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37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其中的体征检测模组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相固定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单元、光接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容纳所述光发射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并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单元容纳在同一个凹槽内。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单元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或者将所述光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的体征检测模组不能同时实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问题。能同时实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问题。能同时实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采用便携电子设备或智能穿戴设备对人体的健康体征进行检测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研究表明,人体的很多疾病都会引起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变化,因此如果对人体的体温、心率(HR/HRV)、血氧饱和度(SpO2)等体征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就能实时获取人体的健康状况,根据人体的健康体征确定用户有无疾病;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同时实现上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智能穿戴设备。
[0003]因此,本技术亟需提供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目前的体征检测模组不能同时实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体征检测模组,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相固定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单元、光接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容纳所述光发射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并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单元容纳在同一个凹槽内;其中,
[0006]所述光发射单元和所述光接收单元,用于检测人体心率以及人体血氧饱和度;
[0007]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体温;
[0008]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光发射单元和所述光接收单元对人体心率和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以及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人体体温的检测。
[0009]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分离式结构,或者,
[0010]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一体结构。
[0011]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当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分离式结构时,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通过粘合剂贴装固定;其中,
[0012]所述光发射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分别灌封或者注塑在所述外壳的不同的凹槽内。
[0013]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并且,
[0014]在填充有所述导热硅脂的凹槽上设置有金属导热片。
[0015]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上设置有红外窗口,其中,
[0016]所述红外窗口采用红外平面镜片或者红外透镜。
[001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当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一体结构时,所述光发射单元、所
述光接收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不同的凹槽内,并且,
[0018]在容纳所述光发射单元的凹槽以及容纳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凹槽上设置有透明盖板。
[0019]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并且,
[0020]在填充有所述导热硅脂的凹槽上设置有金属导热片。
[0021]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上设置有红外窗口,其中,
[0022]所述红外窗口采用红外平面镜片或者红外透镜。
[0023]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控制单元采用模拟前端芯片、微控制单元或者ASIC芯片;
[0024]所述光发射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或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0025]所述光接收单元采用光电二极管;
[0026]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者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00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体征检测模组,其中,
[0028]所述体征检测模组采用上述的体征检测模组。
[0029]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将光发射单元、光接收单元、温度传感器封装集成同一个模组上,使得集成的模组同时具有体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功能;将此模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佩戴者的体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体征,确定佩戴者的身体状态;本技术的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模组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度,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0]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
[0031]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基板,2、外壳,3、控制单元,4、光接收单元,5、光发射单元,6、温度传感器,7、灌封胶,8、导热硅脂,9、金属导热片,10、透明盖板,11、红外窗口。
[0038]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针对前述提出的目前的体征检测模组不能同时实现多种体征参数检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及基于体征检测模组的智能穿戴设备。
[004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1]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体征检测模组的结构,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体征检测模组结构。
[004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体征检测模组包括外壳2、与外壳2相固定的基板1,在基板1上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单元5、光接收单元4、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单元3,在外壳2上分别设置有容纳光发射单元5、光接收单元4、温度传感器6的凹槽,并且控制单元3与光接收单元4容纳在同一个凹槽内;其中,光发射单元5和光接收单元4,用于检测人体心率以及人体血氧饱和度;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人体体温;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光发射单元5和光接收单元4对人体心率和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以及控制温度传感器6的人体体温的检测。
[0043]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外壳2上设置有三个凹槽,分别用于容纳光发射单元5、光接收单元4、温度传感器6,并且,控制单元3设置在光接收单元4的凹槽中,为了节省凹槽的空间,控制单元3与光接收单元4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或者将光接收单元4设置在控制单元3上,这种设计结构可以进一步缩小模组的体积。
[0044]其中,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光发射单元5的发光状态、光接收单元4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以及控制温度传感器6的温度信号采集和处理,控制单元3可以采用模拟前端芯片(AFE)、微控制单元(MCU)、ASIC芯片等,在具有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
[0045]其中,光发射单元5和光接收单元4相互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征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相固定的基板,其中,在所述基板上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单元、光接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容纳所述光发射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并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单元容纳在同一个凹槽内;其中,所述光发射单元和所述光接收单元,用于检测人体心率以及人体血氧饱和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体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光发射单元和所述光接收单元对人体心率和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以及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人体体温的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分离式结构,或者,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征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为分离式结构时,所述外壳与所述基板通过粘合剂贴装固定;其中,所述光发射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分别灌封或者注塑在所述外壳的不同的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征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并且,在填充有所述导热硅脂的凹槽上设置有金属导热片。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征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信汪奎曾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