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金丹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1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米桶导米管在出米管内上下移动,整个结构不够稳定可靠等技术问题。本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智能米桶包括底座和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储物箱,储物箱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开闭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滑动板,滑动板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滑动板上开设有过料通孔;底座上还设有驱动滑动板往复移动的驱动件且过料通孔能够与出料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智能米桶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稳定可靠性。米桶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稳定可靠性。米桶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制造
,涉及一种米桶,特别是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米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用于临时存放大米等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米桶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米桶向着科技智能化、功能多样化以及卫生等级高级化等方向发展。现有的普通米桶普遍存在使用不够方便等缺点。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861825A;公开日:2020

03

06)公开提出了一种真空储米桶,包括桶体、桶盖、导米管、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桶盖密封设置于桶体顶部,在桶体底部设置有出米管,在出米管的底部开口外缘设置有上密封面,导米管套设于出米管内,在导米管的外周面设置有下密封面,下密封面与上密封面配合,在下密封面与导米管的连接处上方、导米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出米口,驱动组件与导米管相连接用于驱动导米管在出米管内上下移动并打开或者关闭出米口,驱动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04]上述专利文献中导米管在出米管内上下移动,整个结构不够稳定可靠,另外其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智能米桶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稳定可靠性。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智能米桶包括底座和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过料通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滑动板往复移动的驱动件且所述过料通孔能够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0008]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的下料通孔;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下料通孔之间,所述滑动板移动后能够使所述过料通孔同时与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下料通孔相连通。
[0009]其原理如下:储物箱内可用于放置大米、玉米粉、芝麻粒等颗粒或粉末状食品。通常情况下,滑动板上的过料通孔与出料口以及下料通孔处于错开状态,即滑动板封堵在储物箱底部的出料口和底座的下料通孔之间,阻挡储物箱内的食品落入下料通孔而排出;每次需要定量使用储物箱内的食品时,用碗具、杯具等容器放置在下料通孔的下方,然后驱动件动作,带动滑动板移动,当滑动板移动至使过料通孔正对出料口以及下料通孔时,过料通孔连通出料口和下料通孔,食品能够从储物箱落下并通过下料通孔落入碗具、杯具等容器中。上述驱动件可以通过延时开关进行控制,定时定量实现每次所需要的食品量后推动滑动板复位;或者在下料通孔的一侧设置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容器中的食品量
已经足够或者要溢出时,控制驱动件带动滑动板复位。本技术方案能够快速高效的定量取出食品,使用非常方便,其通过驱动件驱动滑动板往复移动来封堵和打开出料口,自动化程度高,动作稳定可靠。
[0010]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摆臂曲柄,所述摆臂曲柄与所述滑动板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曲柄的外端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的一端相铰接。
[0011]作为替代方案,上述的驱动件可以采用旋转气压缸或液压缸等。
[0012]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底座内固设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上具有语音接收模块,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相对应的声音传输通孔。通过语音接收模块接收语音控制指令,从而控制驱动电机的动作,使得智能米桶能够实现语音控制,更加智能化。进一步的,底座内设有电池盒,电池盒内安装与电路控制板以及驱动电机电连接的电池,电池可以是普通电池,也可以是可充电的蓄电池,底座上具有电线接口,利用该电线接口连接外部电源,可用于对本智能米桶进行直接供电,或者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保证本智能米桶使用的可持续性,并降低其受使用环境的局限性;底座上还可以设置电源开关、指示灯以及语音播报喇叭等辅助部件。
[0013]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底座上具有安装板,所述下料通孔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滑动板沿所述底座的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板沿底座的前后方向滑动,当滑动板移动至使过料通孔正对出料口以及下料通孔时,过料通孔连通出料口和下料通孔,食品能够从储物箱落下;当滑动板移动使过料通孔与出料口以及下料通孔错开时,过料通孔与出料口以及下料通孔错开,滑动板的其它部位封堵住出料口,食品不会从储物箱落下。
[0014]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下料通孔的两侧设有导向支撑板,两个所述导向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动板的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板上;两个所述导向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两端位置均设有能够与所述滑动板端部相抵靠的限位板。导向支撑板沿底座的前后方向设置,滑动板底部可设置滑槽或限位挡板等结构与导向支撑板配合,使得滑动板稳定可靠的沿导向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板移动时两个方向均通过限位板限定极限位置,能够防止移动过度,保证了滑动板移动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0015]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每个所述导向支撑板的外侧均平行间隔设置有长条形的固定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具有向下弯折的条形板且所述条形板滑动嵌设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向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具有能够抵靠在所述滑动板侧边上表面的卡接键。进一步的,卡接键上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安装滑动板时,通过条形板挤压固定板上的卡接键,使固定板产生让位形变,从而使条形板顺畅的进入固定板与导向支撑板之间,然后固定板恢复形变,卡接键抵靠在滑动板侧边上表面上,防止滑动板脱落,保证了滑动板装配的便捷性和稳定可靠性。
[0016]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滑动板上还固设有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竖向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推动件的上端与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底座后侧的一端固连,所述推动件的下端穿过所述活动通孔并延伸至所述下料通孔的下方;所
述推动件与所述底座或安装板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
[0017]在上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中,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推动件相对设置,所述推动件呈板状,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挡板和所述推动件上。利用接料的容器侧壁抵靠推动件,通过推动件推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移动后使出料口与下料通孔相连通,储物箱内的食品通过下料通孔落入碗具、杯具等容器中,达到需要的量后,移走容器;推动件和滑动板复位,出料口与下料通孔之间被封堵,食品不再落下。其使用也比较方便;在驱动电机缺电或损坏不工作时,可以手动控制出料。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智能米桶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中通过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智能米桶包括底座(1)和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储物箱(2),所述储物箱(2)的底部具有出料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位于所述出料口(21)的下方,所述滑动板(3)上开设有过料通孔(31);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滑动板(3)往复移动的驱动件(4)且所述过料通孔(31)能够与所述出料口(2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具有与所述出料口(21)相对设置的下料通孔(11a);所述滑动板(3)位于所述出料口(21)与所述下料通孔(11a)之间,所述滑动板(3)移动后能够使所述过料通孔(31)同时与所述出料口(21)以及所述下料通孔(11a)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摆臂曲柄(5),所述摆臂曲柄(5)与所述滑动板(3)之间设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曲柄(5)的外端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3)的一端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固设有电路控制板(7),所述电路控制板(7)与所述驱动电机(41)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7)上具有语音接收模块(8),所述底座(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语音接收模块(8)相对应的声音传输通孔(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米桶中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具有安装板(11),所述下料通孔(11a)位于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丹
申请(专利权)人:叶金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