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345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所述置物架主体内部通过隔板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下腔体、中腔体和上腔体,下腔体中部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中腔体内设有托盘,托盘底部可拆卸连接在转轴顶端,电机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源装置和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通过管道连通至中腔体内,中腔体和上腔体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电机和空气加热器分别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加热保温的腔体,用于放置可加热保温的护理用具,解决了冬天气温低护理用具温度较低引起患儿不适的现象,同时还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对腔体内的护理用具进行消毒,保证了护理用具的无毒无菌,避免二次感染。避免二次感染。避免二次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护理上,护理用的置物架或护理台是最常用的器械之一,用于悬挂输液装置、放置护理用具、药品、消毒品、注射器及输液器等,特别是儿科的护理用置物架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现有的传统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内部没有加热装置,在天气较冷时一些金属制的医疗用具温度会较低,而儿科的小朋友不像大人一样有较强的忍耐度,冰凉的触感会给他们带来不适感,造成他们不愿意配合检查或护理,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此外,儿科护理用置物架不具有消毒的功能,导致儿科护理用具存放时,细菌容易滋生附着在儿科护理用具表面,而患儿的抵抗力没有大人的强,造成再次使用儿科护理用具时,患儿容易出现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所述置物架主体内部通过隔板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下腔体、中腔体和上腔体,所述上腔体顶面设有操作台,所述下腔体、中腔体和上腔体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腔门一、腔门二和腔门三,下腔体中部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下腔体上方的隔板延伸至中腔体内,所述中腔体内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底部可拆卸连接在转轴顶端,电机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源装置和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通过管道连通至中腔体内,中腔体和上腔体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电机和空气加热器分别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托盘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部设有与转轴上端适配的内螺纹孔,连接块与转轴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一侧设有输液架,操作台中间设有由挡板围合成的操作区域,操作台远离输液架的一侧设有药品放置槽,所述药品放置槽由隔边分隔成若干槽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架包括支撑杆、升降杆、输液杆和输液挂钩,所述升降杆通过调节螺栓与支撑杆连接,所述输液杆水平设置在升降杆顶端,所述输液挂钩设置在输液杆的两端,升降杆外壁上套设有转向套所述转向套上连接有万向软管,所述万向软管的末端设有台灯,所述台灯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边沿设有围板,托盘表面通过挡边分隔成若干放置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架主体外部设有两个垃圾箱,置
物架主体底部设有万向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加热保温的腔体,用于放置可加热保温的护理用具,解决了冬天气温低护理用具温度较低引起患儿不适的现象,同时内部还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对腔体内的护理用具进行消毒,保证了护理用具的无毒无菌,避免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托盘俯视图。
[0016]图中符号说明:
[0017]100:置物架主体,1:下腔体,2:中腔体,3:上腔体,4:隔板,5:操作台,6:腔门一,7:腔门二,8:腔门三,9:电机,10:电源装置,11:空气加热器,12:转轴,13:托盘,1301:放置区,14:连接块,15:围板,16:挡边,17:管道,18:紫外线消毒灯,19:输液架,1901:支撑杆,1902:升降杆,1903:输液杆,1904:输液挂钩,1905:调节螺栓,20:挡板,21:药品放置槽,22:转向套,23:万向软管,24:台灯,25:垃圾箱,2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100,所述置物架主体100内部通过隔板4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下腔体1、中腔体2和上腔体3,所述上腔体3顶面设有操作台5,所述下腔体1、中腔体2和上腔体3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腔门一6、腔门二7和腔门三8。所述下腔体1用于安装放置电机9、电源装置10和空气加热器11等装置,所述中腔体2用于放置需要加热保温的儿科护理用具,上腔体3则用于放置无需加热保温或不可加热保温的儿科护理用具,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进一步地,下腔体1中部设有一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贯穿下腔体1上方的隔板4延伸至中腔体2内,所述中腔体2内设有托盘13,所述托盘13底部可拆卸连接在转轴12顶端,具体地,所述转轴12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托盘13底部设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中部设有与转轴12上端适配的内螺纹孔,连接块14与转轴1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方便将托盘13取出清洁消毒。通过电机9对托盘13进行旋转,使得托盘13上的护理用具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护理用具温度过高。所述托盘13边沿设有围板15,托盘13表面通过挡边16分隔成若干放置区1301,护理用具可分门别类地放置在放置区1301中,避免混乱无序,围板15可防止护理用具在托盘13旋转时掉出托盘13,挡边16可以避免护理用具在托盘13旋转时搅到一起。
[0020]进一步地,电机9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源装置10和空气加热器11,所述空气加热器11通过管道17连通至中腔体2内,管道17的出口位于托盘13上方,通过空气加热器11往中腔体2内通入热空气,对其进行加热保温,中腔体2和上腔体3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8,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8、电机9和空气加热器11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10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5一侧设有输液架19,操作台5中间设有由挡板20围合成的操作区域,通过挡板20的围合可避免在操作区域配药或吸液时,药丸或小零部件滚落掉出
操作台5。操作台5远离输液架19的一侧设有药品放置槽21,所述药品放置槽21由隔边分隔成若干槽体。所述输液架19包括支撑杆1901、升降杆1902、输液杆1903和输液挂钩1904,所述升降杆1902通过调节螺栓1905与支撑杆1901连接,所述输液杆1903水平设置在升降杆1902顶端,所述输液挂钩1904设置在输液杆1903的两端,升降杆1902外壁上套设有转向套22所述转向套22上连接有万向软管23,所述万向软管23的末端设有台灯24,所述台灯24与电源装置10电性连接。通过台灯24照亮便于护理人员在光线较弱时准确拿取护理用具或药品,避免误取。
[0022]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主体100外部设有两个垃圾箱25,两个垃圾箱25分别用于装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从而便于进行垃圾分类,置物架主体100底部设有万向轮26,方便对置物架主体100进行移动。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主体(100)内部通过隔板(4)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下腔体(1)、中腔体(2)和上腔体(3),所述上腔体(3)顶面设有操作台(5),所述下腔体(1)、中腔体(2)和上腔体(3)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腔门一(6)、腔门二(7)和腔门三(8),下腔体(1)中部设有一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贯穿下腔体(1)上方的隔板(4)延伸至中腔体(2)内,所述中腔体(2)内设有托盘(13),所述托盘(13)底部可拆卸连接在转轴(12)顶端,电机(9)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源装置(10)和空气加热器(11),所述空气加热器(11)通过管道(17)连通至中腔体(2)内,中腔体(2)和上腔体(3)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8),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8)、电机(9)和空气加热器(11)分别与电源装置(1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托盘(13)底部设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中部设有与转轴(12)上端适配的内螺纹孔,连接块(14)与转轴(1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松梅陆雪敏黄玲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