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8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涉及到建筑铝合金领域,包括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腐蚀机构,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夹块,且第一夹块皆与第一连接块铰接相连。使得支撑杆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更加的牢固,使得支撑杆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更加的牢固,且用户对于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杆的拆卸也更加的方便,避免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表面发生一定的腐蚀,提高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节约了用户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铝合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大力发展,使得人们在建筑领域开始引用新的建筑方式,使用大量的铝合金模板在建筑领域,铝合金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竹、木胶合板、钢模板之后新一代模板系统;
[0003]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07892245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的角度对拉片,包括拉片本体,所述拉片本体由连接板、左端面板和右端面板组成,所述拉片本体为类“Z”型弯折件,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和所述左端面板以及所述右端面板连接固定,所述左端面板和所述右端面板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左端面板和所述右端面板上均对称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本技术对于特殊形状的铝合金模板能够通过连接孔钉入销钉等来进行稳定契合的衔接固定;能够用于铝合金模板拼缝位置的对拉加固,使用方便简单,克服特殊结构的铝合金模板板缝无法对齐的问题;
[0004]本专利没有对铝合金顶梁处模板进行固定的结构,只是对铝合金模板拼缝处的对拉加固,使得铝合金模板拼缝对齐,没有使得其固定时更加的牢固与方便拆卸,还是对工人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0005]现有的顶梁处铝合金模板没有进行固定的结构,只是工人通过伸缩支撑杆对其进行简单的支撑,当铝合金模板表面浇筑有水泥时,由于巨大的压力,很容易使得支撑杆发生一定的打滑,从而失去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建筑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包括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腐蚀机构,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有两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皆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夹块,且第一夹块皆与第一连接块铰接相连。
[0008]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把伸缩支撑杆插设到第一连接块中部,使得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相互抵触,使得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两组第一夹块相互靠近移动,使得两组第一夹块对支撑杆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支撑杆对于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固定支撑,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在受到巨大的水泥压力作用下,不会发生一定的歪斜,使得第
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更加的稳定,且在拆卸时,只需要对支撑杆进行一定的收缩,就可以很轻松的对支撑杆进行拔取,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进行一定的拆卸。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腐蚀机构包括第一底漆层,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顶端胶合有第一底漆层,所述第一底漆层的顶端胶合有第一隔热层,且第一隔热层的顶端胶合有第一面漆层,所述第一面漆层的顶端胶合有第一防水层。
[0010]进一步地,通过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底漆层、第一隔热层、第一面漆层和第一防水层,实现了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表面进行防腐的效果,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提高,保证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长期使用,避免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表面的损坏,节约了用户的成本。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漆层由环氧树脂包覆的铬酸盐和非铬酸盐颜料组成,工艺厚度规定为15

25微米。
[0012]通过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胶合有第一底漆层,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得到了一定的防护。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层由气凝胶毡组成,工艺厚度为1

20毫米。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漆层是由聚氨醋和环氧树脂组成,工艺厚度为55

80微米。
[0015]通过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胶合有第一面漆层,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得到了一定的防护。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是由有机高分子液料和无机粉料混合而成,工艺厚度为1

20毫米。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
[0018]进一步地,通过对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使得第一连接板在向上移动时更加的稳定,且不会发生一定的歪斜,保证了支撑杆插设在第一连接块内部顶端的稳定性。
[001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夹块,使得当用户把支撑杆插设到第一连接块内部时,对第一连接板产生一定的挤压,使得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两组第一夹块相互靠近移动,对插入到第一连接块内部的支撑杆进行一定的夹持与固定,使得支撑杆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更加的牢固,避免了支撑杆在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底端支撑时打滑的风险,使得支撑杆对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更加的牢固,且用户对于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支撑杆的拆卸也更加的方便,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002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底漆层与第一防水层,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表面与水泥相接触时能够得到一定的保护,避免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表面发生一定的腐蚀,提高了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节约了用户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中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200、第一防腐蚀机构;210、第一底漆层;211、第一隔热层;212、第一面漆层;213、第一防水层;300、第一固定机构;310、第一连接块;311、第一凹槽;312、第一连接板;313、第一弹簧;314、第一滑槽;315、第一滑块;316、第二凹槽;317、第二连接块;318、第一连接杆;319、第一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参考图1

4所示的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包括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10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腐蚀机构(200),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100)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300),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块(310),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100)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块(310),所述第一连接块(3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一凹槽(3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12),所述第一凹槽(311)的内部固定有两组第一弹簧(313),所述第一弹簧(313)皆与第一连接板(3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310)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316),所述第一连接板(312)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块(317),且第二连接块(317)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18),所述第一连接杆(318)的底端皆铰接有第一夹块(319),且第一夹块(319)皆与第一连接块(310)铰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建筑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蚀机构(200)包括第一底漆层(210),所述第一铝合金模板主体(100)的顶端胶合有第一底漆层(210),所述第一底漆层(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广和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