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40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和钢管框架,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地面上,钢管框架架设在混凝土垫层上,钢管框架的转折处焊接有钢筋,钢管框架两侧皆设置有金属网,金属网外侧设置有水泥灰层,金属网和水泥灰层构成夯土造型墙,夯土造型墙的表面设置有肌理漆层,夯土造型墙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线的腔体,钢管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角码,螺栓依次穿过角码和混凝土垫层后将夯土造型墙固定在地面上,夯土造型墙的外侧设置有遗址土地层,夯土造型墙的外侧设置有展台,展台的底部固定于遗址土地层上,互动图版安装在展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通过在博物馆内设置与博物馆展示内容风格相搭配的夯土造型墙,来提高博物馆内的场景效果。博物馆内的场景效果。博物馆内的场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夯土技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智慧的人民就把夯土技术成功应用在了民居墙体、墓葬夯土封层、军事防御的堡垒、城墙、坑道等领域。而作为传统生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夯土造型墙结构房屋在我国西部地区使用较为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饱含浓厚的乡土历史和文化气息。夯土造型墙结构房屋因为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亲近自然、节约能源、保温隔热、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欢迎。
[0003]目前在博物馆的建设项目中,设计师大多采用夯土墙作为景观及场地设计中限定空间的元素,但现有的夯土墙造型单一,且博物馆中的展示装置少,夯土墙大多采用顶部与天花板进行连接,使得整体的外观效果不好,夯土墙整体搭配方式使得博物馆内部展示的场景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解决现有夯土墙顶部与天花板进行连接,且博物馆内部互动装置搭配不好,使得博物馆内部展示场景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和钢管框架,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地面上,钢管框架架设在混凝土垫层上,钢管框架的转折处焊接有钢筋,钢管框架两侧皆设置有金属网,金属网外侧设置有水泥灰层,金属网和水泥灰层构成夯土造型墙,夯土造型墙的表面设置有肌理漆层,夯土造型墙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线的腔体,钢管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角码,螺栓依次穿过角码和混凝土垫层后将夯土造型墙固定在地面上,夯土造型墙的外侧设置有遗址土地层,夯土造型墙的外侧设置有展台,展台的底部固定于遗址土地层上,互动图版安装在展台上。
[0006]进一步地,上述夯土造型墙内侧壁周向设置有方管。
[0007]进一步地,上述方管为热镀锌材质。
[0008]进一步地,上述夯土造型墙的表面设置有墙面基层腻子层,墙面基层腻子层上设置有乳胶漆层,墙面基层腻子层和乳胶漆层位于互动图版的背后。
[0009]进一步地,上述钢管框架内填充有隔音棉,隔音棉和夯土造型墙之间还设置有阻燃板基层。
[0010]进一步地,上述夯土造型墙与遗址土地层之间设置有工艺缝。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通过在博物馆内设置夯土造型墙,夯土造型墙的造型及搭配根据博物馆展示的主题来设计,根据博物馆效果图在墙面进行颜料上色,同时在夯土造型墙上设置符合博物馆主题内容的互动图版,来营造一个
新型创意造型的遗址复原夯土造型墙场景,达到提高博物馆内场景效果的目的。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夯土造型墙场景的转折处采用与地面进行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顶部与天花板进行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展墙的整体性和美观效果。
[0014](2)夯土造型墙的钢管骨架合理排布,将互动图版的电管线完美藏进钢管框架中,提高博物馆展示的场景效果。
[0015](3)夯土造型墙根据所需造型要求对其进行设计制造,其多种造型完美融合到博物馆中,配合着展台和互动图版充分地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的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的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的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混凝土垫层;2

地面;3

钢管框架;4

钢筋;5

金属网;6

腔体;7

水泥灰层;8

夯土造型墙;9

角码;10

螺栓;11

肌理漆层;12

遗址土地层;13

展台;14

互动图版;15

方管;16

墙面基层腻子;17

乳胶漆层;18

隔音棉;19

阻燃板基层;20

工艺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1和钢管框架3,混凝土垫层1铺设在地面2上,钢管框架3架设在混凝土垫层1上,钢管框架3的转折处焊接有钢筋4,钢管框架3两侧皆设置有金属网5,金属网5外侧设置有水泥灰层7,金属网5和水泥灰层7构成夯土造型墙8,夯土造型墙8的表面设置有肌理漆层11,夯土造型墙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线的腔体6,钢管框架3的内侧固定连接角码9,螺栓10依次穿过角码9和混凝土垫层1后将夯土造型墙8固定在地面2上,夯土造型墙8的外侧设置有遗址土地层12,夯土造型墙8的外侧设置有展台13,展台13的底部固定于遗址土地层12上,互动图版14安装在展台13上。
[0024]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3,夯土造型墙8与遗址土地层12之间设置有工艺缝20。
[00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通过在博物馆内设置夯土造型墙,夯土造型墙的造型及搭配根据博物馆展示的主题来设计,根据博物馆效果图在墙面进行颜料上色,同时在夯土造型墙上设置符合博物馆主题内容的互动图版,来营造一个新型创意造型的遗址复原夯土造型墙场景,达到提高博物馆内场景效果的目的。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7](1)夯土造型墙场景的转折处采用与地面进行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顶部与天花板进行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展墙的整体性和美观效果。
[0028](2)夯土造型墙的钢管骨架合理排布,将互动图版的电管线完美藏进钢管框架中,提高博物馆展示的场景效果。
[0029](3)夯土造型墙根据所需造型要求对其进行设计制造,其多种造型完美融合到博物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意造型遗址复原夯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1)和钢管框架(3),所述混凝土垫层(1)铺设在地面(2)上,所述钢管框架(3)架设在所述混凝土垫层(1)上,所述钢管框架(3)的转折处焊接有钢筋(4),所述钢管框架(3)两侧皆设置有金属网(5),所述金属网(5)外侧设置有水泥灰层(7),所述金属网(5)和所述水泥灰层(7)构成夯土造型墙(8),所述夯土造型墙(8)的表面设置有肌理漆层(11),所述夯土造型墙(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线的腔体(6),所述钢管框架(3)的内侧固定连接角码(9),螺栓(10)依次穿过所述角码(9)和所述混凝土垫层(1)后将所述夯土造型墙(8)固定在所述地面(2)上,所述夯土造型墙(8)的外侧设置有遗址土地层(12),所述夯土造型墙(8)的外侧设置有展台(13),所述展台(1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遗址土地层(12)上,互动图版(14)安装在所述展台(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高屾孙宝亮丁枫任雪车凌敏卢慧婷梁赟岸范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