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38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构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包括碎石层、水泥混合碎石层、沥青混凝土层、彩色沥青路面表层,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位于碎石层的上方,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位于水泥混合碎石层的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表层位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该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在水泥混合碎石层和粗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粗粒沥青混凝土层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以及中粒沥青混凝土层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防渗透阻隔层,将各层结构有效阻隔,不会相互渗透,保持结构的原有形态,可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可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可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构造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彩色沥青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而配制成各种颜色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的彩色沥青路面。彩色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以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能耐77℃的高温和

23℃的低温,维护方便;具有较强的吸引功能以及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性,在高寒地区可起到防滑的作用,其颜色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更加环保。
[0003]但是现有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其各结构层之间没有阻隔设计,在重力以及路面顶部的压力下,导致路面各层结构之间相互渗透干扰,破坏原有结构,导致路面容易开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具备可有效防止各层结构之间相互渗透干扰,使各层结构更长期地保持原有形态,从而提高路面使用年限的优点,解决了在重力以及路面顶部的压力下,导致路面各层结构之间相互渗透干扰,破坏原有结构,导致路面容易开裂损坏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包括碎石层、水泥混合碎石层、沥青混凝土层、彩色沥青路面表层,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位于碎石层的上方,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位于水泥混合碎石层的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表层位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所述防渗透阻隔层的内部填充有沥青。
[0006]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粗粒沥青混凝土层、中粒沥青混凝土层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中粒沥青混凝土层位于粗粒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细粒沥青混凝土层位于中粒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粗粒沥青混凝土层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以及细粒沥青混凝土层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均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
[0008]优选的,所述防渗透阻隔层由底板和若干个阻隔板组成,若干个所述阻隔板的底部和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若干个所述阻隔板等距排列并与底板相互垂直。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密集网状通气孔。
[00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因为水泥混合碎石层、粗粒沥青
混凝土层、中粒沥青混凝土层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中的固体物质的体积逐渐减小,经过长期的沉淀以及压力的挤压后,更小体积的物质会逐渐向下移动,并与其下方的大体积物质混合,导致各结构层相互渗透,原有结构遭到破坏,通过在水泥混合碎石层和粗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粗粒沥青混凝土层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以及中粒沥青混凝土层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防渗透阻隔层,可将各层结构被有效阻隔,使其不会相互渗透,保持结构的原有形态,从而可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
[0012]2、该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若干个密集网状通气孔,可使气体穿过而不能使固体物质穿过,在满足各层结构之间的阻隔作用的同时,可增加通气性,使各结构层之间的湿度和温度不被隔绝,从而不易产生干裂的现象。
[0013]3、该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通过在防渗透阻隔层中填充沥青,可将各结构层之间牢固连接,有效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路面的稳定性。
[0014]4、该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通过阻隔板,可在填充沥青后,形成隔离和支撑作用,增大纵向方向的承压力,使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碎石层;2、水泥混合碎石层;3、粗粒沥青混凝土层;4、中粒沥青混凝土层;5、细粒沥青混凝土层;6、彩色沥青路面表层;7、防渗透阻隔层;8、阻隔板;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包括碎石层1、水泥混合碎石层2、沥青混凝土层、彩色沥青路面表层6,水泥混合碎石层2位于碎石层1的上方,沥青混凝土层位于水泥混合碎石层2的上方,彩色沥青路面表层6位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水泥混合碎石层2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7,防渗透阻隔层7的内部填充有沥青,通过在防渗透阻隔层7中填充沥青,可将各结构层之间牢固连接,有效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路面的稳定性,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位于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的上方,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位于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方,经过多层沥青混凝土层的铺设,可增大路面的稳定和和坚固性,提高压力承受程度,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以及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均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7,因为水泥混合碎石层2、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中的固体物质的体积逐渐减小,经过长期的沉淀以及压力的挤压后,更小体积的物质会逐渐向下移动,并与其下方的大体积物质混合,导致各结构层相互渗透,原有结构遭到破坏,通过在水泥混合碎石层2和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之间、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和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以及中粒沥青混凝土
层4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之间安装防渗透阻隔层7,可将各层结构被有效阻隔,使其不会相互渗透,保持结构的原有形态,从而可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防渗透阻隔层7由底板9和若干个阻隔板8组成,若干个阻隔板8的底部和底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若干个阻隔板8等距排列并与底板9相互垂直,通过阻隔板8,可在填充沥青后,形成隔离和支撑作用,增大纵向方向的承压力,使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得到有效提升,底板9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密集网状通气孔,通过在底板9上设置若干个密集网状通气孔,可使气体穿过而不能使固体物质穿过,在满足各层结构之间的阻隔作用的同时,可增加通气性,使各结构层之间的湿度和温度不被隔绝,从而不易产生干裂的现象。
[0019]工作原理:首先在地基上铺设一层碎石层1,作为路面基层,之后在碎石层1的上方铺设一层水泥混合碎石层2,来增大基层的承受力,然后在水泥混合碎石层2的上方铺设一层防渗透阻隔层7,并向防渗透阻隔层7中灌入沥青,使沥青填充在由若干个阻隔板8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包括碎石层(1)、水泥混合碎石层(2)、沥青混凝土层、彩色沥青路面表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2)位于碎石层(1)的上方,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位于水泥混合碎石层(2)的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表层(6)位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水泥混合碎石层(2)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安装有防渗透阻隔层(7),所述防渗透阻隔层(7)的内部填充有沥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环保彩色沥青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包括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和细粒沥青混凝土层(5),所述中粒沥青混凝土层(4)位于粗粒沥青混凝土层(3)的上方,所述细粒沥青混凝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琤王俊骅孙大权张宏超李辉肖飞鹏曾华王冠周海生吴胜军夏仰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仰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