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95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5~19%,槐花9~11%,莪术8~10%,苍术8~10%,白术10~12%,薏苡仁20~25%,生地10~12%,防风9~1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解毒扶正,祛湿活血之功,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复发性湿疹患者的皮疹、缓解瘙痒。缓解瘙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配制品,具体是涉及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适用于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

技术介绍

[0002]湿疹(Eczema)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具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伴有明显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常见的皮肤疑难疾病之一。全球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湿疹患病率的总体趋势是逐渐上升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以及快速城市化、西方化的地区。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已经接近西方国家。湿疹的防治是当今全球皮肤和过敏性疾病领域关注的热点、难点。
[0003]湿疹的发病原因及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在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与环境因素、微生物等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医对湿疹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根治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湿疹的标准疗法包括局部皮质类固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炎,系统抗组胺药辅助治疗瘙痒,避免促发或加重因素。对重症顽固病例,则可以考虑系统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或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进行治疗。西药治疗湿疹存在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如抗组胺药物可引起患者嗜睡、口干、精神不振,甚至心率失常等严重副作用;长期、广泛外用激素类药物,特别是强效制剂,可造成皮肤变薄、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等局部不良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等系统吸收不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虽然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主要为烧灼和刺激感,也有潜在的皮肤癌的风险;对于重症患者采用的免疫抑制剂对肝肾毒性等是其常见副作用。目前湿疹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004]中医药治疗湿疹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验证,疗效突出。湿疹属于中医“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范畴。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曰“疮疡全赖调脾土”,浓缩了湿疹论治的理论精髓。但是,湿疹的病因病机除了脾胃内伤,湿热浸淫之外,“毒”、“瘀”也占据重要地位。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失布,营卫不和,湿邪内生,湿性粘腻易与热相博,湿热蕴久生风化毒,阻隔经络,凝滞气血,表现为湿热瘀毒之标实与脾胃虚弱之本虚夹杂。故以解毒祛湿活血治标,健脾益气固本,在上述认识基础上形成本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试验证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瘙痒,安全可靠。
[0005]公开号为CN10132281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该中药由金银花、苦参、生地黄、白芍、茯苓、苍术、薏苡仁、白鲜皮、地肤子、牡丹皮和车前子11味制成。上述中药的配伍原则是以“金银花、苦参、生地黄,清热解毒除湿,共为君药;用白鲜皮、地肤子、牡丹皮凉血祛风止痒,共为臣药;用白芍、茯苓、苍术、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共为佐药;车前子为使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引湿下行排出体外”。“诸药配伍,共达清热解毒除湿、凉血祛风止痒的效果”。但是该处方药味偏多,且方中除苍术(性温)、茯苓(性平)外,取余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因此,整体药性偏于寒凉,对于病程日久且兼有正虚者不宜长期使用。此
外,上述中药的君药由金银花、苦参、生地黄三味原料药组成,因此药力分散,影响疗效(李冀、连建伟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8月第4版,第17页)。随着湿疹患者的不断增多,加之湿疹病情易于反复发作的特点,寻求一种药味少,药性平和,易于长期使用,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效果显著的药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解毒扶正、除湿活血之功效,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效果显著。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0009]金银花15~19%,槐花9~11%,莪术8~10%,苍术8~10%,白术10~12%,薏苡仁20~25%,生地(生地黄)10~12%,防风9~11%。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金银花17%,槐花10%,莪术9%,苍术9%,白术11%,薏苡仁23%,生地11%,防风10%。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由以下方法制成:
[0012](1)按照比例取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煮三次,其中第一次加10倍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1.5小时,第二次与第三次分别加6倍水,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得滤液;
[0013](2)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

1.20,喷雾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所述的有效成分。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制剂,该口服制剂由上述有效成分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由金银花、槐花、莪术、苍术、白术、薏苡仁、生地、和防风八味组成,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清热解毒为君药;槐花凉血兼清湿热,莪术活血破瘀,令湿热化、气血通,二药助君药解毒,共为臣药;苍术燥湿醒脾、白术健脾益气、薏苡仁健脾渗湿,合用调畅中焦,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防苍术燥湿而伤阴,四药同为佐药;防风为脾经之引经药,兼能止痒,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凑解毒扶正,祛湿活血之功。全方紧扣病机,解毒扶正,能和脾胃、祛湿热、调气血、解毒瘀,故奏效捷。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由以下研究进一步证实。
[0017]一、临床研究
[0018]1、病例来源:2020年6月~202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复发性湿疹患者。
[0019]1.1诊断标准
[0020]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09年版)有关湿疹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诊断湿疹:一般湿疹发疹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肥厚、浸润,棕红色或带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或因抓破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癣样变,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0021]1.2纳入标准
[0022]①
6岁≤年龄≤60岁;

符合西医湿疹的诊断标准,且属于慢性复发性湿疹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8岁以下患者需监护人同时签署)。
[0023]1.3排除标准:
[0024]①
合并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感染、恶性肿瘤、肝/肾疾病;

合并胃肠道及肝胆炎症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结核、寄生虫等;

特殊人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等;

合并有其他需要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5~19%,槐花9~11%,莪术8~10%,苍术8~10%,白术10~12%,薏苡仁20~25%,生地10~12%,防风9~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7%,槐花10%,莪术9%,苍术9%,白术11%,薏苡仁23%,生地11%,防风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灿莫秀梅刘俊峰叶思祺贾金靖晏烽根李红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