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82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输送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框,外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外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板,输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板,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板,固定顶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固定顶板横向凸起设置。通过喷洒板配合外部液泵,将治理药物对湖泊进行喷洒,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输送带输送的时候,通过拦截板增强藻类植物在输送带上的输送,同时拦截板的前端底部呈弧形凸起设置,防止藻类植物在拦截板上缠绕堆积,便于后期的清理。清理。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湖泊净化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湖泊是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一般具有防洪蓄水、供水灌溉、生态保护、风景旅游、休闲娱乐、调节气候、保障航行、净水纳污、维系生物多样性、提供水产品和植物资源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环境问题,一些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导致蓝藻水华暴发常态化,蓝藻水华的暴发,影响水体自然景观,降低水中溶解氧浓度、遮蔽阳光,影响水体中动植物生长,也会对人类饮水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除了湖泊富营养化因素,温度在25—35℃时,也是蓝藻暴发的适宜温度因素,且湖泊水体流动性小也会影响蓝藻暴发。
[0003]目前常对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湖泊蓝藻进行治理,但是人工打捞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高,费事费力,效率低,而现有的湖泊蓝藻治理设备功能单一,蓝藻治理的效果一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5]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输送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框,外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外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板,输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板,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板,固定顶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固定顶板横向凸起设置,固定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流喷头,输送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侧框,侧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支撑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前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
[000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导流板的前端呈向外倾斜设置,突出输送带的前端设置。
[000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喷洒板沿外框的表面竖向设置,同时喷洒板的外侧相通设置多个增压喷头,喷洒板和外部液泵通过管道连接。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拦截板沿底板表面呈横向排列设置,且拦截板整体呈“L”状设置,顶端呈向上倾斜,底部表面呈内凹设置,同时拦截板的前端底部呈弧形凸起设置。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气泵和气流喷头通过管道连接,气流喷头沿固定顶板的内侧横向分布设置。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输送带在支撑底板的顶部呈向上倾斜15
°‑
25
°
设置。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侧框同时位于输送带的尾端位置,和输送带的尾端对接状态,呈倾斜设置,且侧框的表面竖向的导流槽。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输水管设置为多组,贯穿侧框延伸至侧框内侧设置。
[0013]有益效果:
[0014]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通过导流板对水流进行引导,同时便于水面藻类植物的集中,便于后期输送处理。
[0015]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通过喷洒板配合外部液泵,将治理药物对湖泊进行喷洒,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
[0016]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输送带输送的时候,通过拦截板增强藻类植物在输送带上的输送,同时拦截板的前端底部呈弧形凸起设置,防止藻类植物在拦截板上缠绕堆积,便于后期的清理。
[0017]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气泵运行,同时气流喷头对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进行气流吹动,从而带动水面水流的流动,加快藻类的输送收集。
[0018]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藻类植物通过输送带输送至侧框中的时候,倾斜设置的侧框配合表面的导流槽便于。
[0019]该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通过水箱配合输水管,对侧框内侧的藻类植物进行冲洗,从而使得藻类植物集中在收集框中藻类植物的输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拦截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1

4中:输送带1、驱动电机2、导流板3、外框4、喷洒板5、底板6、拦截板7、侧板8、固定顶板9、气流喷头10、侧框11、收集框12、支撑底板13、水箱14、输水管15、气泵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输送带1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框4,外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8,外框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板5,输送带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板7,侧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板9,固定顶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16,固定顶板9横向凸起设置,固定顶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流喷头10,输送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13,支撑底板1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侧框11,侧框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框12,支撑底板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4,水箱14前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5。
[0027]其中,导流板3的前端呈向外倾斜设置,突出输送带1的前端设置,通过导流板3对水流进行引导,同时便于水面藻类植物的集中,便于后期输送处理。
[0028]其中,喷洒板5沿外框4的表面竖向设置,同时喷洒板5的外侧相通设置多个增压喷头,喷洒板5和外部液泵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喷洒板5配合外部液泵,将治理药物对湖泊进行喷洒,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
[0029]其中,拦截板7沿底板6表面呈横向排列设置,且拦截板7整体呈“L”状设置,顶端呈
向上倾斜,底部表面呈内凹设置,同时拦截板7的前端底部呈弧形凸起设置,输送带1输送的时候,通过拦截板7增强藻类植物在输送带1上的输送,同时拦截板7的前端底部呈弧形凸起设置,防止藻类植物在拦截板7上缠绕堆积,便于后期的清理。
[0030]其中,气泵16和气流喷头10通过管道连接,气流喷头10沿固定顶板9的内侧横向分布设置,气泵16运行,同时气流喷头10对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进行气流吹动,从而带动水面水流的流动,加快藻类的输送收集。
[0031]其中,输送带1在支撑底板13的顶部呈向上倾斜15
°‑
25
°
设置。
[0032]其中,侧框11同时位于输送带1的尾端位置,和输送带1的尾端对接状态,呈倾斜设置,且侧框11的表面竖向的导流槽,藻类植物通过输送带1输送至侧框11中的时候,倾斜设置的侧框11配合表面的导流槽便于。
[0033]其中,输水管15设置为多组,贯穿侧框11延伸至侧框11内侧设置,通过水箱14配合输水管15,对侧框11内侧的藻类植物进行冲洗,从而使得藻类植物集中在收集框12中藻类植物的输送。
[0034]工作原理:
[0035]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包括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输送带(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输送带(1)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框(4),外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8),外框(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板(5),输送带(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板(7),侧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板(9),固定顶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16),固定顶板(9)横向凸起设置,固定顶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流喷头(10),输送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13),支撑底板(1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侧框(11),侧框(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框(12),支撑底板(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4),水箱(14)前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的前端呈向外倾斜设置,突出输送带(1)的前端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蓝藻高效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板(5)沿外框(4)的表面竖向设置,同时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管军孙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南京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