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54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微生态制剂,该中药微生态制剂中包含丹参、党参、大青叶、甘草、猪苓、茯苓、黄芪七味中药以及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丁酸梭菌及解淀粉芽孢杆菌四种益生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种益生菌发酵复合中药,通过体内HBV复制小鼠模型研究该制剂的抗乙肝病毒作用,结果发现该制剂对小鼠血清HBV DNA、HBsAg、HBeAg及肝组织HBV DNA水平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抗HBV活性且表明出中药与益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药与益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药与益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病毒,会引发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0003]目前常用的抗HBV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类药物。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地抑制HBV的活性,降低HBV感染引起的一系列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但同时也存在安全性差、治疗成本高等缺点,长期服用这些抗病毒药物还可能会导致病毒抗性的产生,引起某些高危人群的累积毒性。相比之下,中药抗病毒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4]已有研究表明,HBV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健康人相比,HBV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在诱导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用于HBV防控已作为一种新的抗病毒策略得到越多的研究。但是目前的此类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水平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药微生态制剂,该制剂通过将中药与益生菌复配并经过特殊的处理,使二者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加抗乙肝病毒的活性。
[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br/>[0007]一种中药微生态制剂,它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将中药粉末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和营养底物作为发酵基质,混合均匀后高压灭菌,冷却后再向发酵基质中接种益生菌种子液,在35

45℃密闭条件下发酵30

60h,风干,粉碎,即得;
[0008]所述中药由丹参3~5份、党参2~4份、大青叶2~4份、甘草2~4份、猪苓1~3份、茯苓1~3份、黄芪1~3份组成,均为重量份;
[0009]所述益生菌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及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组成。
[0010]优选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2株,该菌株分离自健康鸡的盲肠,具有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570。
[0011]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种子液中,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的体积比为2~4:2~4:1~3:1~3。
[0012]优选地,所述营养底物由玉米淀粉2~4份、红糖2~4份、低聚果糖2~4份、赖氨酸2
~4份、滑石粉1~3份组成,均为重量份,所述营养底物占中药粉末和水总重量的5

30%。
[0013]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种子液占发酵基质总重量的10

50%。
[0014]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7℃,时间为48小时。
[0015]优选地,该制剂所含活菌数不低于1
×
109CFU/g。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制备所述中药微生态制剂的最佳方法是:
[0017]将中药粉末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和营养底物作为发酵基质,混合均匀后高压灭菌,冷却后再向发酵基质中接种益生菌种子液,在37℃密闭条件下发酵48h,风干,粉碎,即得,
[0018]所述中药由丹参3份、党参2份、大青叶2份、甘草2份、猪苓1份、茯苓1份、黄芪1份组成;
[0019]所述益生菌由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丁酸梭菌、解淀粉芽孢杆菌L2组成,所述益生菌种子液中,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丁酸梭菌、解淀粉芽孢杆菌L2各菌的种子液体积比为2:2:1:1,所述益生菌种子液占发酵基质总重量的20%;
[0020]所述营养底物由玉米淀粉2份、红糖2份、低聚果糖2份、赖氨酸2份、滑石粉1份组成,所述营养底物占中药粉末和水总重量的15%。
[0021]该方法制备的中药微生态制剂中具有更高的活菌数、总黄酮含量和更好的药效活性。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七味中药的配伍依据:大青叶、猪苓、茯苓及丹参均具有保肝作用,其中大青叶性寒,猪苓性微热,茯苓性平,丹参性微寒,将其相互为用,其功益彰,符合阴阳双方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常域平衡。党参和黄芪均是补气类中药,其中党参偏于阴而补中,黄芪偏于阳而实表,二药相结合,其奏扶正补气之功,更能促进肝细胞恢复。甘草在整个体系中作为一种调和剂,起到抗炎解毒的作用。将这七味中草药配伍在一起,能使其发挥整体综合效能。此外,这七味中药中,除了猪苓,其他中药都属于药食同源中药,基本无毒。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益生菌的选择依据:植物乳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有较好的的抗菌和抗逆性能,文献报道它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功能。两歧双歧杆菌能通过抑制有害菌减少毒素的产生,从而减少肝损伤,具有保肝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丁酸梭菌可产生脂肪酸,促进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富含丰富的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及纤维素酶,这些酶可促使中药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从而发挥更好的活性并更容易被机体吸收。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制法的选择依据:本专利技术所选择的中药对益生菌不会产生拮抗作用,通过将中药与益生菌一起发酵,一方面能促进中药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和活性成分的释放,从而使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另一方面中药也能为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部分养分,有利于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并提高其活性。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出了作用协同的复合中药与益生菌,将两者联合发酵制备成中药微生态制剂,并通过体内HBV复制小鼠模型实验验证了该制剂对血清HBV DNA、HBsAg、HBeAg及肝脏组织HBV DNA水平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体内抑制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可用于乙肝病毒的防控,而且与现有的抗HBV药物相比,本专利技术安全性高,疗效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三种芽孢杆菌L0、L1和L2的酶活性检测结果,图上所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gt;0.05),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lt;0.05)。
[0028]图2:给药期间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lt;0.05,**p&lt;0.01;与中药组比较,
#
p&lt;0.05;与益生菌组比较
[0029]图3:给药期间小鼠血清HBV DNA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lt;0.05,**p&lt;0.01;与中药组比较,
#
p&l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方法制备:将中药粉末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和营养底物作为发酵基质,混合均匀后高压灭菌,冷却后再向发酵基质中接种益生菌种子液,在35

45℃密闭条件下发酵30

60h,风干,粉碎,即得,所述中药由丹参3~5份、党参2~4份、大青叶2~4份、甘草2~4份、猪苓1~3份、茯苓1~3份、黄芪1~3份组成,均为重量份;所述益生菌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2株,该菌株分离自健康鸡的盲肠,具有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涛王瑞王朗龙雪马思仪王文玲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