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86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其中:包括茶几板支架、流水线推入区、流水线涂胶区、分料区以及存放区,茶几板支架包括左右向支架、前后向支架以及底板,流水线推入区包括第一支撑面以及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一滑轨,流水线涂胶区包括第二支撑面、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二滑轨以及注胶装置,分料区包括第三支撑面、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两道前后走向的第四滑轨、连接架以及千斤顶,存放区包括两道前后走向的第五滑轨和支撑块,第五滑轨能与第四滑轨的前端或后端对接,支撑块固定在第五滑轨的下方,用于支撑固定第五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茶几制作时,茶几板与支腿分开制作。部分茶几板的主要组成是环氧AB胶,先制作出茶几板的框架,然后在框架中涂胶,等待胶液凝固,再对茶几板表面进行磨光,再次浇筑环氧AB胶,等待胶液凝固后,再对茶几板表面进行磨光,反复数次,直至茶几板厚度达到要求,且茶几板表面光滑透亮。在这个过程中,茶几板需要在存放区和涂胶区频繁移动,且首次涂胶后的茶几板一般重达几十公斤,搬运非常不便。影响茶几板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能显著降低茶几板制作过程中的人工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其中:包括茶几板支架、流水线推入区、流水线涂胶区、分料区以及存放区,茶几板支架包括左右向支架、前后向支架以及底板,底板作为茶几板的板主体,左右向支架和前后向支架分别固定在底板上表面,并合围在底板四边上,作为茶几板厚度方向上的四个面,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道左右走向的左右滑槽以及两道前后走向的前后滑槽,左右滑槽和前后滑槽的深度相同且左右滑槽与前后滑槽具有交点,流水线推入区包括第一支撑面以及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固定在第一支撑面上表面上,第一滑轨左端位于第一支撑面左端,右端位于第一支撑面右端,茶几板支架能放在第一支撑面上,且两道左右滑槽正好卡入第一滑轨中,使茶几板支架能沿着第一滑轨滑动,流水线涂胶区包括第二支撑面、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二滑轨以及注胶装置,第二滑轨固定在第二支撑面上表面上,第二滑轨左端与第一滑轨的右端对接,右端位于第二支撑面右端,注胶装置位于第二支撑面上方,能向位于流水线涂胶区的底板上表面注入环氧胶,分料区包括第三支撑面、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两道前后走向的第四滑轨、连接架以及千斤顶,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固定在第三支撑面上,左端与第二滑轨的右端对接,右端延伸至第三支撑面右部,第三支撑面设置有两道上下贯穿同时也前后贯穿第三支撑面的前后槽体,第四滑轨位于前后槽体中,第四滑轨前端伸至第三支撑面前方,后端伸至第三支撑面后方,两道第四滑轨的前端之间以及两道第四滑轨的后端之间均通过连接架固定,千斤顶固定在连接架下方,千斤顶能推动连接架上下移动,从而使第四滑轨能移动至第三支撑面上方或下方,两道第四滑轨之间的宽度与两道前后滑槽之间的宽度相同,存放区包括两道前后走向的第五滑轨和支撑块,第五滑轨能与第四滑轨的前端或后端对接,支撑块固定在第五滑轨的下方,用于支撑固定第五滑轨。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7]上述的第三支撑面在第三滑轨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茶几板支架滑动至第
三滑轨的右端并碰撞第一限位挡块时,前后滑槽正好与第四滑轨对齐。
[0008]上述的存放区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在分料区前方,一个在分料区后方,其中,位于分料区前方的存放区的第五滑轨能与第四滑轨的前端对接,位于分料区后方的存放区的第五滑轨能与第四滑轨的后端对接。
[0009]上述的第五滑轨远离第四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第二限位挡块用于限制茶几板支架从第五滑轨远离第四滑轨的一端滑出。
[0010]上述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以及第五滑轨均为钢质滑轨。
[0011]上述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均为木质材料制作。
[0012]上述的连接架为不锈钢架。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设置了依次对接的流水线推入区、流水线涂胶区、分料区以及存放区,茶几板支架放置在流水线推入区后,在流水线涂胶区涂胶,然后移动到分料区,再经分料区分放到存放区存放,存放一定时间后,还可以将涂胶后的茶几板反向移动,移回流水线涂胶区再次涂胶,整个过程茶几板都在滑轨上滑动,无需人力搬运,能极大的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茶几板涂胶后,可以统一存放在存放区,不影响流水线推入区、流水线涂胶区、分料区的应用,一套滑架结构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茶几板的涂胶流程,从而提高茶几板的生产效率。
