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23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属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井内设置有挡水台,挡水台与对应的电井墙面之间形成电缆沟,电缆沟内靠近电井墙面设置有主电缆桥架、消防电缆桥架、插接母线以及若干个配电箱,电井墙面上设置有垂直扁钢接地母线和水平扁钢接地母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井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施工方便,电缆沟取代了传统电井内垂直电缆桥架间的水平联络桥架,极大地提高了窄小电井的空间利用率,而且电井布置井井有条,提高了电井观感的同时,使用起来还安全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工程
,具体是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井是一个空间相对窄小,电缆、电线、电缆桥架、配电箱柜相对密集的场所,电井内一般有主电缆桥架(有的工程一般桥架与消防电源桥架分别设置,有的电井内还有插接母线)和几个配电箱(柜),主电缆桥与配电箱(柜)一般都靠主电缆桥互相联络,多数情况下,由于空间相对窄小,电缆桥架互相联络需要厂家定做,并且由于空间窄小,电缆桥架三通四通无法按照规范要求做45度倒角,在施工和运维过程中,对电缆造成损伤,并且整个电井内比较凌乱,观感不好,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电井中的电缆沟能够取代电井内垂直电缆桥架间的水平联络桥架,使得电井内的布置更加合理规范,从而解决现有电井因空间窄小而存在的诸多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包括电井本体,电井本体内位于电井门对面及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水台,挡水台与对应的电井墙面之间形成电缆沟;电缆沟内靠近电井墙面设置有主电缆桥架、消防电缆桥架、插接母线以及若干个配电箱,主电缆桥架、消防电缆桥架由下到上沿墙面铺设,配电箱上设置有垂直竖向桥架,配电箱进出电缆通过垂直竖向桥架铺设;电井墙面上设置有垂直扁钢接地母线和水平扁钢接地母线,垂直扁钢接地母线由下到上沿墙铺设,水平扁钢接地母线沿墙面一圈水平铺设。
[0006]进一步的,电缆桥架的宽面与挡水台平行时,挡水台与电缆桥架宽面之间的间距根据穿过电缆桥架内电缆数量及最大电缆的直径确定,当电缆直径小于7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2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7mm、小于12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3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12mm、小于15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4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15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6倍。
[0007]进一步的,电缆桥架的宽面与挡水台平行时,以缆直径大于等于15mm为例,挡水台与电缆桥架宽面之间的间距为90mm;电缆桥架的宽面与挡水台垂直时,挡水台与电缆桥架宽面之间的间距为50mm。
[0008]进一步的,挡水台的宽度为120mm,挡水台顶部距离电缆沟内毛地面的高度为150mm、距离电缆沟外成型地面的高度为100mm。
[0009]本技术电井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施工方便,解决了传统电井因空间相对窄小而出现的主辅电缆桥架间连接不规范、电缆桥架倒角困难、穿装电缆不方便、电缆绝缘易划伤而出现的漏电安全隐患、电井内布置凌乱,观感不太良好等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窄小
电井的空间利用率,而且电井布置井井有条,提高了电井观感的同时,使用起来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0]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电井本体、2

电井门、3

挡水台、4

电缆沟、5

主电缆桥架、6

消防电缆桥架、7

插接母线、8

配电箱、9

垂直竖向桥架、10

垂直扁钢接地母线、11

水平扁钢接地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4]如图1所示,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包括电井本体1,电井本体1内位于电井门2对面及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水台3,挡水台3与对应的电井墙面之间形成电缆沟4,挡水台3的宽度为120mm,挡水台3顶部距离电缆沟4内毛地面的高度为150mm、距离电缆沟4外成型地面的高度为100mm。
[0015]电缆沟4内靠近电井墙面设置有主电缆桥架5、消防电缆桥架6、插接母线7以及三个配电箱8;主电缆桥架5位于电井门2左侧,由下到上沿墙面铺设,且与墙面间距为50mm;插接母线7以及两个配电箱8位于电井门2对面,插接母线7与墙面间距为50mm、与挡水台3间距为100mm,配电箱8上设置有垂直竖向桥架9,配电箱8进出电缆通过垂直竖向桥架9铺设;消防电缆桥架6和剩余的一个配电箱8位于电井门2的右侧,消防电缆桥架6由下到上沿墙面铺设,且与墙面间距为50mm,配电箱8上设置有垂直竖向桥架9,配电箱8进出电缆通过垂直竖向桥架9铺设。
[0016]电井墙面上设置有垂直扁钢接地母线10和水平扁钢接地母线11,垂直扁钢接地母线10由下到上沿墙铺设,水平扁钢接地母线11沿墙面一圈水平铺设,水平扁钢接地母线11与墙面间距为20mm,距离电井内成型地面的高度为250

500mm。
[0017]主电缆桥架5安装时,主电缆桥架5的宽面与挡水台3平行设置,挡水台3与主电缆桥架5宽面之间的间距根据穿过电缆桥架内电缆数量及最大电缆的直径确定,当电缆直径小于7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2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7mm、小于12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3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12mm、小于15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4倍,当电缆直径大于等于15mm时,不小于电缆的直径的6倍。本实施例中,电缆直径按最大的15mm设计,则挡水台3与主电缆桥架5宽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
×
6=90mm。
[0018]消防电缆桥架6安装时,消防电缆桥架6的宽面与挡水台3垂直设置,挡水台3与消防电缆桥架6宽面之间的间距为50mm。
[0019]上面是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包括电井本体,其特征在于:电井本体内位于电井门对面及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水台,挡水台与对应的电井墙面之间形成电缆沟;电缆沟内靠近电井墙面设置有主电缆桥架、消防电缆桥架、插接母线以及若干个配电箱,主电缆桥架、消防电缆桥架由下到上沿墙面铺设,配电箱上设置有垂直竖向桥架,配电箱进出电缆通过垂直竖向桥架铺设;电井墙面上设置有垂直扁钢接地母线和水平扁钢接地母线,垂直扁钢接地母线由下到上沿墙铺设,水平扁钢接地母线沿墙面一圈水平铺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电缆沟的电气工程电井,其特征在于:电缆桥架的宽面与挡水台平行时,挡水台与电缆桥架宽面之间的间距根据穿过电缆桥架内电缆数量及最大电缆的直径确定,当电缆直径小于7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胜李慧张艳平范晓琴兰霄张伟武燕朝王涛畅真王宏安李文惠力慧芳昝皎佼靳壮壮王敏范锦瑞赵琴王海霞乔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