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87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换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盘,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多个平面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相邻所述平面部的连接处,所述平面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弯折部设有第二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其的电动汽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快换支架的平面部设置第一加强筋,并在连接相邻平面部的弯折部上设置第二加强筋,从而能够提高快换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当快速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并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底盘上时,能够提高电池包连接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构强度和可靠性。构强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实现零排放与低噪声,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已经接近甚至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应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发展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
[0003]对于换电类的电动汽车,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电池,快换支架是电动汽车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池包固定到快换支架上,快换支架连接到电动汽车的底盘上。现有技术中的快换支架如公开号为CN111619395A、申请号为CN201910151484.2或公开号为CN110931910A、申请号为CN201810996583.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所披露的,上述方案中的快换支架均未涉及支架本身的加强结构,而快换支架由于需要支撑承载电池包,一方面自身需满足一定承载力,其结构强度需要满足承载电池包以及与电动汽车底盘连接等的需求,另一方面过重的快换支架也会加重车身底盘的承受力,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快换支架的结构无法同时满足支撑强度和轻量化设计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快换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盘,其特点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多个平面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相邻所述平面部的连接处,所述平面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弯折部设有第二加强筋。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快换支架的平面部设置第一加强筋,并在连接相邻平面部的弯折部上设置第二加强筋,从而能够提高快换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当快速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并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底盘上时,能够提高电池包连接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平面部的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凸起。
[0009]在本方案中,第一加强筋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既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也不会增加快换支架自身重量。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使用面向非使用面凸起,还能够避免凸起的加强筋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条形加强筋或星形加强筋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较佳地,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弯折部的外沿向内沿凸起。
[0012]在本方案中,第二加强筋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既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也不会增
加快换支架自身重量;而且从外沿向内沿凸起,能够将凸出的部分限制于弯折部内侧,避免与其他器件产生干涉。
[0013]较佳地,所述第二加强筋为角筋。
[0014]较佳地,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部通过所述弯折部相互垂直设置;
[0015]和/或,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部通过所述弯折部相互平行设置。
[0016]较佳地,相互平行的所述平面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差。
[0017]较佳地,所述平面部上设有减重孔。
[0018]在本方案中,可以在快换支架不承重或者结构强度要求较低的位置处设置减重孔,从而进一步降低快换支架的整体重量。
[0019]较佳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快换支架上与电池包安装连接点的对应位置。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提高快换支架与电池包安装连接点处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快换支架与电池包连接的可靠性。
[0021]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为环形框架结构,包括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所述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中至少所述左梁和所述右梁与电动汽车的底盘连接;或,
[0022]所述快换支架为双侧条形结构,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
[0023]在本方案中,快换支架可以为上述的环形框架结构,也可以为双侧条形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电池包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结构。
[0024]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定位部和/或安装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底盘进行位置对准,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底盘安装。
[002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将快换支架定位于电动汽车底盘上的相应位置并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将快换支架安装于电动汽车底盘上。
[0026]较佳地,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柱、定位孔、定位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安装部为螺纹孔、螺钉中的一种。
[0027]较佳地,所述平面部包括朝向所述电池包的第一平面部和朝向所述电动汽车底盘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上设有锁止机构、电连接器、检测机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平面部上设有定位部和/或安装部。
[002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点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快换支架。
[0029]在本方案中,电动汽车通过采用上述的快换支架,能够提高快换支架本身的连接强度,也能提高电池包连接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003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在快换支架的平面部设置第一加强筋,并在连接相邻平面部的弯折部上设置第二加强筋,从而能够提高快换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当快速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并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底盘上时,能够提高电池包连接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换支架的单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换支架的单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快换支架1
[0037]前梁10
[0038]后梁11
[0039]左梁12
[0040]右梁13
[0041]平面部100
[0042]内表面101
[0043]外表面102
[0044]第一加强筋110
[0045]第一平面120
[0046]第二平面130
[0047]第三平面140
[0048]第四平面150
[0049]弯折部200
[0050]外沿201
[0051]内沿202
[0052]第二加强筋210
[0053]第一弯折部220
[0054]第二弯折部230
[0055]第三弯折部240
[0056]第四弯折部250
[0057]第五弯折部260
[0058]减重孔300
[0059]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支架,设于电动汽车上,用于将电池包连接并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多个平面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相邻所述平面部的连接处,所述平面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弯折部设有第二加强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平面部的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凸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条形加强筋或星形加强筋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弯折部的外沿向内沿凸起。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为角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部通过所述弯折部相互垂直设置;或,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部通过所述弯折部相互平行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上设有减重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快换支架上与电池包安装连接点的对应位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为环形框架结构,包括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所述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中至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