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76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0
一种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设于转轴上,第二凸轮位于第一凸轮的下方,第一凸轮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凸轮的最大宽度,第二凸轮的左右两侧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第二凸轮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端,两个第二凸起之间通过连接弧过渡,连接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凹槽的半径,当门的角度开启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弹簧的凸轮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凸轮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弹簧的凸轮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凸轮安装在地弹簧内,在使用时,门转动带动转轴及凸轮转动,凸轮对门进行承重,门可以在凸轮上转动,实现开门和关门。但现有的凸轮一般只有门开启90
°
或180
°
角度开启两种,而在其他角度位置很难定位从而使得凸轮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地弹簧的凸轮组件。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设于转轴上,第二凸轮位于第一凸轮的下方,第一凸轮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凸轮的最大宽度,第二凸轮的左右两侧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第二凸轮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凸起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二凸起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端,第二凸起位于远离转轴的一侧,两个第二凸起之间通过连接弧过渡,连接弧向外凸,连接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凹槽的半径,当门的角度开启90
°
时,第一凸起与地弹簧一侧的滚轮相配合;当门的角度开启到130
°
时,第二凸起与地弹簧一侧滚轮相配合。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第一凸起,可以方便第二凸轮在门扇开启到90<br/>°
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了转轴的定位;设有第二凸起,可以可以方便第二凸轮在门扇开启到130
°
时进行定位;通过设有连接弧,且连接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凹槽的半径,可以使得第二凸轮在130~180
°
范围内与地弹簧的滚轮均可实现定位,即实现了门扇在130~180
°
开启角度范围内任意停,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由于第二凸轮的左右两侧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可以实现门扇的360
°
开启,提高该地弹簧的凸轮组件的适用范围。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轮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相对于第二凸轮的中心线对称,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凹槽与地弹簧另一侧的滚轮相配合。由此,设有第二凹槽,可以使得门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实现定位。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为两个,两个第三凹槽相对于第一凸轮的中心线对称,第三凹槽的外端面与第二凹槽的外端面相平齐。由此,设有第三凹槽,可以使得第一凸轮在门扇关闭时,起到对门扇的定位作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的顶端设有直边,直边的长度为2~2.5mm。由此,通过第一凸轮顶端的直边,当门扇转动到180
°
时,直边可以与地弹簧上的滚轮相接触,实现对门扇的定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的最大宽度比第二凸轮的最大宽度大4mm。由此,可
以使得第一凸轮的顶端能够与地弹簧上的滚轮相接触,从而实现对门扇开启到180
°
时的定位。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起的圆弧半径为5mm,连接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圆弧、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第一段圆弧与第二凸起连接,第一段圆弧的半径为26mm,第二段圆弧的半径为5mm,第三段圆弧的半径为25mm。由此,通过第一段圆弧、第二段圆弧和第三段圆弧,可以使得门扇在130~180
°
范围内,各相应圆弧与地弹簧的滚轮相接触,实现门扇在该角度范围内的任意停,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地弹簧的凸轮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地弹簧的凸轮组件中第二凸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地弹簧的凸轮组件中第一凸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参照图1~图4。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包括转轴1、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均设于转轴1上,第二凸轮3位于第一凸轮2的下方,第一凸轮2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凸轮3的最大宽度,第二凸轮3的左右两侧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第二凸轮3上设有第一凹槽31、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第一凹槽31、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31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凸起32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二凸起33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分别位于第一凹槽31的两端,第二凸起33位于远离转轴1的一侧,两个第二凸起33之间通过连接弧34过渡,连接弧34向外凸,连接弧34的半径大于第一凹槽31的半径,当门的角度开启90
°
时,第一凸起32与地弹簧一侧的滚轮相配合;当门的角度开启到130
°
时,第二凸起33与地弹簧一侧滚轮相配合。
[0017]本技术的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在使用时,安装在地弹簧内,转轴1的一端与门扇转轴固定,通过门扇转动带动转轴1转动,从而带动转轴1上的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转动。当门扇开启角度为90
°
时,转轴1带动两个凸轮转动,第二凸轮3的第一凸起32转动到地弹簧上的滚轮处,通过第一凸起32对第二凸轮3进行定位,防止第二凸轮3进一步转动,从而转轴1连同门扇实现在开启90
°
时的定位。
[0018]当外力作用在门扇上时,外力克服第一凸起32的定位力,带动门扇继续转动,当第二凸轮3中的第一凹槽31转动到地弹簧上的滚轮位置时,由于第一凹槽31向第二凸轮3的中间下凹,因此,对滚轮没有定位作用,从而可以使得门扇返回至90
°
位置进行定位。
[0019]当门扇开启角度为130
°
时,第二凸轮3上的第二凸起33与地弹簧的滚轮相配合,通过第二凸起33与滚轮的紧贴,对第二凸轮3实现定位,从而可以使得门扇在130
°
开启角度位置实现定位。
[0020]第二凸轮3上设有第二凹槽35,第二凹槽35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35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凹槽35与地弹簧另一侧的滚轮相配合。由此,
通过设有第二凹槽35,可以使得门可以保持在关闭状态,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0021]第一凸轮2上设有第三凹槽21,第三凹槽21为两个,两个第三凹槽21相对于第一凸轮2的中心线对称,第三凹槽21的外端面与第二凹槽35的外端面相平齐。由此,通过设有第三凹槽21,第三凹槽21与地弹簧的滚轮相配合,可以使得门扇在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门扇可以处于关闭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弹簧的凸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均设于转轴(1)上,所述第二凸轮(3)位于第一凸轮(2)的下方,所述第一凸轮(2)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凸轮(3)的最大宽度,所述第二凸轮(3)的左右两侧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凸轮(3)上设有第一凹槽(31)、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所述第一凹槽(31)、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凹槽(31)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两个所述第一凸起(32)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凸起(33)相对于第二凸轮(3)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分别位于第一凹槽(31)的两端,所述第二凸起(33)位于远离转轴(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凸起(33)之间通过连接弧(34)过渡,所述连接弧(34)向外凸,所述连接弧(34)的半径大于第一凹槽(31)的半径,当门的角度开启90
°
时,所述第一凸起(32)与地弹簧一侧的滚轮相配合;当门的角度开启到13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昌赵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新甘安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