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忠余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淘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7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来淘净米物的自动淘米机,它主要由底部制有排米、排水管的桶状淘米桶、插装在该淘米桶上部桶口端内腔中的由漏斗及安装在其下部的叶轮机构以及固装在叶轮输入轴端的搅拌轮组成,叶轮机构在输入的自来水压力作用下带动搅拌轮转动,使由漏斗中流出的米与水混合并被搅动,使砂石落至桶底,草质物浮于水上,洗净的米由排米、排水管孔中输出,它具有淘米速度快,质量高,减轻炊事人员劳动强度及使用安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炊事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淘米机。历史以来,人们在煮制米饭过程中,为保证米物清洁卫生都要进行人工淘米,以便将参杂在米物中的砂石、草籽等杂质清除,这项操作对那些工作在军营食堂、职工食堂、饭店等集体供餐场所中的炊事人员而言不仅费时,而且还十分费力。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淘米的淘米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立置一个桶状的淘米桶,该淘米桶上端为桶口,下端制成曲面桶底,该桶底中心处沿垂直方向制出一个穿过桶底的管体,位于淘米桶腔中管段的上端侧壁上制有若干个径向通孔,其下端部外圆上制出一个环体,该桶底内侧面制粗糙面,该淘米桶上端内腔中活动插装一个底板呈上凸曲形状的桶状漏斗,该漏斗的底板与其侧壁相接部位圆周上制有若干个通孔;一个叶轮铰接在一个由箱壳、箱盖组成的箱体内腔中,该箱体上设有内孔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该箱体与叶轮组件固定安装在由所述漏斗上凸曲形状底板所形成的下部空腔内,所述进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及淘米桶桶体中穿出,所述出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体中伸至所述的漏斗内腔中,一个由桶状轮套与位于该轮套外侧面上的若干叶片构成的搅拌轮,通过其上端桶底固定联接在所述叶轮的安装轴下端,所述淘米桶底部的管体上端位于该叶轮轮套内腔中。本技术是通过进水管外端口向安装叶轮的箱体内腔中注入自来水,该水流经进水管、箱体内腔、出水管、漏斗内腔后流入淘米桶内腔中;叶轮在该压力水流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搅拌轮转动,当人们向漏斗中加入米物时,该米物与水混合并从位于漏斗底部的若干个通孔中下流到淘米桶内腔中,经搅拌轮搅拌,并经淘米桶底部内侧粗糙面磨擦后使比重较轻的米粒除尘后通过位于淘米桶底部管体上端的若干径向通孔进入该管腔中,并随水流出,而比重较大的砂石等物则沉积在淘米桶底部内侧;草、木质杂物则漂浮在水上面,从而完成淘米任务。本技术实现后,人们用它来淘米不仅淘米质量高、速度快,而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有利于减轻炊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炊事工作的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由图1、图2可知,本技术设置一个淘米桶1,该淘米桶1沿垂直方向立置,其轴线方向的断面形状呈圆形,其桶底部制成曲面形状,该曲面桶底内侧面制成光面,在桶底中心处沿垂直方向制出一个管体12,该管体位于淘米桶腔内管段的上端部侧壁上制有6个通孔13,该管段下部外圆上制出一个外凸环体14,该管体的下端从淘米桶底下伸出,该淘米桶左侧壁上部制有一个通孔;漏斗3制成桶状体,其桶底制成向上凸起的曲面形状,其桶壁也制成曲面形状,在桶底、桶壁相接处圆周上制出两个通孔9,在此两通孔的一侧面处的桶底与桶壁之间各制出一个隔壁25,该隔壁高度与漏斗内腔深度一致,在上凸桶底下部形成的空间内制出一个圆孔,该圆孔上端制有挡爪24,在漏斗的左侧壁及其底板左侧壁上制出两个同轴水平通孔,该水平通孔与前述淘米桶1左侧壁上的通孔周轴且孔径相同,该漏斗的上端桶口外圆与淘米桶上端内孔相配,该桶口处外侧制出翻边;一个叶轮机构分别由箱壳5,箱盖22,叶轮6及销轴10组成,箱壳5内制有一个下端开口的闷孔,该闷孔上端壁心部制出一个销轴10安装孔,该闷孔周壁外侧制出一个进水管26和一个出水管8,该进水管内端管孔制成锥形孔,外端孔径较大,内端孔径较小,出