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0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该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降温箱体,所述降温箱体内部固定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底端通过轴承与降温箱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降温箱体内部设有导向杆。该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通过利用其中一个进出水管进行进水,然后使导热薄膜外侧充满水,然后利用热交换将电缆温度降下来,然后再利用导流块的设置可以将水冲击到扇叶上,然后利用扇叶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固定板和导向杆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不断的改变电缆与导热薄膜的接触位置,从而增大了降温效果,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降温的效果,并且不会使电缆沾水。并且不会使电缆沾水。并且不会使电缆沾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0003]传统的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均是利用水冷,而这种方法往往在冷却后存在水分,导致电缆易沾附杂物,不便于使用,而一些具有风干装置的往往成本较高并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降温箱体,所述降温箱体内部固定设有辅助机构;
[0008]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于降温箱体内部,所述转轴底端通过轴承与降温箱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降温箱体内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截面形状设置为波浪形,所述导向杆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热薄膜,两个所述导热薄膜均设于降温箱体内部并且相连通,所述降温箱体一侧顶部和另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进出水管,所述转轴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设于进出水管一侧,所述导向杆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轴一端贯穿固定板并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降温箱体内部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设于其中一个进出水管一侧并且一端延伸至扇叶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于扇叶底部并且设于其中一个导热薄膜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球,多个所述固定杆长度不一。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球,多个所述圆球均设于导热薄膜顶部,多个所述圆球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转轴一端贯穿贯穿孔,所述转轴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降温箱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缆进出管道并且电缆进出管道与降温箱体相连通,所述降温箱体顶部镶嵌有门板,所述门板与降温箱体合页连接。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该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通过利用其中一个进出水管进行进水,然后使导热薄膜外侧充满水,然后利用热交换将电缆温度降下来,然后再利用导流块的设置可以将水冲击到扇叶上,然后利用扇叶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固定板和导向杆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不断的改变电缆与导热薄膜的接触位置,从而增大了降温效果,整体本技术达到了降温的效果,并且不会使电缆沾水,并且降温效果较好且自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使用。
[0017]2、该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利用转轴的旋转可以带动转动板进行旋转,然后再利用转动板可以带动多个圆球和固定杆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利用固定杆加大导热薄膜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导向杆立体图。
[0022]图中:1、降温箱体;2、门板;3、进出水管;4、电缆进出管道;5、扇叶;6、转轴;7、导流块;8、导向杆;9、导热薄膜;10、固定板;11、贯穿孔;12、圆球;13、固定杆;14、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降温箱体1,降温箱体1内部固定设有辅助机构;
[0024]辅助机构包括转轴6,转轴6设于降温箱体1内部,转轴6底端通过轴承与降温箱体1内壁活动连接,降温箱体1内部设有导向杆8,导向杆8截面形状设置为波浪形,导向杆8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热薄膜9,两个导热薄膜9均设于降温箱体1内部并且相连通,降温箱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缆进出管道4并且电缆进出管道4与降温箱体1相连通,降温箱体1顶部镶嵌有门板2,门板2与降温箱体1合页连接,降温箱体1内部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块7,导流块7设于其中一个进出水管3一侧并且一端延伸至扇叶5一侧,降温箱体1一侧顶部和另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进出水管3,转轴6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5,转轴6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4,转动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13,多个固定杆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球12,多个圆球12均设于导热薄膜9顶部,多个圆球12均为橡胶材质制成,多个固定杆1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球12,多个固定杆13长度不一,转动板14设于扇叶5底部并且设于其中一个导热薄膜9顶部,多个扇叶5设于进出水管3一侧,导向杆8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内部开设有贯穿孔11,转轴6一端贯穿贯穿孔11,转轴6与固定板10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转轴6一端贯穿固定板10并且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
[0025]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由于传统的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均是利用水冷,而这种方法往往在冷却后存在水分,导致电缆易沾附杂物,不便于使用,这时
通过本技术首先从其中一个电缆进出管道4将电缆延伸入降温箱体1内部,并且延伸至两个导热薄膜9之间,而且可以顺着导向杆8的弧度渐渐的延伸至另一个电缆进出管道4内部,然后延伸出,然后再利用其中一个进出水管3进行进水,然后使导热薄膜9外侧充满水,然后利用热交换将电缆温度降下来,然后再利用导流块7的设置可以将水冲击到扇叶5上,然后利用扇叶5带动转轴6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固定板10和导向杆8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不断的改变电缆与导热薄膜9的接触位置,从而增大了降温效果,整体本技术达到了降温的效果,并且不会使电缆沾水,并且降温效果较好且自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使用,然后再利用转轴6的旋转可以带动转动板14进行旋转,然后再利用转动板14可以带动多个圆球12和固定杆13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利用固定杆13加大导热薄膜9与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降温效果。
[0026]工作原理:通过本技术首先从其中一个电缆进出管道4将电缆延伸入降温箱体1内部,并且延伸至两个导热薄膜9之间,而且可以顺着导向杆8的弧度渐渐的延伸至另一个电缆进出管道4内部,然后延伸出,然后再利用其中一个进出水管3进行进水,然后使导热薄膜9外侧充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降温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箱体(1)内部固定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设于降温箱体(1)内部,所述转轴(6)底端通过轴承与降温箱体(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降温箱体(1)内部设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截面形状设置为波浪形,所述导向杆(8)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热薄膜(9),两个所述导热薄膜(9)均设于降温箱体(1)内部并且相连通,所述降温箱体(1)一侧顶部和另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进出水管(3),所述转轴(6)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5),多个所述扇叶(5)设于进出水管(3)一侧,所述导向杆(8)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转轴(6)一端贯穿固定板(10)并且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箱体(1)内部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块(7),所述导流块(7)设于其中一个进出水管(3)一侧并且一端延伸至扇叶(5)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培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超达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