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77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包括过滤外桶、设于过滤外桶内的支撑环板一及过滤内筒;支撑环板一上设置有密封圈二;过滤外桶顶部设置有支撑环板三,支撑环板三上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设置有密封圈一;过滤外桶上设置有过滤桶盖,过滤桶盖包括圆形盖体、设置于圆形盖体底面的密封凸台一、密封凸台二;密封凸台一压紧于密封圈一和环形凸台上;密封凸台二压紧在过滤内筒上缘;沿着过滤外桶外壁圆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快接锁扣,过滤桶盖设置有锁钩,快接锁扣可对应扣合在锁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过滤桶盖与过滤外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过滤外桶与过滤桶盖采用快接方式连接,可便捷高效对过滤内筒进行清理。行清理。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过滤器在化工等领域为常用过滤设备,例如在液压设备中在被作为流体的液压油流过的系统分支中广泛使用;如在固化剂生产系统中实现对液体介质中固体颗粒的过滤净化分离。
[0003]现有的过滤器通常包括过滤器外壳以及过滤器内设置的过滤芯,因为过滤芯需要承担对过滤介质的杂质分离功能,因此需要周期性的对过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现有的过滤器过滤桶体与过滤桶盖采用法兰连接方式,该种方式的过滤器在对过滤芯的更换十分不便;此外还容易在法连连接处产生跑冒滴漏等环保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中,不利于企业的高效生产。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外桶、设于所述过滤外桶内圆周上的支撑环板一、支撑设于所述支撑环板一上的过滤内筒;所述过滤内筒与支撑环板一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
[0007]所述过滤外桶顶部外缘设置有支撑环板三,所述支撑环板三上内圆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圆周于支撑环板三上设置有密封圈一;
[0008]所述过滤外桶上设置有过滤桶盖,所述过滤桶盖包括圆形盖体、设置于圆形盖体底面的密封凸台一、设置于密封凸台一底面的密封凸台二;所述密封凸台一外缘于圆形盖体上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压紧于密封圈一和环形凸台上;所述密封凸台二外缘与密封凸台一上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压紧在过滤内筒上缘;
[0009]沿着所述支撑环板三下缘过滤外桶外壁圆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快接锁扣,所述过滤桶盖环形盖体上与快接锁扣对应设置有锁钩,所述快接锁扣可对应扣合在所述锁钩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内筒包括与支撑环板一对应设置的支撑环板二,所述支撑环板二外径大于支撑环板一内径;所述支撑环板二下设置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内筒与过滤外桶之间形成过滤腔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外桶桶底与过滤腔体连通设置有排液管;所述过滤外桶一侧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端伸入至过滤内筒侧壁,所述过滤内筒内侧壁与进液管对应可分离设置有固定堵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锁钩包括与过滤桶盖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L型挂钩。
[0013]进一步地,所述快接锁扣包括与过滤外桶固定连接的对侧设置的两锁扣支座,所述锁扣支座之间通过连接枢轴与铰接连杆一端铰连接;所述铰接连杆中部与U型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U型转动件开口处通过连接枢轴与铰接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连杆自由端设置有手柄;
[0014]所述U型转动件顶端转动设置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自由端连接有腰形扣鼻。
[0015]进一步地,所述U型转动件两侧壁板上对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弹片;所述支撑连杆一端贯穿U型转动件槽底板与支撑弹片连接,所述支撑连杆上套装有压紧设置在支撑弹片与U型转动件槽底板之间支撑弹簧。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设计合理新颖,过滤桶盖与过滤外桶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从而保证过滤器的密封性能,防止过滤介质的跑冒滴漏,提高其环保性能;过滤器通过过滤外桶内设置的过滤内筒可高效的实现对过滤介质的净化过滤;过滤外桶与过滤桶盖采用快接方式连接,可便捷高效的对过滤内筒进行清理,从而保证对过滤介质的过滤效率;
