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26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9
一种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不增大与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尺寸。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天线振子(31)和第二天线振子(32)。第一天线振子(31)的至少上部被树脂车顶的凸区域(71)覆盖。第二天线振子(32)与平坦区域(72)相比配置于下方。车载用天线装置(1)还具备接地板(22)。接地板(22)比第二天线振子(32)大。(22)比第二天线振子(32)大。(22)比第二天线振子(32)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天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如专利文献1那样提出了一种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83660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由于各个天线被收纳在与车辆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位于上方的外壳内,所以需要使包括该外壳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的尺寸增大。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例是,在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中不增大与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尺寸。
[0008]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具备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第一天线振子的至少上部被树脂车顶的凸区域覆盖,该树脂车顶具有凸区域和凸区域下端周围的平坦区域。第二天线振子与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下方。
[0009]专利技术效果
[0010]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包括多个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中能够不增大与车顶的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覆盖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树脂车顶的俯视图。
[0012]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1的A

A剖视图。
[0013]图3是图2的B

B剖视图。
[0014]图4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各部件。
[0015]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1的A

A剖视图。
[0016]图6是图5的B

B剖视图。
[0017]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1的A

A剖视图。
[0018]图8是图7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使用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0]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原则上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另外,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天线外壳11、第二天线外壳12、基座21、接地板22、第一天线振子31、第二天线振子32、第三天线振子33、第四天线振子34、第五天线振子35、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第一连接器部51、第二连接器部52、线缆53。
[0022]为了对方向进行说明,将安装有车载用天线装置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大致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进行说明。
[0023]在图2中,将x轴、z轴各自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分别定义为前方向、上方向。
[0024]在图3中,将y轴、z轴各自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分别定义为右方向、上方向。
[0025](第一天线外壳11、第二天线外壳12)
[0026]接着,对第一天线外壳11、第二天线外壳12进行说明。
[0027]第一天线外壳11是具有电波透过性的合成树脂制。
[0028]第一天线外壳11以x方向前方比x方向后方低的方式倾斜,且y方向截面具有大致梯形形状。
[0029]第一天线外壳11的下表面开口。在第一天线外壳11的下表面的开口安装有基座21。
[0030]在由第一天线外壳11和基座21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第一天线振子31、第三天线振子33、第五天线振子35、第一基板41。
[0031]第一天线外壳11的至少上部被后述的车辆的树脂车顶70的凸区域71覆盖。
[0032]第二天线外壳1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
[0033]构成第二天线外壳12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y方向的尺寸比基座21的y方向的尺寸大。
[0034]构成第二天线外壳12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至少上表面和侧面是具有电波透过性的合成树脂制。
[0035]在第二天线外壳12中容纳有第二天线振子32、第四天线振子34、第二基板42。
[0036]第二天线外壳12以基座21位于第二天线外壳12的y方向的中心附近的上方的方式配置于基座21的下部。
[0037]第二天线外壳12的上表面具有供第一连接器部51穿过的第一贯穿孔12a。
[0038]第二天线外壳12经由第一连接器部51保持基座21。
[0039]但是,第二天线外壳12对基座21的保持也可以经由未图示的其它保持部件进行。
[0040]第二天线外壳12的侧面具有供第二连接器部52穿过的第二贯穿孔12b。
[0041]需要说明的是,技术方案及后述的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方式中记载的“外壳”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天线外壳12。
[0042](基座21、接地板22)
[0043]接着,对基座21、接地板22进行说明。
[0044]基座21是保持第一天线外壳11和第一基板41的金属板。
[0045]在基座21的外周通过卡扣固定等而安装有第一天线外壳11。
[0046]因此,基座21的xy面具有与第一天线外壳11的下表面的开口大致相同的大小。
[0047]在基座21之上通过螺丝紧固等而安装有第一基板41。
[0048]基座21具有供第一连接器部51穿过的第三贯穿孔21a。
[0049]接地板22是保持第二天线外壳12的金属板。
[0050]接地板22与第二基板42相比配置于z方向下方。
[0051]接地板22具有与树脂车顶70的平坦区域72大致平行的保持面22a。
[0052]保持面22a具有比第二天线外壳12的下表面的外形大的面积。
[0053]即,保持面22a具有比安装于第二天线外壳12的第二天线振子32的从z方向来看的面积大的面积。
[0054]另外,保持面22a具有比安装于第二天线外壳12的第四天线振子34的从z方向来看的面积大的面积。
[0055]在保持面22a之上通过螺丝紧固等而安装有第二天线外壳12。
[0056]接地板22中的保持面22a所在的部分具有与保持面22a的周围区域22b相比向下方凹陷的凹形。
[0057]但是,如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7、图8)所示,也可以是接地板22只具有保持面22a而不具有保持面22a的周围区域22b的方式。
[0058]接地板22设于车辆的树脂车顶70与车顶衬里(未图示)之间。
[0059]也可以是车架或金属车顶等车辆的一部分金属部件构成接地板22的方式。另外,还可以是与车辆分开的金属部件构成接地板22的方式。
[0060]第一实施方式和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表示车辆的一部分金属部件构成接地板22的例子。
[0061]例如,可以考虑保持树脂车顶70的金属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至少上部被树脂车顶的凸区域覆盖,该树脂车顶具有所述凸区域、和所述凸区域下端周围的平坦区域,所述第二天线振子与所述平坦区域相比配置于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接地板,所述接地板比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包含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相关的电路的第一基板、和保持所述第一基板的基座,所述第二天线振子与所述基座相比配置于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包含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相关的电路的第一基板;保持所述第一基板的基座;包含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相关的电路的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外壳,所述第二天线振子与所述基座相比配置于下方,所述外壳载置于所述接地板上,所述基座保持在所述外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经由连接部件安装于所述平坦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富夫玉井亮太广泽岳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