并且通过来自显示板的电荷注入和瞬时功率波动引起动态变化。图13A和13B是用于表示传统的电流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并且更具体地说,图13A表示包括在电流驱动装置中的一个输出部件的结构,其具有6位性能的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50。在这种情况下,将要受到控制的显示板55假定为有机EL板。在图13A中,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50包括对应于输入信号(显示数据)的各个位提供的多个电流源51a、51b和51c,以及由用于根据输入信号选择各个电流源51a至51c的输出的开关组成的开关组52。电流源51a至51c的每一个都包括依照位而定的给定数量的晶体管(在这种情况下为N型)。具体地,对应于最低有效位的电流源51a包括一个晶体管,对应于第二位的电流源51b包括两个晶体管,并且对应于最高有效位(即,在这种情况下为第六位)的电流源51c包括三十二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并联连接,以及与包括在未示出的电流源电路中的晶体管一起形成电流镜。增加由开关组52选择的电流源的输出,以便提供给显示板55。显示板55接收所提供的电流,并且根据显示数据产生灰度级显示。图13B是包括在每个电流源中的N型晶体管的布局图。如图13B所示,N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地。图13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一个输出,并且在实际的电流驱动装置中布置多个图13A的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通常,相应于显示板的像素设置大约几百个DA转换器电路。图14表示多个DA转换器电路的排列的例子。在图14中,当单元结构沿列方向扩展时,沿X方向排列具有相同布局形状的DA转换器电路60A、60B、…、60C。DA转换器电路60A至60C的每一个都包括六个分别对应于输入信号的位数的电流源61a至61f,并且由开关62选择电流源的输出。增加所选择的电流源的输出以便从输出端63A至63C输出。对应于最高有效位第六位的电流源61f包括在图14中以X方向4个晶体管和Y方向8个晶体管的矩阵形式排列的三十二个晶体管TR。类似地,对应于第五位的电流源61e包括以X方向4个晶体管和Y方向4个晶体管的矩阵形式排列的十六个晶体管TR,而且,对应于第四位的电流源61d包括以X方向4个晶体管和Y方向2个晶体管的矩阵形式排列的八个晶体管TR。对应于第三位的电流源61c包括四个晶体管TR,对应于第二位的电流源61b包括二个晶体管TR,而且对应于第一位的电流源61a包括一个用于输出最小电流输出的晶体管TR。然而,传统的电流驱动装置具有下述问题在传统的电流驱动装置中,沿X方向排列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如图14所示。因此,当将转换器电路集成为半导体器件时,该器件具有细长布局,并且具有长且窄的外观。在采用这种细长布局时,当将各个电流源构成为电流镜时,各个电流镜的特性不总是相同的,而是根据晶体管的位置发生改变。这种根据位置的特性变化看来是由于在扩散工艺中出现的杂质注入晶片中的变化、热扩散变化、栅极氧化膜的厚度变化等引起的。尽管彼此接近的晶体管的特性基本上相同,但由于当晶体管彼此远离几十微米至几纳米时的统计波动,会引起特性变化。即使当提供相同的栅极电压时,这个特性变化也会引起从各个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的变化。因此,在输出端之间,大大地改变了从电流驱动装置提供的电流,如图15所示。当这种电流变化发生时,在显示板中引起显示不均匀(条纹不均匀),从而大大地损坏显示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传统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用于驱动显示板的电流驱动装置中,即使当改变包括在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电流源中的晶体管的特性时,也能抑制和改善源自电流值变化的显示不均匀性。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间交换用于构成DA转换器电路的晶体管的分配,平均输出电流变化,来抑制电流值变化。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驱动显示板的第一电流驱动装置,其中根据电流量控制显示亮度,该第一电流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用于将电流提供到显示板;以及多个晶体管组,分别对应地放置到多个输出端,并且分别包括用于构成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电流源的给定数目的晶体管,其中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分别用于将电流提供到多个输出端,并且作为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包括由属于多个晶体管组中的至少两个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的第一电流源。在第一电流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第一电流源,由属于多个晶体管组中的至少两个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因此,即使在晶体管组之间改变特性,也为第一电流源的性能平均了特性变化。因此,能够防止输出电流值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值,从而能提高显示板的显示质量均匀性。在第一电流驱动装置中,第一电流源最好是由属于多个晶体管组中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此外,第一电流源最好是由M(其中,M为自然数)个晶体管组成,并且M个晶体管最好是包括属于第一晶体管组的M/2个晶体管和属于第二晶体管组的M/2个晶体管。或者,第一晶体管组和第二晶体管组最好彼此相邻排列。或者,最好按行排列多个晶体管组,并且最好以给定数目的晶体管组的间隔,使第一晶体管组和第二晶体管组彼此分开。在第一电流驱动装置中,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每一个最好都包括对应于输入信号的各个位提供的多个电流源,并且每个电流源由依照一个对应位而定数量的给定数目的晶体管组成,包括在第一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中提供的第一电流源的多个电流源的全部或部分的每一个,最好都由属于多个晶体管组中的至少两个或更多的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此外,在包括在第一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多个电流源中,对应于相对高位的每个电流源最好由属于两个或更多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而对应于相对低位的每个电流源最好由属于一个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此外,在第一电流驱动装置中,最好在最上互连层中提供用于构成第一电流源的互连。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驱动显示板的第二电流驱动装置,其中根据电流量控制显示亮度,该第二电流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用于将电流提供到显示板;多个第一晶体管组,分别包括用于构成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电流源的给定数目的晶体管,并且分别对应地设置到多个输出端;以及多个第二晶体管组,分别包括用于构成电流源的给定数目的晶体管,其中该电流源与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电流源一起构成电流镜,并且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显示板的电流驱动装置,其中根据电流量控制显示亮度,包括: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用于将电流提供到所述显示板;以及多个晶体管组,分别对应地设置到所述多个输出端,并且分别包括用于构成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的电流源 的给定数目的晶体管,所述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分别用于将电流提供到所述多个输出端,其中,作为所述多个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电流加算型DA转换器电路,包括由属于所述多个晶体管组中的至少两个晶体管组的晶体管组成 的第一电流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达义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