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61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机壳、供电模块、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以及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供电模块设于机壳内,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在机壳的表面间隔分布;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包、与电池包电性连接的电池电路单元、与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逆变电路单元以及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出电路单元;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与逆变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分别与输出电路单元电性连接,通过同时设置交流输出端口、直流输出端口及USB输出端口,能够扩展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能够扩展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能够扩展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大大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然而电子产品的使用离不开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因此与日俱增,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一旦脱离了电网或者电力中断,这些电子产品将陷入瘫痪,此时电子产品的供电成为了人们所面临的难题。
[0003]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采用柴油或汽油发电机发电的供电方式,另一种是采用储能设备储能供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成本高,声音大,并且在发电过程需要消耗柴油或者汽油,造成了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
[0004]而相比于发电机,储能电源在使用上更为方便灵活也更加环保,便携式储能电源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情形储能电源,应用前景广阔,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应急通信、电力抢修、医疗设备、勘探测绘、军事、消防救灾、户外环境检测等场合以及广泛缺电的地区等等。
[0005]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储能单元及相关控制线路,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输出端口及输入端口,所述输出端口用于向外部负载供电,输入端口用于对储能单元充电。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通常只有一种输出端口,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所使用的外部负载却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外部负载具有不同的供电方式,可能是直流端口供电,可能是交流端口供电,也可能是USB端口供电,而上述只有一种输出端口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往往只能完成直流供电、交流供电或USB供电中的一种,无法同时适用于具有不同供电方式的外部负载,应用场景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能够扩展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机壳、供电模块、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以及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
[0008]所述供电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在所述机壳的表面间隔分布;
[0009]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包、与所述电池包电性连接的电池电路单元、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逆变电路单元以及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出电路单元;
[0010]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与所述逆变电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单元电性连接。
[0011]所述机壳包括:箱体、第一侧面板及第二侧面板;
[0012]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面板及第二侧
面板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上。
[0013]所述箱体包括:背壳及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与所述背壳相对盖合面壳。
[0014]所述机壳还包括与所述箱体的顶部相连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相对盖合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背壳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半壳与所述面壳一体成型。
[0015]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支架;
[0016]所述电池电路单元固定于所述电池包上,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上且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固定连接,所述逆变电路单元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0017]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风扇。
[0018]所述第一侧面板及第二侧面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9]所述风扇的进风面与所述的进风口相对,出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0020]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机壳的表面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
[0021]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机壳的表面的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
[0022]所述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机壳的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输出电路单元电性连接。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机壳、供电模块、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以及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所述供电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在所述机壳的表面间隔分布;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包、与所述电池包电性连接的电池电路单元、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逆变电路单元以及所述电池电路单元电性连接的输出电路单元;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与所述逆变电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单元电性连接,通过同时设置交流输出端口、直流输出端口及USB输出端口,能够扩展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4]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25]附图中,
[0026]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立体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爆炸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供电模块的分解图;
[0029]图5为图9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面壳部分的装配过程图;
[0030]图10至图1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第一侧面板部分的装配过程图;
[0031]图12至图14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第二侧面板部分的装配过程图;
[0032]图15至图18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背壳部分的装配过程图;
[0033]图19至图2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整体装配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5]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机壳1、供电模块2、至少一个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输出端口3、至少一个直流(Direct Current,DC)输出端口4以及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5;
[0036]所述供电模块2设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3、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4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5在所述机壳1的表面间隔分布;
[0037]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电池包21、与所述电池包21电性连接的电池电路单元22、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22电性连接的逆变电路单元23以及所述电池电路单元22电性连接的输出电路单元24;
[0038]所述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供电模块(2)、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3)、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4)以及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5);所述供电模块(2)设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3)、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4)和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5)在所述机壳(1)的表面间隔分布;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电池包(21)、与所述电池包(21)电性连接的电池电路单元(22)、与所述电池电路单元(22)电性连接的逆变电路单元(23)以及所述电池电路单元(22)电性连接的输出电路单元(24);所述至少一个交流输出端口(3)与所述逆变电路单元(23)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直流输出端口(4)和所述至少一个USB输出端口(5)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单元(24)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箱体(11)、第一侧面板(12)及第二侧面板(13);所述箱体(1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11)及第二开口(112),所述第一侧面板(12)及第二侧面板(13)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于第一开口(111)及第二开口(11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包括:背壳(101)及通过卡扣连接与螺纹连接相组合的方式与所述背壳(101)相对盖合面壳(10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还包括与所述箱体(1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传郑海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