[0018]2、本技术的腰形扣鼻的支撑连杆通过支撑弹簧与滑动连接在U型转动件上支撑弹片固定连接,在快接锁扣处于打开状态时,支撑弹簧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支撑弹片处于滑槽底部;当快接锁扣处于扣合状态时,支撑连杆牵引支撑弹片上行压缩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处于相对压缩状态,该种设置的快接锁扣可保持过滤外桶与过滤桶盖处于弹性连接状态,从而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为震动对快接装置损害,影响过滤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上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快接锁扣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内筒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00、过滤器;1、过滤外桶;2、排液管;3、进液管;4、过滤桶盖;401、密封凸台一;402、密封凸台二;5、锁钩;501、支撑座;502、L型挂钩;6、快接锁扣;601、锁扣支座;602、连接枢轴;603、铰接连杆;604、手柄;605、滑槽;606、转动件;607、腰形扣鼻;608、支撑连杆;609、支撑弹簧;610、支撑弹片;8、支撑环板一;9、过滤内筒;901、支撑环板二;902、过滤网筒;10、支撑环板三;11、密封圈一;12、环形凸台;13、固定堵头;14、密封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包括过滤器100,所述过滤器100包括过滤外桶1、设于所述过滤外桶1内圆周上的支撑环板一8、支撑设
于所述支撑环板一8上的过滤内筒9;过滤内筒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环板一上,所述过滤内筒9与支撑环板一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14,通过密封圈二可实现支撑环板一与过滤内筒之间的密封;所述过滤外桶1顶部外缘设置有支撑环板三10,所述支撑环板三10上内圆周设置有环形凸台12,所述环形凸台12外圆周于支撑环板三上设置有密封圈一11;所述过滤外桶1上设置有过滤桶盖4,所述过滤桶盖4包括圆形盖体、设置于圆形盖体底面的密封凸台一401、设置于密封凸台一底面的密封凸台二402;所述密封凸台一401外缘于圆形盖体上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压紧于密封圈一11和环形凸台12上;所述密封凸台二402外缘与密封凸台一401上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压紧在过滤内筒9上缘;该种设置的过滤桶盖可与过滤内筒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从而保证过滤器100的密封性能,防止过滤介质的跑冒滴漏,提高其环保性能。沿着所述支撑环板三10下缘过滤外桶外壁圆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快接锁扣6,所述过滤桶盖4环形盖体上与快接锁扣6对应设置有锁钩5,所述快接锁扣6可对应扣合在所述锁钩5上。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通过过滤外桶内设置的过滤内筒可高效的实现对过滤介质的净化过滤;过滤外桶与过滤桶盖采用快接方式连接,可便捷高效的对过滤内筒进行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100),所述过滤器(100)包括过滤外桶(1)、设于所述过滤外桶(1)内圆周上的支撑环板一(8)、支撑设于所述支撑环板一(8)上的过滤内筒(9);所述过滤内筒(9)与支撑环板一(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14);所述过滤外桶(1)顶部外缘设置有支撑环板三(10),所述支撑环板三(10)上内圆周设置有环形凸台(12),所述环形凸台(12)外圆周于支撑环板三上设置有密封圈一(11);所述过滤外桶(1)上设置有过滤桶盖(4),所述过滤桶盖(4)包括圆形盖体、设置于圆形盖体底面的密封凸台一(401)、设置于密封凸台一底面的密封凸台二(402);所述密封凸台一(401)外缘于圆形盖体上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压紧于密封圈一(11)和环形凸台(12)上;所述密封凸台二(402)外缘与密封凸台一(401)上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压紧在过滤内筒(9)上缘;沿着所述支撑环板三(10)下缘过滤外桶外壁圆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快接锁扣(6),所述过滤桶盖(4)环形盖体上与快接锁扣(6)对应设置有锁钩(5),所述快接锁扣(6)可对应扣合在所述锁钩(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内筒(9)包括与支撑环板一(8)对应设置的支撑环板二(901),所述支撑环板二(901)外径大于支撑环板一(8)内径;所述支撑环板二(901)下设置有过滤网筒(902),所述过滤内筒(9)与过滤外桶(1)之间形成过滤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英张兴喜司鹏彬吴福合张俊周王永红李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物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