水管孔外端被封闭,该端侧壁上制出若干个通孔27,箱盖22上端制有与箱壳内闷孔相配的止口外圆,心部制有销轴10安装孔,叶轮6心部制有一个通孔,外圆表面上制出若干叶片,叶轮径向外形尺寸与箱壳内闷孔径向尺寸相匹配;叶轮通过销轴10铰接在箱壳闷孔内腔中,并使销轴10与箱壳间动配合联接,使销轴与叶轮之间过盈配合联接;此由箱壳、叶轮组成的部件装入漏斗3下部的空间内,使进水管从漏斗的水平通孔中伸出,箱盖22套装在销轴10下端部(两者能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箱壳及漏斗的下部,从而将箱壳5固定在漏斗下部空间内,同时将叶轮6封闭在箱壳内腔中;为加强销轴10的刚性,一个心部制有销轴10安装孔的支撑板,通过该安装孔套装在销轴10下端上(两者动配合),之后,用螺钉23固定联接在箱盖22上;搅拌轮11的心部制有闷孔,其孔壁外侧制出两个叶片,该两叶片成180°分布,其闷孔的上端壁心部制出通孔,搅拌轮通过该通孔套装在销轴10下端,并通过螺母固定于销轴10上;上述由箱壳、叶轮、箱盖、支撑板、搅拌轮、漏斗组装成的部件,从淘米桶的上端口装入其腔内,并使进水管从其侧壁上伸出,使搅拌轮内孔套装在淘米桶底部的管体上端部;为便于进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联接,在进水管外端固定联接一个柔性进水管2;为方便淘米桶放置,在其下部活动安装一个侧面制有通孔的支座18;两者通过设置在其接合部位的止口圆联接,该支座18侧面制有一个通孔,为便于排水及排米,在淘米桶下端伸出的管段端部固定联接一个柔性排米及排水管15,该管头从上述支座侧壁上通孔中伸出;一个侧壁及底板上均制有网孔的盆形桶盖4,活动安装在淘米桶桶口上,两者靠相配用的止口圆17联接;为方便本技术移动,在淘米桶上端外侧壁上铰接一个把手7。一个盆状的桶底盆,其盆底及侧壁上均制出网孔,网纲断面呈多棱形,使其内侧面形成粗糙面,其外形与淘米桶的曲面桶底内腔形状相配,它活动放置于淘米桶内腔底部。为使米物中的金属物能被吸附在淘米桶桶底上,在桶底外面固定安装一个环形磁铁21。当然,上述淘米桶的曲面桶底内侧面上也可以制出若于个小凸体,使其内侧面形成粗糙面,同时将上述的桶底盆取消。在本技术使用的零件中,销轴10、搅拌轮11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螺钉、螺母及各柔管为外购标准件,其余各零件均是用工程塑料模制而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淘米机,其特征在于:它立置一个桶状的淘米桶,该淘米桶上端为桶口,下端制成曲面桶底,该桶底中心处沿垂直方向制出一个穿过桶底的管体,位于淘米桶腔中管段的上端侧壁上制有若干个径向通孔,其下端部外圆上制出一个环体,该桶底内侧面制粗糙面,该淘米桶上端内腔中活动插装一个底板呈上凸曲形状的桶状漏斗,该漏斗的底板与其侧壁相接部位圆周上制有若干个通孔;一个叶轮铰接在一个由箱壳、箱盖组成的箱体内腔中,该箱体上设有内孔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该箱体与叶轮组件固定安装在由所述漏斗上凸曲形状底板所形成的下部空腔内,所述进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及淘米桶桶体中穿出,所述出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体中伸至所述的漏斗内腔中,一个由桶状轮套与位于该轮套外侧面上的若干叶片构成的搅拌轮,通过其上端桶底固定联接在所述叶轮的安装轴下端,所述淘米桶底部的管体上端位于该叶轮轮套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淘米机,其特征在于它立置一个桶状的淘米桶,该淘米桶上端为桶口,下端制成曲面桶底,该桶底中心处沿垂直方向制出一个穿过桶底的管体,位于淘米桶腔中管段的上端侧壁上制有若干个径向通孔,其下端部外圆上制出一个环体,该桶底内侧面制粗糙面,该淘米桶上端内腔中活动插装一个底板呈上凸曲形状的桶状漏斗,该漏斗的底板与其侧壁相接部位圆周上制有若干个通孔;一个叶轮铰接在一个由箱壳、箱盖组成的箱体内腔中,该箱体上设有内孔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该箱体与叶轮组件固定安装在由所述漏斗上凸曲形状底板所形成的下部空腔内,所述进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及淘米桶桶体中穿出,所述出水管外端从所述漏斗体中伸至所述的漏斗内腔中,一个由桶状轮套与位于该轮套外侧面上的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余
申请(专利权)人:吴忠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