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22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方法与装置。该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第二输入控制线;第一、第二输入数据线;第一、第二电容器;输出驱动电压线;第一晶体管,其第一栅极连接至第一输入控制线、第一源极连接至第一输入数据线,以及第一漏极连接至输出驱动电压线与第一电容器以及第二晶体管之漏极;第二晶体管,其第二栅极连接至第二输入控制线、第二源极连接至第二输入数据线,以及第二漏极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之漏极与第二电容器以及输出驱动电压线;其中该第一、第二电容器接地,以及该驱动电压输出至LCD面板之该等像素显示影像;所说第一与第二输入控制线连接至一栅极驱动器,以及所说第一与第二输入数据线各连接至一数据驱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方法与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以液晶显示器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与装置广泛地使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尤其是视讯产品例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之中,其产品种类繁多,而促使液晶显示器之技术进步快速,一日千里。其符合未来电子产品不断朝向轻薄短小、低功率消耗、低散热量等特性发展之须求。目前,以液晶显示技术所制成之电视与显示屏幕被大量生产,以取代传统式之CRT所制之电视与显示器。然而,在目前之液晶显示技术仍然存在尚待克服与改进之缺失与限制。以CRT之显像而言,其使用脉冲式(impulse type)之显像方式,藉由将单一电子光束照射在涂有萤光材料之像素上而发射光线,然而如图1中曲线(a),此像素仅在各画面期间之一小段时间之一瞬间(instant)发射光线,因此在画面之间所显示之影像看起来几乎不存在视觉重叠之现象。然而,LCD之显像由于LCD材料本身之特性而使用存留式(hold type)之显像方式,其藉由对LCD所施加驱动电压所产生之光学响应(即,灰阶响应)而显示影像,然而由于液晶材料本身特性之限制,其显像时间占用各该画面大部份时间,如同在图1中曲线(c)所示。而在每次影像改变时,其亮度亦以步进方式依序改变。因此,由观赏者看来会感觉旧画面之影像与新画面之影像重叠,而造成影像轮廓模糊产生所谓”残留影像”(afterimage)之现象。在当使用LCD显示器作为个人计算机显示器时,因其所显示影像之大部份为静态显示,此种残留影像之现象并不明显。然而当使用此LCD显示器作为电视使用时,则因为电视节目几乎全都是动态影像,而使得此LCD之光学灰阶响应缓慢之问题突显出来。因此,传统LCD电视之显像效果明显地较CRT电视为差。为了处理与去除LCD显示器光学响应缓慢所造成上述残留影像,以致产生影像轮廓模糊之现象,目前大部份LCD电视制造厂商设法将LCD显示器之”load type”显像,藉由一种称为加速驱动(over drive)技术制成类似于CRT显示器之模拟脉冲式(pseudo impulse type)LCD显示器,其影像显示所依据之光学响应如同图1中曲线(b)所示只占画面时间之一部份,亦即,在各画面期间有一段时间并未显示影像。此种加速驱动法是以一种加速驱动(over drive)之方法,对液晶施加较原设定目标电压(例如code 120)为高之电压(例如code 200),而加速液晶分子之响应速率,以加速到达其设定之光学响应值,使得以该液晶材料所制之LCD显示器之液晶灰阶响应时间能缩减至少于一个画面之时间,其如第1图中曲线(b)所示。然而,即使使用此种以加速驱动技术制成之LCD显示器能将其灰阶响应时间缩小至一个画面时间之内,但由于液晶材料之特性为,其光学响应之产生缓慢且其消退亦缓慢,因此,其画面所显示影像仍无法完全去除影像重叠与”影像残留”之影像轮廓模糊之现象。为了彻底去除“残留影像”,目前现有习知技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在此画面中显示影像后之剩余时间写入黑色资料或黑色画面;(2)将背光关闭,例如Hitachi所发表之背光闪烁(blink light)法;(3)结合以上(1)、(2)两种方法既置入黑色画面且亦将背光关闭。以下将详细说明其内容限制与缺点。首先,请参考图2A-2C,其各显示习知技术以LCD显示器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采用之方法。如图2A所示,习知技术之液晶显示器所显示之影像是由一系列画面(frame)1、2、3、以及4所构成。其所使用之方法为在画面1、2之间,画面2、3之间,以及画面3、4之间分别插入全黑画面11、12以及13,而达成模拟CRT脉冲式显像之目的,而以上画面之时间点所对应之背光光源14-20均处于发光状态。其次,说明习知技术之第二种方法。请参考图2B,此时液晶显示器所呈现之影像是由依序播放之画面1-7所构成。