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34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1
本公开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其具备一对左右侧壁、上壁、下壁以及里壁,并具有加热室;支承壁,其具有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以及底壁,该第一壁部从下方支承左右侧壁,并从下方与左右侧壁接合,该第二壁部在俯视时在第一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并承接下壁,该底壁在俯视时在第二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以及粘接部,其将下壁的外周缘部与支承壁粘接。粘接部在左右分别具有从下壁的外周缘部延伸至左右侧壁与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第二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烹调器


[0001]本公开涉及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出了利用微波对作为被加热物的食品进行烹调的加热烹调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调器具有用于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设置有将在加热室的下方相邻设置的供电室与加热室分隔开的分隔板。在分隔板的外周涂敷有用于将分隔板固定于加热室的壁部的粘接材料。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61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然而,在加热室的壁部与壁部之间存在间隙,在粘接材料未填充于该间隙的部位处,在加热室产生的蒸汽等有可能从该间隙泄漏。特别是,在分隔板的下方配置有马达、电路等内部部件,当蒸汽、水滴附着于这些内部部件时,内部部件有可能发生故障。其结果是,加热烹调器的可靠性有可能降低。
[0008]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了可靠性的加热烹调器。
[0009]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其由一对左右侧壁、上壁、下壁以及里壁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所述左右侧壁与所述下壁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支承壁,其具有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以及底壁,该第一壁部从下方支承所述左右侧壁与所述下壁,并从下方与所述左右侧壁接合,该第二壁部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承接所述下壁,该底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在该底壁与所述下壁之间形成供电室;以及粘接部,其将所述下壁的外周缘部与所述支承壁粘接。所述粘接部在左右分别具有从所述下壁的所述外周缘部延伸至所述左右侧壁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
[0010]根据本公开的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0013]图3是从正面观察实施方式中的加热室的示意图。
[0014]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加热室的下壁的俯视图。
[0015]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菜单显示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6是实施方式中的门的主视图。
[0017]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门的后视图。
[0018]图8是图7的A

A剖视图。
[0019]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垫的一个状态的剖视图(门的打开状态)。
[0020]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垫的一个状态的剖视图(门关闭中途的状态)。
[0021]图9C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垫的一个状态的剖视图(门关闭后的状态)。
[0022]图10是变形例中的密封垫的剖视图。
[0023]图11是另一变形例中的密封垫的剖视图。
[0024]图12是包括实施方式中的侧壁、下壁以及支承壁的剖视图。
[0025]图13是表示载置有实施方式中的下壁的状态的支承壁的俯视图。
[0026]图14A是实施方式中的粘接部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左侧)。
[0027]图14B是实施方式中的粘接部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左侧)。
[0028]图14C是实施方式中的粘接部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左侧)。
[0029]图15是实施方式中的粘接部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右侧)。
[0030]图16是实施方式中的粘接部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前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第一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具有:壳体,其由一对左右侧壁、上壁、下壁和里壁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所述左右侧壁和所述下壁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支承壁,其具有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以及底壁,该第一壁部从下方支承所述左右侧壁和所述下壁,并从下方与所述左右侧壁接合,该第二壁部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承接所述下壁,该底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在该底壁与所述下壁之间形成供电室;以及粘接部,其粘接所述下壁的外周缘部和所述支承壁。所述粘接部在左右分别具有从所述下壁的所述外周缘部延伸至所述左右侧壁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作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
[0032]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粘接部密封左右侧壁与支承壁的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在加热室内产生的蒸汽从该间隙泄漏而向设置于加热烹调器的下方空间的内部部件落下。由此,能够抑制加热烹调器的内部部件的故障,能够提高加热烹调器的可靠性。
[0033]在第二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特别是,第一方式的所述粘接部还具有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以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连接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宽。
[0034]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密封左右侧壁与支承壁的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
[0035]在第三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特别是,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所述第一壁部的表面描绘有引导所述粘接部的涂敷区域的引导线。
[0036]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密封左右侧壁与支承壁的第一壁部之间的间隙。
[0037](实施方式)
[0038]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9]图1~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2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图2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加热烹调器2的立体图,图3是从正面观察加热室4的截面的示意图。
[0040]图1、图2所示的加热烹调器2是对作为被加热物的食品(未图示)进行加热而烹调的器具。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2具备磁控管、加热器、蒸汽产生部(均未图示)作为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磁控管是产生微波的微波产生部,从设置在后述的供电室19内的天线(微波辐射部)向加热室4供给微波。加热器是对加热室4内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的部件。而且,蒸汽产生部是向加热室4供给蒸汽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2具有利用微波对被加热物进行烹调的功能,被称为微波炉。
[0041]如图1、图2所示,加热烹调器2具备形成加热室4的壳体6、门8和操作部10。
[0042]加热室4是用于配置被加热物的空间。如图1、图2所示,由壳体6的多个里壁面构成加热室4。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由左右一对的侧壁12A、12B、上壁14、下壁16和里壁18形成大致长方体的加热室4。侧壁12A、12B也可以称为“左右侧壁”、“侧面”,上壁14也可以称为“顶面”或“上表面”,下壁16也可以称为“底面”或“下表面”,里壁18也可以称为“背面”。
[0043]如图3所示,作为支承侧壁12A、12B和下壁16的部件,设置有支承壁17。支承壁17从下方支承下壁16,并且在支承壁17与下壁16之间形成供电室19(参照图12)。作为将下壁16与支承壁17粘接的部件,设置有粘接部21A、21B。粘接部21A、21B以及支承壁17将在后面叙述。
[0044]返回图1、图2,门8是对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加热烹调器,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其由一对左右侧壁、上壁、下壁和里壁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所述左右侧壁和所述下壁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支承壁,其具有: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以及底壁,所述第一壁部从下方支承所述左右侧壁,并从下方与所述左右侧壁接合,所述第二壁部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并承接所述下壁,所述底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向下方凹陷,并在所述底壁与所述下壁之间形成供电室;以及粘接部,其将所述下壁的外周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雄二白川祐嗣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