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系统和商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686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AMT变速箱的离合执行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执行系统和一种商用车。其中的执行系统包括具有先导功能的第一限流部件和直线促动器;直线促动器包括壳体和活塞,壳体的内腔被活塞分隔为增压腔和呼吸腔,增压腔和呼吸腔通过活塞呈相互隔离状态,增压腔和呼吸腔分别可与大气相通;第一限流部件内设置有可择一导通的第一短管节流道、第二短管节流道和第一混合通道。通过第一限流部件内设置有第一短管节流道,第二短管节流道,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而设置第一短管节流道和第二短管节流道的限量的区间,控制精度更高。控制精度更高。控制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执行系统和商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商用车AMT变速箱的离合执行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执行系统和一种商用车。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0003]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MT),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是综合合了AT(自动)和MT(手动)两者优点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AMT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在机械变速箱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自动换挡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换挡的工作过程。
[0004]现如今大多数商用车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由发动机驱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过滤杂质(滤油、其他杂质等)和干燥气体, 最终将没有杂质的干燥气体传输到储能装置(俗称储气筒)作为气压制动系统的气源。
[0005]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篇名为一种气助力离合器助力器(申请号: 201721905782.9),其中,采用了两个快电磁阀和两个慢电磁阀,ECU通过控制快电磁阀和慢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实现对离合位置的精准控制。从该现有技术可以得知,采用快电磁阀和慢电磁阀对注入到助力缸体内的压缩空气进行流量的控制,从而使得注入到助力缸体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量不同。
[0006]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电磁阀限制注入到助力缸体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量,型号接近的两个电磁阀限制压缩空气流量的限量的区间相对固定,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气助力离合器助力器,存在着控制精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电磁阀限制注入到助力缸体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量,型号接近的两个电磁阀限制压缩空气流量的限量的区间相对固定,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气助力离合器助力器,存在着控制精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执行系统和一种商用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执行系统,包括具有先导功能的第一限流部件和直线促动器;
[0010]所述直线促动器包括壳体和活塞,所述壳体的内腔被所述活塞分隔为增压腔和呼吸腔,所述增压腔和所述呼吸腔通过所述活塞呈相互隔离状态,所述增压腔和所述呼吸腔
分别可与大气相通;
[0011]所述第一限流部件内设置有可择一导通的第一短管节流道、第二短管节流道和第一混合通道,其中,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和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分别可限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分别可与增压腔相通;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的限制流量为第一流量,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的限制流量为第二流量,所述第一流量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流量,且所述第一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分别大于零。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具有先导功能的第二限流部件;
[0013]所述第二限流部件内设置有可择一导通的第三短管节流道、第四短管节流道和第二混合通道,其中,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和所述第二混合通道分别可限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所述第二混合通道分别可与增压腔相通,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的限制流量为第三流量,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的限制流量为第四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大于或小于所述第四流量,且所述第三流量和所述第四流量分别大于零。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ECU和角度传感器;
[0015]所述角度传感器具有电阻滑道和滑动触头,所述滑动触头或者所述电阻滑道电性连接于所述ECU。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离合装置处的摆杆;
[0017]所述直线促动器还包括导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呼吸腔相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活塞同轴设置,所述导杆的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导杆的其中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
[0018]所述摆杆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离合装置呈可旋转状态,其中,所述摆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中心轴的轴向相互交叉,所述摆杆的其中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杆,所述摆杆的其中另一端可接触所述离合装置;
[0019]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中心轴同轴连接,其中,所述滑动触头相对于所述电阻滑道的转动角度和所述摆杆的摆动角度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直线促动器还包括弹簧和唇形密封圈;
[0021]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增压腔内,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活塞;
[0022]所述活塞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所述唇形密封圈,所述活塞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唇形密封圈形成动密封。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软磁开关装置、第二软磁开关装置、第三软磁开关装置和第四软磁开关装置;
[0024]所述第一软磁开关装置可连通于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或第一混合通道;
[0025]所述第二软磁开关装置可连通于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或第一混合通道;
[0026]所述第三软磁开关装置可连通于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或第二混合通道;
[0027]所述第四软磁开关装置可连通于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或第二混合通道。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三电磁线圈和第四电磁线圈;
[0029]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一软磁开关装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软磁开关
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内;
[0030]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软磁开关装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软磁开关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内;
[0031]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三软磁开关装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软磁开关装置位于所述第三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内;
[0032]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和所述第四软磁开关装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四软磁开关装置位于所述第四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内。
[0033]进一步的,还包括直流电源;
[0034]所述直流电源设置有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第三输出节点和第四输出节点;
[0035]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电性连接;
[0036]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电性连接;
[0037]所述第三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三输出节点电性连接;
[0038]所述第四电磁线圈和所述第四输出节点电性连接;
[0039]所述ECU和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ECU可选择的导通或截断所述第一输出节点、所述第二输出节点、所述第三输出节点和所述第四输出节点。
[0040]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排气阀和排气消音阀;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先导功能的第一限流部件(1)和直线促动器(2);所述直线促动器(2)包括壳体(205)和活塞(201),所述壳体(205)的内腔被所述活塞(201)分隔为增压腔(202)和呼吸腔(203),所述增压腔(202)和所述呼吸腔(203)通过所述活塞(201)呈相互隔离状态,所述增压腔(202)和所述呼吸腔(203)分别可与大气相通;所述第一限流部件(1)内设置有可择一导通的第一短管节流道(101)、第二短管节流道(102)和第一混合通道(103),其中,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101)、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102)和所述第一混合通道(103)分别可限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101)、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102)、所述第一混合通道(103)分别可与增压腔(202)相通;所述第一短管节流道(101)的限制流量为第一流量,所述第二短管节流道(102)的限制流量为第二流量,所述第一流量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流量,且所述第一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分别大于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先导功能的第二限流部件(3);所述第二限流部件(3)内设置有可择一导通的第三短管节流道(301)、第四短管节流道(302)和第二混合通道(303),其中,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301)、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302)和所述第二混合通道(303)分别可限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301)、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302)、所述第二混合通道(303)分别可与增压腔(202)相通,所述第三短管节流道(301)的限制流量为第三流量,所述第四短管节流道(302)的限制流量为第四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大于或小于所述第四流量,且所述第三流量和所述第四流量分别大于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ECU(6)和角度传感器(9);所述角度传感器(9)具有电阻滑道(901)和滑动触头(902),所述滑动触头(902)或者所述电阻滑道(901)电性连接于所述ECU(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离合装置(100)处的摆杆(8);所述直线促动器(2)还包括导杆(204),所述壳体(20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7),所述第一通孔(207)与所述呼吸腔(203)相通,所述第一通孔(207)和所述活塞(201)同轴设置,所述导杆(204)的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201)上,所述导杆(204)的其中另一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207);所述摆杆(8)上设置有中心轴(801),所述中心轴(801)相对于所述离合装置(100)呈可旋转状态,其中,所述摆杆(8)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中心轴(801)的轴向相互交叉,所述摆杆(8)的其中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杆(204),所述摆杆(8)的其中另一端可接触所述离合装置(100);所述角度传感器(9)和所述中心轴(801)同轴连接,其中,所述滑动触头(902)相对于所述电阻滑道(901)的转动角度和所述摆杆(8)的摆动角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促动器(2)还包括弹簧(206)和唇形密封圈(208);所述弹簧(206)设置在所述增压腔(202)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鲜艳王新泽李传武许振好戴发友傅威浩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