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20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轿厢周边设置有轿壁结构,轿壁结构包括有前壁、侧壁和后壁,在一侧的侧壁的前端连接有前壁,前壁的下端与轿底和轿门地坎连接,前壁的上端与轿门门机连接,前壁下端开设有地坎避空槽,避空槽的槽口与轿门地坎的外形相合并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前壁下端不开槽的部分向下延伸与轿底接触,并通过固定连接固定在轿底上,前壁上端开设有门机避空槽,门机避空槽的槽型结构与轿门门机的外形相合,并支撑托举轿门门机,轿门门机的主体结构固定在轿顶上,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结构支撑效果,弥补轿底支撑结构面的不足,提高结构的支撑强度,并且轿壁的承载效果好,同时安装简单,结构可靠。结构可靠。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内的轿壁结构的加强方式改进,具体是一种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中提供高度变化功能的特种设备,常见的电梯结构包括一种在电梯井道中运行的电梯,电梯的主要运动结构是轿厢,轿厢作为负载装置在电梯井道中上下移动,改变高度,而轿厢需要在固定的楼层停止,达到将乘客送达目的楼层的目的,电梯内的空间由顶部的轿顶、底部的轿底和侧边的轿壁包围形成,轿壁的一面还会有开门安装电梯门用于进出,安装轿门的一侧边的轿壁也被称为前壁,前壁的距离并不大,主要是为了给开门留出足够的开门距离,保证开门的稳定和安全性,开门距离所覆盖不到的侧面就使用前壁合围,所以前壁不同于其余侧边的轿壁,其结构平整面并不大,并且开门结构还涉及到门机和地坎结构,所需要考虑支撑的结构也较多,所以电梯前壁结构的稳定安装关系到电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并在后期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对寿命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对电梯前壁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改进,单侧开门的电梯由于两个门开启时都向一侧收进,所以收进带的一侧基本没有前壁,而对合关闭的一侧需要与轿门对应接触关门,但是该前壁已经基本超出轿底基础结构的支撑部分,所以需要对该部分的前壁结构的支撑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轿厢周边设置有轿壁结构,轿壁结构包括有前壁、侧壁和后壁,在一侧的侧壁的前端连接有前壁,前壁的下端与轿底和轿门地坎连接,前壁的上端与轿门门机连接,前壁下端开设有地坎避空槽,避空槽的槽口与轿门地坎的外形相合并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前壁下端不开槽的部分向下延伸与轿底接触,并通过固定连接固定在轿底上,前壁上端开设有门机避空槽,门机避空槽的槽型结构与轿门门机的外形相合,并支撑托举轿门门机,轿门门机的主体结构固定在轿顶上,在前壁的前端侧边成型有闭门合槽,轿门中的较快移动的一侧门的边缘对合到闭门合槽中实现关门效果。
[0005]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单向开门的电梯的前壁支撑固定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支撑效果,弥补轿底支撑结构面的不足,提高结构的支撑强度,并且轿壁的承载效果好,同时安装简单,结构可靠,有效利用了电梯开门结构的支撑,并且减少了固定结构件,减少开门结构的厚度,有利于设计更大的轿厢面积,降低了安装成本,适应更多的客户需求,适合在多种场景中的电梯安装环境中使用,适合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0006]本结构中前壁设置为竖直的结构,其长度与电梯轿厢的高度对应,上下部分分别
与对应的基础结构即轿厢和轿底进行连接,保证基本的稳定性,并且在底部开设地坎避空槽,同时底部还通过支撑板与地坎进行连接,相当于前壁的主体的重心坐落在地坎上,而地坎的固定基础是轿底,前壁的支撑可靠,并且不会晃动,而顶部设置轿门门机的避空槽,在避开门机结构干涉时,同时还为门机的底部提供一部分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壁由板材弯折形成,其内部截面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支撑板成型为前部的截面结构,并且在其中一边缘弯折成型有固定边,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边焊接固定在前壁的中空结构内,支撑板保持中空结构不变形,支撑板上还成型有固定孔,固定孔上穿设有螺钉,螺钉的一端进入到轿门地坎的槽内并螺接固定件进行锁紧。