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提装置,包括集液管、升液管、连接管、布气头以及进气管;集液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布气头的一端连接,集液管上设有集液口,布气头的另一端与升液管连接;布气头包括布气头外套筒和布气头内套筒;布气头外套筒套在布气头内套筒上,且布气头外套筒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之间形成布气空间,布气头内套筒上均布有连通布气空间与布气头内套筒的内腔的布气孔,布气头外套筒与进气管连接。该气体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提升效果好等优点。果好等优点。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提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提是一个物理过程,它的原理就是根据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的密封容器内,气体的分压与该气体溶在溶液内的摩尔浓度成正比),提高一相分压来降低另一相分压来实现。即利用升液管内外液体的密度差,使液体得到提升,压缩空气经布气器与污水或污泥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内外液体的液面高度变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随升液管排出。
[0003]与日常使用的水泵不同之处,气提过程不直接消耗电能,而是以空气为动力来提升液体或污泥。气提装置无水下转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等优点。
[0004]目前,气提装置的主要使用场景是污水处理厂、海底清淤和深海采矿。然而现有的气提装置由于进气管直接设置在集污管入口处,存在排污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提装置,解决了现有气提装置排污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一种气提装置,包括集液管、升液管、连接管、布气头以及进气管;
[0008]所述集液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布气头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上设有集液口,所述布气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升液管连接;
[0009]所述布气头包括布气头外套筒和布气头内套筒;
[0010]所述布气头外套筒套在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上,且所述布气头外套筒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之间形成布气空间,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上均布有连通所述布气空间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的内腔的布气孔,所述布气头外套筒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1~5mm,所述布气孔的孔边间距为孔径的2~5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布气空间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布气头内套筒的横截面积的0.5~2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孔的轴线与布气头内套筒中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轴线的夹角为90~135
°
。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法兰,所示布气头内套筒两端设有第三连接法兰,所述升液管与所述布气头连接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法兰。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U型连接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包括多个集液分管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主管两端连接所述集液分管。
[001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气提装置,由于具有集液管、升液管、连接管以及布气头,布气头包括布气头内套筒和布气头外套筒,集液管可以收集污物并通过连接管进入升液管,布气头内套筒上设有布气孔,使得气体可以均匀的进入集液管以对污物进行提升,提高了气体效率,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气提装置的结构图;
[0019]图2为集液管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布气头的主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3中A
‑
A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气提装置的连接管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公开的气提装置的布气头的第二种实施例。
[0025]图中:1、集液管,11、第一连接法兰,12、集液分管,13、三通管,130、三通管的主管,131、三通管的支管,14、污物收集管,140、变径管,141、连接管,15、端板,2、升液管,20、第四连接法兰,3、连接管,30、第二连接法兰,4、布气头,40、布气头外套筒,41、布气头内套筒,42、布气空间,43、布气孔,44、第三连接法兰,5、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气提装置,包括集液管1、升液管2、连接管3、布气头4以及进气管5;
[0027]所述集液管1一端为盲端,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布气头4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1上设有集液口,所述布气头4的另一端与所述升液管2连接;
[0028]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布气头4包括布气头外套筒40和布气头内套筒41;
[0029]所述布气头外套筒40套在所述布气头内套筒41上,且所述布气头外套筒40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41之间形成布气空间42,布气头外套筒40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41连接部位水密封,所述布气头内套筒41上均布有连通所述布气空间42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41的内腔的布气孔43,所述布气头外套筒40与所述进气管5连接。
[0030]具体地,集液管一端固定有端板15使其上端为盲端,如图6所示,所述集液管1与所述连接管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11,所述连接管3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法兰30,所示布气头内套筒41两端设有第三连接法兰44,所述升液管2与所述布气头4连接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法兰20,集液管与连接管、连接管与布气头以及布气头与升液管分别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管为U型管,通过U型管使得集液管和升液管平行设置,以便于该气体装置置于水中时,集液管可以收集水中不同液位高度处的污物。根据需要,连接管还可以为直角管或其他形状的管结构,以便于通过连接管连接集液管和升液管时,集液管和升液管成垂直状态设置或其它形式设置,以便于集液管根据需求收集水中的污物。
[0031]所述集液管1包括多个集液分管12和三通管13,所述三通管的主管130两端连接所述集液分管12,所述三通管的支管131上连接污物收集管14,所述污物收集管包括变径管140和连通管141;所述连通管141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支管1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变径管
140的小径端连接。
[0032]本技术公开的气体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变径管的大径端朝向外侧用于收集污水混合物,并通过三通管进入集液管,与布气头连接的进气管向布气空间中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布气孔进入布气头内套筒的内腔,升液管中形成密度差使得与高压气体混合的液体向升液管上端流动进而通过连接管将集液管中的污水混合物提升至升液管的出口端。
[0033]本技术中由于布气头包括布气头内套筒和布气头外套筒,布气头内套筒和布气头外套筒之间形成了布气空间,在布气头内套筒上均匀的布置布气孔,使得通过进气管进入的高压气体可以快速均匀的进入升液管中,提高了气体的效率。
[0034]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1~5mm,所述布气孔的孔边间距为孔径的2~5倍,可以保证布气头内套筒内压力与管外压力保持平衡,以使得对污物有效和稳定的提升。
[0035]进一步地,所述布气空间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布气头内套筒的横截面积的0.5~2倍,能够使得气液在布气头内充分混合,保证气提的提升效率。
[0036]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布气孔的轴线与布气头内套筒中与液体流动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管、升液管、连接管、布气头以及进气管;所述集液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布气头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上设有集液口,所述布气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升液管连接;所述布气头包括布气头外套筒和布气头内套筒;所述布气头外套筒套在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上,且所述布气头外套筒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之间形成布气空间,所述布气头内套筒上均布有连通所述布气空间与所述布气头内套筒的内腔的布气孔,所述布气头外套筒与所述进气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1~5mm,所述布气孔的孔边间距为孔径的2~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空间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武,毛翎,许杰,付豪,连梓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大连海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