此第二种方法藉由将对应于画面2、4以及6之时点之背光光源22、24以及26关闭,而对应于1、3、5、7以及9画面之时点之背光光源21、23、25以及27则处于发光状态,以此方式达成以LCD显示器模拟CRT显示器脉冲式显像且去除残留影像之目的。再其次,说明习知技术之第三种方法。请参考图2C,此液晶显示器所呈现之影像是由依序播放之一系列画面1-4所构成。此法是在画面1与2之间、2与3之间、以及3与4之间分别插入全黑之资料画面11、12以及13,并且分别使得对应于画面11、12以及13之时点之背光光源22、24以及26处于关闭状态,而其它分别对应于画面1、2、3以及4之时点之背光光源则处于发光状态。这就是说,此第三种方法是藉由在画面1、2、3以及4之间插入全黑画面,且同时将背光光源关闭之此种交替为发光状态与关闭之闪烁模式,以达成以LCD显示器模拟CRT显示器脉冲式显像之效果。然而,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缺点与限制。首先,此第一种在显示画面之间插入黑色画面之方法须要添加例如倍频器之设备。假设此原来之影像显示为60画面/分钟,则使用此法必须添增倍频器将显像速率调整提升为120画面/分钟,而以其画面数目之一半用于置入黑色画面。因此,此种方法会增加设备成本。且将显像频率加倍会导致增加之电磁干扰(EMIelectric-magnetic interference),此为习知技术第一法之缺点与限制。其次,习知技术之第二种方法亦须添增倍频器设备,以达成相同之显示画面数/单位时间。因为在此单位时间内之显示画面中有一半画面是对应于背光关闭状态而无法显像。因此,此第二种方法亦会增加设备成本,且亦会增加电磁干扰。而且为了使背光光源闪烁,必须增添相关设备,因而进一步增加此方法之成本。此为习知技术第二种方法之限制与缺点。再其次,习知技术之第三种方法为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即,插入黑色画面与背光模块闪烁。此第三种方法之缺点与限制,包含以上两种方法之缺点与限制。因此亦不理想。此外,在以上第一与第二种方法中,由于不同液晶材料之光学响应之特性与速率不同,此等以插入黑色画面之方法对于某些液晶材料并不适用。因为有些液晶材料由亮变暗快、而由暗变亮慢,但另一些材料亮变暗慢、而由暗变亮快;因此对于欲以均等时间间隔插入黑色画面以模拟CRT脉冲式显像之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不适合使用,无法达成以LCD显示器模拟CRT显示器之目的,亦无法达成去除”残余影像”之效果。有鉴于上述相关习知技术之种种限制与缺失,本案专利技术人遂竭尽心智,投入此相关研究、发展、实验与改良,于是有本专利技术之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为提供一种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装置,以解决与改善相关习知技术之限制与缺点,其不使用习知技术之插入黑色画面,亦不使用关闭背光之设计与方法,而以在屏幕上提供扫瞄黑线之方式,以更确实达到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显示器之目的,可有效去除”残留影像”与影像轮廓模糊之现象,而可大幅改善LCD显示器之显像品质,且可节省额外设备所须费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LCD显示器模拟CRT显示器所用的装置,其基本结构包括第一输入控制线;第二输入控制线;第一输入数据线;第二输入数据线;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输出驱动电压线;第一晶体管,包含第一栅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CRT脉冲式显像所用的装置,包括:第一入控制线;第二输入控制线;第一输入数据线;第二输入数据线;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输出驱动电压线;第一晶体管,包含:第一栅极连接至第一输入控制线、第一源极连接至第一输入数据线,以及第一漏极连接至输出驱动电压线与第一电容器以及第二晶体管之漏极;以及第二晶体管,包含:第二栅极连接至第二输入控制线、第二源极连接至第二输入数据线,以及第二漏极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之漏极与第二电容器以及输出驱动电压线;其中该第一电容器与第二电容器各分别为储存电容器与液晶等效电容器而接地,以及该输出驱动电压线是用于将该加速驱动电压输出至LCD面板之该等像素以显示影像;其特征为所说第一与第二输入控制线连接至一栅极驱动器,所说第一与第二输入数据线各连接至一数据驱动器;以及该第一与第二控制信号之 周期脉冲波形之间之时间差为n个脉冲之n条扫瞄线间之时间差,而为可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毓仁陈政嵘
申请(专利权)人:钰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