[0016]3、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茶几板支架的俯视图;
[0019]图3是茶几板支架的仰视图;
[0020]图4是茶几板支架的侧视图。
[0021]图中标记名称:茶几板支架1、左右向支架11、前后向支架12、底板13、左右滑槽14、前后滑槽15、流水线推入区2、第一支撑面21、第一滑轨22、流水线涂胶区3、第二支撑面31、第二滑轨32、注胶装置33、分料区4、第三支撑面41、第三滑轨42、第四滑轨43、连接架44、千斤顶45、第一限位挡块46、存放区5、第五滑轨51、支撑块52、第二限位挡块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本实施例的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其中:包括茶几板支架1、流水线推入区2、流水线涂胶区3、分料区4以及存放区5,茶几板支架1包括左右向支架11、前后向支架12以及底板13,底板13作为茶几板的板主体,左右向支架11和前后向支架12分别固定在底板13上表面,并合围在底板13四边上,作为茶几板厚度方向上的四个面,底板13的下表面设置有两道左右走向的左右滑槽14以及两道前后走向的前后滑槽15,左右滑槽14和前后滑槽15的深度相同且左右滑槽14与前后滑槽15具有交点,流水线推入区2包括第一支撑面21以及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一滑轨22,第一滑轨22固定在第一支撑面21上表面上,第一滑轨22左端位于第一
支撑面21左端,右端位于第一支撑面21右端,茶几板支架1能放在第一支撑面21上,且两道左右滑槽14正好卡入第一滑轨22中,使茶几板支架1能沿着第一滑轨22滑动,流水线涂胶区3包括第二支撑面31、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二滑轨32以及注胶装置33,第二滑轨32固定在第二支撑面31上表面上,第二滑轨32左端与第一滑轨22的右端对接,右端位于第二支撑面31右端,注胶装置33位于第二支撑面31上方,能向位于流水线涂胶区3的底板13上表面注入环氧AB胶,分料区4包括第三支撑面41、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42、两道前后走向的第四滑轨43、连接架44以及千斤顶45,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42固定在第三支撑面41上,左端与第二滑轨32的右端对接,右端延伸至第三支撑面41右部,第三支撑面41设置有两道上下贯穿同时也前后贯穿第三支撑面41的前后槽体,第四滑轨43位于前后槽体中,第四滑轨43前端伸至第三支撑面41前方,后端伸至第三支撑面41后方,两道第四滑轨43的前端之间以及两道第四滑轨43的后端之间均通过连接架44固定,千斤顶45固定在连接架44下方,千斤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几板滑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茶几板支架(1)、流水线推入区(2)、流水线涂胶区(3)、分料区(4)以及存放区(5),所述的茶几板支架(1)包括左右向支架(11)、前后向支架(12)以及底板(13),所述的底板(13)作为茶几板的板主体,左右向支架(11)和前后向支架(12)分别固定在底板(13)上表面,并合围在底板(13)四边上,作为茶几板厚度方向上的四个面,所述的底板(13)的下表面设置有两道左右走向的左右滑槽(14)以及两道前后走向的前后滑槽(15),所述的左右滑槽(14)和前后滑槽(15)的深度相同且左右滑槽(14)与前后滑槽(15)具有交点,所述的流水线推入区(2)包括第一支撑面(21)以及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一滑轨(22),第一滑轨(22)固定在第一支撑面(21)上表面上,所述的第一滑轨(22)左端位于第一支撑面(21)左端,右端位于第一支撑面(21)右端,茶几板支架(1)能放在第一支撑面(21)上,且两道左右滑槽(14)正好卡入第一滑轨(22)中,使茶几板支架(1)能沿着第一滑轨(22)滑动,所述的流水线涂胶区(3)包括第二支撑面(31)、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二滑轨(32)以及注胶装置(33),所述的第二滑轨(32)固定在第二支撑面(31)上表面上,第二滑轨(32)左端与第一滑轨(22)的右端对接,右端位于第二支撑面(31)右端,注胶装置(33)位于第二支撑面(31)上方,能向位于流水线涂胶区(3)的底板(13)上表面注入环氧AB胶,所述的分料区(4)包括第三支撑面(41)、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42)、两道前后走向的第四滑轨(43)、连接架(44)以及千斤顶(45),所述的两道左右走向的第三滑轨(42)固定在第三支撑面(41)上,左端与第二滑轨(32)的右端对接,右端延伸至第三支撑面(41)右部,所述的第三支撑面(41)设置有两道上下贯穿同时也前后贯穿第三支撑面(41)的前后槽体,所述的第四滑轨(43)位于前后槽体中,所述的第四滑轨(43)前端伸至第三支撑面(41)前方,后端伸至第三支撑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先青杨雪珂马清如任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