前壁的结构由板材弯折成型,其长度方向的支撑效果好,并且为了保持其结构不形变,所以采用了支撑板固定在其截面内,支撑起中空的结构,并且端部的支撑板还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轿门地坎上的槽型结构之间的间距之间同向设置。前壁的底部由于需要与地坎上的槽型进行对接,而地坎上的槽有多个,需要采用就近原则在对应的槽中固定,所以长圆孔在其间距的方向的延长分布,边缘在合适的槽中进行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壁与侧壁连接的侧边成型有拼接边,拼接边由前壁对应的侧边弯折成直角设置,拼接边的表面成型有对接孔,对接孔上设置有对接螺钉并将前壁与侧壁固定连接。前壁的一边缘用作与侧边的轿壁进行连接的结构,是面和面之间的连接,有助于提高轿壁整体的可靠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轿门地坎为铝型材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是通过板材弯折成型的固定槽型结构。轿门地坎要求为刚性的结构,可以采用铝型材也可以采用板材弯折,根据不同的槽型结构和强度要求选择适用。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单向开门的电梯的前壁支撑固定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支撑效果,弥补轿底支撑结构面的不足,提高结构的支撑强度,并且轿壁的承载效果好,同时安装简单,结构可靠,有效利用了电梯开门结构的支撑,并且减少了固定结构件,减少开门结构的厚度,有利于设计更大的轿厢面积,降低了安装成本,适应更多的客户需求,适合在多种场景中的电梯安装环境中使用,适合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前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前壁,2、侧壁,3、轿底,4、轿门地坎,5、地坎避空槽,6、门机避空槽,7、闭门合槽,8、支撑板,9、固定边,10、固定孔,11、拼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一种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轿厢周边设置有轿壁结构,轿
壁结构包括有前壁1、侧壁2和后壁,在一侧的侧壁2的前端连接有前壁1,前壁1的下端与轿底3和轿门地坎4连接,前壁1的上端与轿门门机连接,前壁1下端开设有地坎避空槽5,地坎避空槽5的槽口与轿门地坎4的外形相合并通过支撑板8固定连接,前壁1下端不开槽的部分向下延伸与轿底3接触,并通过固定连接固定在轿底3上,前壁1上端开设有门机避空槽6,门机避空槽6的槽型结构与轿门门机的外形相合,并支撑托举轿门门机,轿门门机的主体结构固定在轿顶上,在前壁1的前端侧边成型有闭门合槽7,轿门中的较快移动的一侧门的边缘对合到闭门合槽7中实现关门效果。
[0018]所述前壁1由板材弯折形成,其内部截面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支撑板8成型为前部的截面结构,并且在其中一边缘弯折成型有固定边9,所述支撑板8通过固定边9焊接固定在前壁1的中空结构内,支撑板8保持中空结构不变形,支撑板8上还成型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上穿设有螺钉,螺钉的一端进入到地坎的槽内并螺接固定件进行锁紧。
[0019]所述固定孔10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轿门地坎4上的槽型结构之间的间距之间同向设置。
[0020]所述前壁1与侧壁2连接的侧边成型有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轿厢周边设置有轿壁结构,轿壁结构包括有前壁(1)、侧壁(2)和后壁,其特征在于:在一侧的侧壁(2)的前端连接有前壁(1),前壁(1)的下端与轿底(3)和轿门地坎(4)连接,前壁(1)的上端与轿门门机连接,前壁(1)下端开设有地坎避空槽(5),地坎避空槽(5)的槽口与轿门地坎(4)的外形相合并通过支撑板(8)固定连接,前壁(1)下端不开槽的部分向下延伸与轿底(3)接触,并通过固定连接固定在轿底(3)上,前壁(1)上端开设有门机避空槽(6),门机避空槽(6)的槽型结构与轿门门机的外形相合,并支撑托举轿门门机,轿门门机的主体结构固定在轿顶上,在前壁(1)的前端侧边成型有闭门合槽(7),轿门中的较快移动的一侧门的边缘对合到闭门合槽(7)中实现关门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开门轿厢的闭合侧前壁的稳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由板材弯折形成,其内部截面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支撑板(8)成型为前部的截面结构,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月飞钱健冯月忠陈晓梦吴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沃克斯迅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