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步多个输出信号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92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液晶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电路包含第一和第二电源、第一和第二反向单元、第一和第二充电开关,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开关。第一充电开关耦接于第一电源、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第二充电开关耦接于第一电源、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第一放电开关耦接于第二电源、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第二放电开关耦接于第二电源、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步多个输出信号的集成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步多个输出信号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一种外型轻薄的平面显示装置(Flat Panel Display),其具有低辐射、体积小及低耗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或电视屏幕等信息产品上。主动式矩阵彩色液晶显示器由于能提供极佳品质的图像,因此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请参考图1,图1为先前技术中一液晶显示装置10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10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12、一控制器14、多个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16,以及多个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20-2n。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已为一般熟悉此技术者所习知,在图1中并未显示液晶显示面板12的详细结构。简单来说,液晶显示面板12包含两相对设置的基板,其中一基板上设有透明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和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开关,另一基板上设有透明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而两基板的间包含液晶材质。接着会施加一预定电压至像素电极和共同电极上,藉由开启或关闭每一薄膜晶体管开关,像素电极和共同电极在相对应像素上形成的跨压可改变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进而改变像素上的液晶材质对光线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在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2时,首先通过栅极驱动器16输出具脉冲形式的扫描信号至液晶显示面板12上相对应的扫描线。当扫描信号开启耦接于扫描线的薄膜晶体管开关时,源极驱动器20-2n会通过开启的薄膜晶体管开关将灰阶电压传至液晶显示面板12上相对应的数据线和像素电极。接着,扫描信号会关闭耦接于扫描线的薄膜晶体管开关,像素电极和共同电极之间的压差会维持一预定时间,直到灰阶电压依序传至像素电极。因此,藉由在每一帧周期(Frame Period)依序执行前述灰阶电压的写入,液晶显示面板12即可显示相对应的图像。请参考图2,图2为液晶显示装置10中的源极驱动器20的示意图。由于源极驱动器21-2n和源极驱动器2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另加赘述。源极驱动器20通过一接口电路来完成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包含一低摆幅差动信号传输(Reduced Swing Differential Signaling,RSDS)接收器30、一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45、一数据撷取电路55、一锁存器(Latch)65、一电平移位器(Level Shifter)75、一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1-to-AnalogConverter,D/A Converter)85,以及一输出缓冲器(Output Buffer)95。依据一输入信号INV1,RSDS接收器30分别产生一输出信号OUT1和一数据信号DATA至移位寄存器45和数据撷取电路55。在每一水平扫描周期内,锁存器65在锁存信号STB的前缘(Front Edge)锁存数据撷取电路55传来的数据,再将锁存到的数据一起传至电平移位器75。电平移位器75可提升锁存器65传来的数据信号DATA的电平,并将提升电平后的数据信号DATA传至数字/模拟转换器85。依据数据信号DATA的逻辑电平,数字/模拟转换器85输出相对应的灰阶电压至输出缓冲器95,使得输出缓冲器95能在锁存信号STB的后缘(Rear Edge)输出灰阶电压。为了更有效地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2,需要同步(Synchronize)源极驱动器20-2n的RSDS接收器(分别由图3的30-3n来表示)所输出的信号。由于控制器14和每一RSDS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递路径不同,控制器14传至每一RSDS接收器的信号也会遇到不同阻抗。请参考图3,图3的示意图代表源极驱动器20-2n中RSDS接收器30-3n的等效电路。在图3中,VDD和VSS代表电源,分别通过一电源线PL和一接地线GL提供电源至RSDS接收器30-3n。I1-In代表模拟电流源。RD1-RDn代表电源线PL的寄生电阻(ParasiticResistor),而RS1-RSn代表接地线GL的寄生电阻。VD1-VDn和VS1-VSn分别代表RSDS接收器30-3n的偏压。在设置RSDS接收器30-3n时,一般会使寄生电阻RD1-RDn和RSl-RSn的值相同。因此,液晶显示装置10在运作时,每一寄生电阻上的跨压由Δ来表示,偏压VD1-VDn可分别由VDD-Δ、VDD-2*Δ,...,VDD-n*Δ来表示,而偏压VS1-VSn可分别由VSS+Δ、VSS+2*Δ,...,VSS+n*Δ来表示。由于每一RSDS接收器的偏压不同,并无法同时产生输出信号OUT1-OUTn,因此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步多个输出信号的集成电路,其包含一第一电源、一第二电源、第一和第二反向单元、第一和第二充电开关,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开关。该第一和第二反向单元在其相对应的输出端提供多个输出信号。该第一充电开关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该第二充电开关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该第一放电开关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该第二放电开关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可同步多输出信号的电路,其中这些输出信号分别由一第一及第二输出缓冲器产生,每一输出缓冲器具有用来接收偏压的一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电路包含第一至第四开关。该第一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一第一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一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该第三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一第二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该第四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二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可同步多输出信号的电路,其中,这些输出信号分别由一第一、第二及第三输出缓冲器产生,每一输出缓冲器具有用来接收偏压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电路包含第一至第六开关。该第一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一第一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该第二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一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该第三开关包含一第一端,用来接收一第二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缓冲器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缓冲器的第一端。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步多个输出信号的集成电路,其包含:一第一电源;一第二电源;第一和第二反向单元,用来在其相对应的输出端提供多个输出信号;一第一充电开关,其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一第二充电开关,其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一第一放电开关,其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放电开关,其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源;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反向单元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反向单元的第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凯岚李权哲范文腾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