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108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混合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面紧密贴合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端穿过连接座并与出液口下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出液管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栓,所述连接座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连接,从而达到了方便将出液管从筒体下端拆卸单独进行清理并进行杀菌的效果,避免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以及避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

技术介绍

[0002]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

8%,脂肪1.3%

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

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因此,食用大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粮库或者粮食加工企业中,通常都采用输送带将大米输送至米仓中,但是,在大米输送至米仓之前的米因为前面多道工序的处理,大米的表面黏附一层灰尘,如果在入仓长期保存之前不能对大米表面的灰尘去除干净就会影响大米的质量。
[0003]现有的便于清理的混合机,不方便将出液管拆卸,由于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进而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具有方便将出液管从筒体下端拆卸单独进行清理并进行杀菌,避免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以及避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右侧连通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面紧密贴合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端穿过连接座并与出液口下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出液管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栓,所述连接座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连接。
[0006]为了方便对混合残留到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冲洗并进行紫外线杀菌,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压力泵,所述进水管的下端面连通有U型输送管,所述U型输送管的两端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U型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两个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喷头,所述筒体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
[0007]为了方便对清洗后的筒体内的水分进行烘干,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
合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位于转轴的后方,所述风管的外侧壁下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热风鼓风机,两个所述热风鼓风机均位于电机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热风鼓风机的下端均贯穿筒体并与风管的上端面连通。
[0008]为了提高出液口与出液管之间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下端面以及出液管的上端面均嵌入设置有密封圈。
[0009]为了方便观察加入筒体内液体的液位,避免筒体内的液体进入到风管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
[0010]为了方便控制该装置的运行与关闭,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对两种以上的液体进行混合时,将液体通过进液口加入到筒体内,接着开启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对液体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液体通过打开第二密封盖,混合后的液体通过出液管排出,由于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进而拧动四个螺栓,接着将固定环与连接座之间分离,接着将出液管拆卸单独进行清理并进行杀菌,从而达到了方便将出液管从筒体下端拆卸单独进行清理并进行杀菌的效果,避免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以及避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0013]2、该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筒体对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后,液体容易残留到筒体内,进而开启压力泵,将水通过U型输送管输送到出水管内,接着通过两个喷头将水喷到筒体内,冲洗结束后,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对筒体内进一步进行杀菌,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混合残留到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冲洗并进行紫外线杀菌的效果。
[0014]3、该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对筒体内清洗后,开启两个热风鼓风机,产生的热风进入到风管内,接着通过多个出风孔进入到筒体内,对筒体内的水分进行烘干,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清洗后的筒体内的水分进行烘干的效果。
[0015]综上所述,该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具有方便将出液管从筒体下端拆卸单独进行清理并进行杀菌,避免出液管的直径较小难以对出液管内壁残留的液体成分进行清理以及杀菌,以及避免对下一液体混合时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风管局部结构图。
[0021]图中,1、筒体;101、进液口;102、第一密封盖;103、出液口;104、连接座;105、出液管;106、固定环;107、螺栓;108、第二密封盖;109、密封圈;2、电机;201、转轴;202、搅拌叶片;3、进水管;301、压力泵;302、U型输送管;303、出水管;304、喷头;305、风管;306、出风孔;
307、热风鼓风机;4、紫外线杀菌灯;5、控制面板;6、液位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下端贯穿筒体(1)并延伸至筒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2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202),所述筒体(1)的右侧连通有进液口(101),所述进液口(10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盖(102),所述筒体(1)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液口(103),所述出液口(10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4),所述连接座(104)的下端面紧密贴合有固定环(106),所述固定环(10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05),所述出液管(105)的上端穿过连接座(104)并与出液口(103)下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出液管(105)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盖(108),所述固定环(106)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栓(107),所述连接座(104)与固定环(106)之间通过多个螺栓(107)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外侧壁安装有压力泵(301),所述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鼎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