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029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然后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接着对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在降温处理完成之后,将果实装入包装箱内部,并放入保鲜纸片,同时保证装入时果实总量不超过包装箱容积总量的四分之三;装箱结束后将贮藏箱开口敞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并配合预处理操作,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百香果的防冷害能力,同时在对百香果进行贮藏时,首先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贮藏,然后再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从而极大的避免了百香果因受冷害而出现皱缩、腐烂、产生发酵异味等腐败变质现象,有利于实际的保鲜贮藏。有利于实际的保鲜贮藏。有利于实际的保鲜贮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百香果保鲜贮藏领域,具体为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又称鸡蛋果、巴西果,研究发现,百香果果汁中含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160多种有益成分,百香果除鲜食外,其药用价值同样显著,大量研究表明,百香果全株都能入药,具有健脾开胃、引气止痛、清热降火、止咳化痰、活血强身、降脂降压、解蛇毒、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百香果主要用于鲜食或加工果汁,其需求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逐年上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0003]而现有技术中,在对百香果进行保鲜贮藏时,大都是直接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贮藏的,常常会因为不适应低温环境而导致百香果受冷害,从而导致保鲜贮藏的百香果出现皱缩、腐烂、产生发酵异味等腐败变质现象,严重影响其外观以及果实质量、风味、营养和药用价值,进而降低商品价值,同时使得货架期很短,不利于实际的保鲜贮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首先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
[0008]S2、然后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0009]S3、接着对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
[0010]S4、在降温处理完成之后,将果实装入包装箱内部,并放入保鲜纸片,同时保证装入时果实总量不超过包装箱容积总量的四分之三;
[0011]S5、装箱结束后将贮藏箱开口敞开,并将其先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存储一段时间,然后再调节温度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摘前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S21、配制药剂:取适量的玉米素、纳他霉素和糖醇螯合钙,并将其充分混合;
[0014]S22、施喷药剂:将步骤S21中制备的药剂喷施在未采摘的百香果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1中药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玉米素10

20份、纳他霉素25

35份和糖醇螯合钙15

25份。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2中药剂喷施的频率为采摘前4周每7天喷洒三次混合剂。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预处理的具体操作为:采用次氯酸消毒液或者纳他霉素溶液对采摘之后的百香果进行消毒清洗5

10min,然后将其晾干。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进行梯度降温处理的同时需要采用1

MCP对果实进行熏蒸处理。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的保鲜纸片包括基纸和涂布液,所述涂布液由壳聚糖、抗坏血酸、茶多酚与氯化钙混合制备而成。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先将果实置于4

5℃的环境下进行存储7

9h。
[00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最终低温贮藏的温度为8

10℃。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并配合预处理操作,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百香果的防冷害能力,同时在对百香果进行贮藏时,首先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贮藏,然后再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从而极大的避免了百香果因受冷害而出现皱缩、腐烂、产生发酵异味等腐败变质现象,有利于实际的保鲜贮藏。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首先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
[0029]S2、然后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0030]S3、接着对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
[0031]S4、在降温处理完成之后,将果实装入包装箱内部,并放入保鲜纸片,同时保证装入时果实总量不超过包装箱容积总量的四分之三;
[0032]S5、装箱结束后将贮藏箱开口敞开,并将其先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存储一段时间,然后再调节温度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
[0033]其中,所述步骤S1中摘前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4]S21、配制药剂:取适量的玉米素、纳他霉素和糖醇螯合钙,并将其充分混合;
[0035]S22、施喷药剂:将步骤S21中制备的药剂喷施在未采摘的百香果上。
[0036]其中,所述步骤S21中药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玉米素10

20份、纳他霉素25

35份和糖醇螯合钙15

25份。
[0037]其中,所述步骤S22中药剂喷施的频率为采摘前4周每7天喷洒三次混合剂。
[0038]其中,所述步骤S2中预处理的具体操作为:采用次氯酸消毒液或者纳他霉素溶液对采摘之后的百香果进行消毒清洗5

10min,然后将其晾干。
[0039]其中,所述步骤S3中进行梯度降温处理的同时需要采用1

MCP对果实进行熏蒸处理。
[0040]其中,所述步骤S4中的保鲜纸片包括基纸和涂布液,所述涂布液由壳聚糖、抗坏血酸、茶多酚与氯化钙混合制备而成。
[0041]其中,所述步骤S5中先将果实置于4

5℃的环境下进行存储7

9h。
[0042]其中,所述步骤S5中最终低温贮藏的温度为8

10℃。
[0043]实施例一: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包括配制药剂
与施喷药剂,取玉米素10份、纳他霉素25份和糖醇螯合钙15份,并将其充分混合,制备得到药剂,然后将制备的药剂喷施在未采摘的百香果上,药剂喷施的频率为采摘前4周每7天喷洒三次混合剂;然后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即采用次氯酸消毒液或者纳他霉素溶液对采摘之后的百香果进行消毒清洗5min,然后将其晾干;接着对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同时采用1

MCP对果实进行熏蒸处理;在降温处理完成之后,将果实装入包装箱内部,并放入由基纸和涂布液组成的保鲜纸片,同时保证装入时果实总量不超过包装箱容积总量的四分之三;装箱结束后将贮藏箱开口敞开,并将其先置于4℃的环境下进行存储7h,以适应低温环境,然后再调节温度至8℃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60天,然后分别对百香果的失水率、平均硬度以及可食率进行检测;
[0044]实施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对百香果进行摘前处理;S2、然后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并对其进行预处理;S3、接着对果实进行梯度降温处理;S4、在降温处理完成之后,将果实装入包装箱内部,并放入保鲜纸片,同时保证装入时果实总量不超过包装箱容积总量的四分之三;S5、装箱结束后将贮藏箱开口敞开,并将其先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存储一段时间,然后再调节温度对其进行最终低温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摘前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配制药剂:取适量的玉米素、纳他霉素和糖醇螯合钙,并将其充分混合;S22、施喷药剂:将步骤S21中制备的药剂喷施在未采摘的百香果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药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玉米素10

20份、纳他霉素25

35份和糖醇螯合钙15

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香果的防冷害保鲜贮藏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敏王瑞李安定蔡国俊彭熙巴良杰吉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