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3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包括自动进样器、溶液输送部、化学反应部、检测器,自动进样器用于吸取待测液体,溶液输送部用于将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分别输送至化学反应部,化学反应部用于将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依次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并将混合溶液输入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集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于一体且操作简便,有利于用户节省成本。有利于用户节省成本。有利于用户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光学手段分析材料,主要涉及一种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硝酸盐(NO3‑
)与亚硝酸盐(NO2‑
)作为环境污染物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人体内的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对人体有极强的致癌作用,因此,国家对硝酸盐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硝酸盐含量是饮用水等水体中必测的指标。磷酸盐、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因此同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一同被列为环保等行业必测的指标,且待测样品数量较大。
[0003]流动分析技术在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中得到很多应用,但现有的相关分析设备均只能对一种指标测定,若测定多种指标则需要多部设备,这导致使用不便,用户投入大,因此急需一种全自动的集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于一体的综合分析仪器解决此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
[0005]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包括自动进样器、溶液输送部、化学反应部、检测器,所述自动进样器与所述溶液输送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溶液输送部与化学反应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自动进样器用于吸取待测液体,所述溶液输送部用于将所述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分别输送至化学反应部,所述化学反应部用于将所述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依次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并将所述混合溶液输入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0006]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中,自动进样器包括承托试管的样品盘和用于带动所述样品盘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样品盘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样品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圆孔,分别盛放样品和标准溶液的试管分别插入所述圆孔内,所述自动进样器还包括可插入所述试管内的进样针以及和用于带动所述进样针上下移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样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进样针安装于进样臂上,所述进样臂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进样臂在所述样品盘上方旋转摆动,以使所述进样针可以进入所选的试管中,所述进样针的外端与所述溶液输送部通过管路连接。
[0007]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
其中,所述溶液输送部包括蠕动泵以及分别与蠕动泵配合的样品蠕动泵管、载流蠕动泵管、缓冲溶液/抗坏血酸蠕动泵管、显色剂蠕动泵管、次氯酸钠蠕动泵管;
[0008]所述化学反应部包括电动多位阀,电动多位阀包括阀壳与阀芯,所述阀壳上设置有D接口、E接口、F接口、G接口、H接口、I接口,所述阀芯内可旋转地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用于使D接口与E接口连通或使D接口与I接口连通,第二通道用于使E接口与F接口连通或使F接口与G接口连通,第三通道用于使G接口与H接口连通或使H接口与I接口连通;
[0009]所述样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相连,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I接口液体连通;
[0010]所述载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载流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G接口液体连通;
[0011]所述缓冲溶液/抗坏血酸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缓冲溶液/抗坏血酸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一三通的B口液体连通;
[0012]所述显色剂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显色剂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二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
[0013]所述次氯酸钠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次氯酸钠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三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
[0014]样品环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E接口液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H接口液体连通;
[0015]所述电动多位阀的D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废液瓶液体连通;
[0016]所述电动多位阀的F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一缠绕反应管液体连通;
[0017]第一四通阀的J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镉柱的N接口液体连通,第一四通阀的K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镉柱的O接口液体相连;第一四通阀的L接口连接于第二三通的A接口,第一四通阀的M接口与第二缠绕反应管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相连;
[0018]第二四通阀的J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加热模块内的第四缠绕反应管的A端相连,第二四通阀的K接口与所述第三三通的C接口相连,第二四通阀的L接口与第三三通的A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相连,第二四通阀的M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三缠绕反应管的一端连接;
[0019]第一三通的A口与第一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相连通;第一三通的C接口与第二缠绕反应管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连通;
[0020]第二三通的B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显色剂蠕动泵管液体相连,第二三通的C口连接于第三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
[0021]加热反应装置中的第四缠绕反应管的B端与第一二通的A接口相连;
[0022]第一背压管的一端与电动多位阀的D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废液瓶相连;
[0023]第二背压管的一端与流通池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废液瓶相连;
[0024]所述第一二通的B口与流通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流通池的出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废液池液体连通;
[0025]流通池放置在检测器内,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流通池内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0026]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中,还包括数据处理工作站,数据处理工作站与所述检测器连接,以对其检测的数据进行
处理。
[0027]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中,第一缠绕反应管、第二缠绕反应管和第三缠绕反应管的长度为1

3m,用于加热反应的第四缠绕反应管的长度为1

5m,内径为0.3

1.5mm。
[0028]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中,所述第一背压管和第二背压管的长度为1

5m,内径为0.3

1.0mm。
[0029]本技术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中,所述毛细连接管的长度为0.1

1m,内径为0.3

1.0mm,样品环的长度为1

5m,内径为0.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进样器、溶液输送部、化学反应部、检测器,所述自动进样器与所述溶液输送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溶液输送部与化学反应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自动进样器用于吸取待测液体,所述溶液输送部用于将所述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分别输送至化学反应部,所述化学反应部用于将所述待测液体以及载流、显色剂、次氯酸钠和缓冲溶液/抗坏血酸依次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并将所述混合溶液输入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混合溶液的吸光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自动进样器包括承托试管的样品盘和用于带动所述样品盘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样品盘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样品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圆孔,分别盛放样品和标准溶液的试管分别插入所述圆孔内,所述自动进样器还包括可插入所述试管内的进样针以及和用于带动所述进样针上下移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样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进样针安装于进样臂上,所述进样臂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进样臂在所述样品盘上方旋转摆动,以使所述进样针可以进入所选的试管中,所述进样针的外端与所述溶液输送部通过管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氨氮综合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输送部包括蠕动泵以及分别与蠕动泵配合的样品蠕动泵管、载流蠕动泵管、缓冲溶液/抗坏血酸蠕动泵管、显色剂蠕动泵管、次氯酸钠蠕动泵管;所述化学反应部包括电动多位阀,电动多位阀包括阀壳与阀芯,所述阀壳上设置有D接口、E接口、F接口、G接口、H接口、I接口,所述阀芯内可旋转地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用于使D接口与E接口连通或使D接口与I接口连通,第二通道用于使E接口与F接口连通或使F接口与G接口连通,第三通道用于使G接口与H接口连通或使H接口与I接口连通;所述样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相连,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I接口液体连通;所述载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载流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G接口液体连通;所述缓冲溶液/抗坏血酸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缓冲溶液/抗坏血酸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一三通的B口液体连通;所述显色剂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显色剂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二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所述次氯酸钠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次氯酸钠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三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样品环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E接口液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H接口液体连通;所述电动多位阀的D接口通过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朝悦孙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