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42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模组、控制主板、电池以及显示屏;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于所述控制主板的下侧;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控制主板的上侧;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电池的上侧;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线充磁铁圈、无线充线圈以及无线充FP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项圈或者智能脚环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设置合理,使得整个穿戴设备结构更加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便于穿戴和携带,提升用户体验感,可以针对人体或者动物均可。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能够减少结构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充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线充电是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无线充电技术一般基于电磁感应式或磁场共振式,电磁感应式是指初级线圈采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进而完成充电。磁场共振式通常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以完成充电。
[0003]现有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较为复杂,集成了较多的功能设备;但是由于内部的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够紧凑,浪费了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整体体积较大,穿戴不够轻便;且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表基本采用有线的充电方式,需要增加充电接口,且设备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达到减小体积,方便穿戴的效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模组、控制主板、电池以及显示屏;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于所述控制主板的下侧;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控制主板的上侧;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电池的上侧;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线充磁铁圈、无线充线圈以及无线充FPC。
[0006]本技术采用上下层逐层紧凑型的设计,能够使上下层的贴合更加的紧密,本技术的无线充磁铁圈、无线充线圈以及无线充FPC整体呈圆形,相互之间能够更好的贴合。所述控制主板内集成多种功能,集成更多的智能功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FPC与所述控制主板之间还设有无线充线圈背胶;所述无线充线圈背胶具有绝缘和保护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作用。
[0008]所述无线充线圈背胶为绝缘材质制成,所述控制主板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设置所述无线充线圈背胶还有隔热的作用,进一步保护所述无线充FPC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正常运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为PCBA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内设有计步模块,机体检测模块、按摩模块、女性助手模块、运动模块、查找手机模块、表盘选择模块、秒表模块、音乐控制模块、手机相机控制模块、久坐提醒模块、喝水提醒模块、闹钟模块、天气更新模块、手机信息同步模块。
[0010]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中设有蓝牙模块,通过设置各种功能模块能够实现计步,睡眠检测,心率、血压、血氧、心电、呼吸能多方面的检测,同时具有按摩功能;其中女性助手模块
可以用于检测女性月经周期,实现定期提醒;其中运动模块用于测试运动的距离,消耗的热量等数据;此外还能够实现手机定位和远程控制,实现近距离的找手机以及远距离的手机定位;此外还有一些实用技能,如秒表,音乐控制,手机相机控制,久坐提醒,定时喝水提醒,闹钟,天气显示、气象,手机信息查看等多种功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电池的一侧;通过所述编码器旋转切换实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功能的切换。
[0012]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本技术所述编码器至少有两个引脚,包括引脚A和引脚B,通过正向转动编码器时,引脚A先拉低,然后引脚B拉低,然后引脚A电平电高,引脚B电来变高;反向转动时,引脚B先拉低,然后引脚A拉低,然后引脚B电平电高,引脚A电来变高。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因此,通过转动所述编码器,能够实现本技术智能穿戴设备不同功能的切换。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电池的另一侧;所述振动马达用于实现多种提醒功能以及按摩功能。
[0014]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编码器相对设置,避免了振动马达的启动干扰所述编码器的运行。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环形,将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控制主板、电池以及显示屏集成其中。
[0016]本技术的外壳内部设有多个安装卡位,包括编码器的安装卡位、振动马达的安装卡位、电池的安装卡位等;使得各部件空间关系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尽量的减少整个穿戴设备的体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1.09寸TFT显示屏。
[0018]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
[0019]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架内;所述电池为聚合物高容高压电池。
[0020]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支架,能够起到固定电池的作用,避免电池在穿戴设备内的晃动,提高了电池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屏固定,另一端悬空,悬空端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电池的厚度,使得所述电池在夹紧在所述悬空端与显示屏之间。
[0022]优选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因此,优选可以设置表带。所述表带与所述外壳的侧边固定连接。表带为常规设置,并非本技术的关键设计点。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项圈或者智能脚环等,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设置合理,使得整个穿戴设备结构更加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便于穿戴和携带,提升用户体验感,可以针对人体或者动物均可。且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能够减少结构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磨损,提高
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智能穿戴设备整体爆炸结构正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智能穿戴设备整体爆炸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电池与显示屏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充电模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模组(1)、控制主板(2)、电池(3)以及显示屏(4);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设于所述控制主板(2)的下侧;所述电池(3)设于所述控制主板(2)的上侧;所述显示屏(4)设于所述电池(3)的上侧;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线充磁铁圈(11)、无线充线圈(12)以及无线充FPC(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FPC(13)与所述控制主板(2)之间还设有无线充线圈背胶(5);所述无线充线圈背胶(5)具有绝缘和保护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为PCBA主板,所述控制主板(2)内设有计步模块,机体检测模块、按摩模块、女性助手模块、运动模块、查找手机模块、表盘选择模块、秒表模块、音乐控制模块、手机相机控制模块、久坐提醒模块、喝水提醒模块、闹钟模块、天气更新模块、手机信息同步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6),所述编码器(6)设于所述电池(3)的一侧;通过所述编码器(6)旋转切换实现所述智能穿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浩潮许伟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科盈数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