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674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预制件A、第二预制件B、第三预制件C、第四预制件D以及第五预制件E,多个第一预制件A和多个第二预制件B交替拼装装配形成多个具有上开口的填料槽,相邻填料槽之间的隔板上具有过水通道,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分别装配至拼装完成的多个填料槽的两个端头形成具有上开口的集水池,第五预制件E装配至填料槽及集水池的上开口上,第五预制件E为格子型孔状结构,用于扦插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填料槽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粒径逐渐减小的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河道堤岸生态属性,并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方便,可明显降低施工周期,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水十条”发布以来,以消除黑臭水体为目标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不断建设。地表径流和初期雨水是河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是在过去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过分强调防洪抗刷,导致城市河道成为“三面光”,硬化的驳岸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破坏,失去了对入河污染物的拦截屏障,遇到降雨便会导致河流水体污染。人工湿地技术是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部填料的拦截和吸附、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微生物的分解,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也遵循了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的六字方针。但是,常规开挖式的人工湿地建造成本过高,且易受城市地下管线的限值和影响,而装配式技术节能减排,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通过人工强化自然处理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河道堤岸生态属性,并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方便,可明显降低施工周期,节约成本。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预制件A、第二预制件B、第三预制件C、第四预制件D以及第五预制件E,多个第一预制件A和多个第二预制件B交替拼装装配形成多个具有上开口的填料槽,相邻填料槽之间的隔板上具有过水通道,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分别装配至拼装完成的多个填料槽的两个端头形成具有上开口的集水池,第五预制件E装配至填料槽及集水池的上开口上,第五预制件E为格子型孔状结构,用于扦插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填料槽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粒径逐渐减小的填料。
[000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预制件A和第二预制件B均由底板、一对侧板和中间的隔板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侧板的高度用于放置所述第五预制件E,一对侧板的一端均设置为矩形的装配块,另一端均设置为中空的卡槽块,用于拼装所述装配块。
[000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预制件A的过水通道位于中间隔板的上部,所述第二预制件B的过水通道位于中间隔板的下部。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预制件A和第二预制件B的底板一端的底面均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结构从而使得底板的一端形成倒L型结构,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缺口,恰好配合倒L型结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预制件A和第二预制件B的底板装配后形成整体的平面结构。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分别为所述第一预制件A或第二预制件B从中间隔板分割后的两部分,所述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的中间隔板上不具有过
水通道。
[0009]优选的是,相邻隔板之间使用一块匹配的第五预制件E。
[0010]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城市河道为防洪抗刷而过分硬化导致生态系统缺失、无法有效抵御降雨带来的初期雨水和地表径流带对河道水质的污染而常规开挖式的人工湿地建造成本过高、且易受城市地下管线的限值和影响的不足的缺陷,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方便,可明显降低施工周期,节约成本。
[0012]2、本技术提出采用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来处理初期雨水和地表径流,高强度的装配体有效抗洪防刷,也最大限度保留了河道堤岸生态属性,持续经济有效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确保城市水生态安全。
[0013]3、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费用。
[0014]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预制件A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预制件B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预制件C结构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预制件D结构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第五预制件E结构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各预制件装配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的现场应用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填料槽,2、隔板,3、过水通道,4、集水池,5、挺水植物,6、填料,7、装配块,8、卡槽块,9、底板,10、侧板,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至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预制件A、第二预制件B、第三预制件C、第四预制件D以及第五预制件E,多个第一预制件A和多个第二预制件B交替拼装装配形成多个具有上开口的填料槽1,相邻填料槽1之间的隔板2上具有过水通道3,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分别装配至拼装完成
的多个填料槽1的两个端头形成具有上开口的集水池4,第五预制件E装配至填料槽1及集水池4的上开口上,第五预制件E为格子型孔状结构,用于扦插栽植挺水植物5,所述填料槽1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粒径逐渐减小的填料6。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整个系统通过五类预制件组合拼装成整体结构,在结构内铺装填料6,表层种植挺水植物5。各预制件主要为聚氨酯高强度有机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节能减排,材质轻,运输组装方便,并根据城市河道周边环境灵活调整。在各预制件装配体完成安装后,在形成的填料槽1内部填充三种级配的填料6,底层为大块的砾石,中间层为粗砂,表层为细砂,并通过装配体第五预制件E即顶板的进行孔扦插栽植挺水植物5,如常见的美人蕉、再力花、香蒲及菖蒲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搭配,根据花色搭配景观效果,最终形成本申请的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大小根据处理污水量的需要及现场环境任意搭配。如图8所示,在降雨发生时,通过管道排出的雨水以及由雨水对地表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首先进入本系统的集水池4,在依次以下行流

上行流

下行流交替的路径通过该净化系统,污水中携带的颗粒杂质、COD以及氮磷等污染物通过填料6的拦截和吸附、挺水植物5根系的吸收以及内部微生物群落的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件A、第二预制件B、第三预制件C、第四预制件D以及第五预制件E,多个第一预制件A和多个第二预制件B交替拼装装配形成多个具有上开口的填料槽,相邻填料槽之间的隔板上具有过水通道,第三预制件C和第四预制件D分别装配至拼装完成的多个填料槽的两个端头形成具有上开口的集水池,第五预制件E装配至填料槽及集水池的上开口上,第五预制件E为格子型孔状结构,用于扦插栽植挺水植物,所述填料槽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粒径逐渐减小的填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构造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入河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A和第二预制件B均由底板、一对侧板和中间的隔板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侧板的高度用于放置所述第五预制件E,一对侧板的一端均设置为矩形的装配块,另一端均设置为中空的卡槽块,用于拼装所述装配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构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洋乐绍林曾松亭柴培宏朱世峰王伟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