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70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9
本申请涉及一种阻燃电源线,其包括插头本体、安装在插头本体一侧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以及安装在插头本体另一侧用于传输电流的导线,所述插头本体上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供电极插入的防护槽,所述防护罩远离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止动件;当所述止动件与插头本体连接时,所述防护罩位于电极的外侧。本申请具有在不使用时电极表面不易沾水、安全隐患小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电源线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电源线。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流的电器配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电力设备、电脑机箱和数码仪器等领域。电器设备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电源线能将电流由电源传输至电器设备,从而实现电器设备的通电使用。
[000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376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芯电源线,其包括双孔插拔端子、导线、插头和电极,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双孔插拔端子和插头,该插头端面上安装有电极,双孔插拔端子上设有连接电极的插孔。该电源线具有插拔轻便、电极接触良好、经久耐用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二芯电源线在不使用时电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容易附着在电极表面,若未及时拭干电极表面的水分,电极后续连接电源时容易产生触电等事故、安全隐患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使电极未接入电源时表面不易沾水,减小电极后续连接电源时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电源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阻燃电源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阻燃电源线,包括插头本体、安装在插头本体一侧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以及安装在插头本体另一侧用于传输电流的导线,所述插头本体上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供电极插入的防护槽,所述防护罩远离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止动件;当所述止动件与插头本体连接时,所述防护罩位于电极的外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电源线时,转动防护罩以使电极插入与其相邻的防护槽中,再将止动件与插头本体相连,从而使防护罩不易与插头本体分离。此时防护罩罩设在电极的外侧,能够有效保护电极表面不被水分沾湿,后续接入电源时不易引发触电等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小、防护性能高。
[0009]可选的,所述止动件包括固定在防护罩靠近电极一侧且具有弹性的止动块,所述插头本体远离连接件的侧壁上固定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供止动块形变卡入的止动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连接在电极外侧时,止动块形变并卡设在止动槽中,使得防护罩不易向远离插头本体的一侧转动,提高了防护罩的稳定性及对电极的防护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防护槽的开口由靠近电极的一端向远离电极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槽的开口呈渐变式,在电极插入防护槽的过程中起
到导向的作用,有助于电极与防护槽对齐,从而提高防护罩的定位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防护槽的最小宽度不大于电极的宽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极插入防护槽后会逐渐抵紧防护槽的槽壁,使得防护罩不易与电极分离,进一步提高了电极与防护罩的连接强度和防护罩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的连接布,所述连接布的一端固定在防护罩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插头本体远离延伸块的一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与插头本体通过连接布相连,在使用电源线时,防护罩与电极分离后还能保持与插头本体的连接,防护罩不易遗失、方便下次使用。连接布呈柔性使其可在防护罩移动时随防护罩的位置产生适应性形变,不会影响防护罩的拆装。
[0017]可选的,所述插头本体远离延伸块的侧壁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供连接布穿出的定位孔,所述连接布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从定位孔脱出的固定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防护罩与插头本体时,先将连接片远离防护罩的一端穿出定位孔,再利用固定件限制连接布从定位孔脱离,从而实现防护罩与插头本体的连接固定,操作简便。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在连接布同侧且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勾片和魔术贴毛片,所述魔术贴勾片设置于连接布的端部,所述魔术贴毛片位于魔术贴勾片与防护罩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布从定位孔穿出后,将连接布穿出定位孔的一端往回绕,使得魔术贴毛片与魔术贴勾片相互粘接,从而使连接布的端部围合成套设在定位孔其中一个侧壁外的环状,以实现连接布与插头本体的连接,操作简便、电源线加工方便。此外,在防护罩脏污或损坏后,操作人员还可通过分离魔术贴勾片和魔术贴毛片,以将防护罩与插头本体分离,从而更换新的防护罩。
[0021]可选的,所述导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屏蔽层、绝缘层和FEP护套,所述绝缘层和FEP护套之间还设有芳纶纤维阻燃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绝缘、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阻燃层采用上述材料制成,其在起到阻燃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电缆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FEP护套不仅具有优异的耐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提高了电缆的耐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其包裹在芳纶纤维阻燃层的外侧,还起到保护其内侧各层不被损坏的作用,防护效果好。
[0023]可选的,所述FEP护套的外侧设有膨胀型防火涂料层。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外部物体着火时,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热会膨胀发泡,以形成碳质泡沫隔热层封闭FEP护套,延迟热量与FEP护套的传递,从而阻止火势向导线内侧蔓延,进一步提高了导线的防火性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不使用电源线时,将防护罩套设在电极的外侧,使得电极插入与其相近的防护槽中、止动块卡入止动槽,此时防护罩能够阻挡水分附着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在后续连接电源时不易因沾水而引发触电事故,安全隐患小;
[0027]2.连接布起到连接插头本体与防护罩的作用,使得防护罩与电极分离后不易遗
失;连接布与定位块通过魔术贴勾片和魔术贴毛片可拆卸相连,连接布与插头本体拆装方便;
[0028]3.芳纶纤维阻燃层提高了导线的阻燃性能,FEP护套包裹在芳纶纤维阻燃层的外侧,起到保护其内侧各层的作用;膨胀型防火涂料层在遇热时会形成致密的泡沫层,能有效阻隔导线外部的火势向导线内侧蔓延,提高了电缆的防火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罩与插头本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罩与插头本体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本体;11、定位块;111、定位孔;12、延伸块;121、止动槽;2、电极;3、导线;31、线芯;32、屏蔽层;33、绝缘层;34、芳纶纤维阻燃层;35、FEP护套;36、膨胀型防火涂料层;4、连接布;5、防护罩;51、防护槽;52、止动块;6、固定件;61、魔术贴勾片;62、魔术贴毛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电源线,包括插头本体(1)、安装在插头本体(1)一侧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2)以及安装在插头本体(1)另一侧用于传输电流的导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上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上开设有供电极(2)插入的防护槽(51),所述防护罩(5)远离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头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止动件;当所述止动件与插头本体(1)连接时,所述防护罩(5)位于电极(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包括固定在防护罩(5)靠近电极(2)一侧且具有弹性的止动块(52),所述插头本体(1)远离连接件的侧壁上固定有延伸块(12),所述延伸块(12)上开设有供止动块(52)形变卡入的止动槽(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51)的开口由靠近电极(2)的一端向远离电极(2)的一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燃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51)的最小宽度不大于电极(2)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柔性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献平曾桃芬张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久田电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