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系滑油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相工质管路、液相工质管路、抽排气口、工质加注口、舷侧通舱管件一和舷侧通舱管件二;蒸发器设置于潜艇的舱内;冷凝器设置于潜艇的舱外;蒸发器通过气相工质管路与舷侧通舱管件一连接;舷侧通舱管件一通过气相工质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液相工质管路与舷侧通舱管件二连接;舷侧通舱管件二通过液相工质管路与蒸发器连接;冷凝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位于潜艇舱内的气相工质管路上设置有抽排气口;位于潜艇舱内的液相工质管路上设置有工质加注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潜艇轴系滑油系统,通过对滑油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滑油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内。保证滑油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内。保证滑油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系滑油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轴系滑油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潜艇轴系滑油系统为推进电机及轴系提供润滑和冷却。为保证润滑油在合适温度范围内,设置滑油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系滑油换热器,用于潜艇轴系滑油系统,通过对滑油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滑油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内。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系滑油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相工质管路、液相工质管路、抽排气口、工质加注口、舷侧通舱管件一和舷侧通舱管件二;所述的蒸发器设置于潜艇的舱内,用于导热工质与热淡水的换热;所述的冷凝器设置于潜艇的舱外,用于海水冷却工质蒸气;所述的蒸发器通过气相工质管路与舷侧通舱管件一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一通过气相工质管路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的冷凝器通过液相工质管路与舷侧通舱管件二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二通过液相工质管路与蒸发器连接;所述的冷凝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位于潜艇舱内的气相工质管路上设置有抽排气口;位于潜艇舱内的液相工质管路上设置有工质加注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蒸发器包括上封头、下封头、蒸发器管板、壳体和蒸发器换热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内设置有蒸气腔;下封头内设置有腔;所述的壳体内设置蒸发器管板;蒸发器管板上设置若干蒸发器换热管;所述的蒸发器换热管呈正三角形排列;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滑油入口和滑油出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折流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器包括上部封头、下部封头、冷凝器管板和冷凝器换热管;所述的上部封头内设置有腔;所述的下部封头内设置有蒸气腔;若干冷凝器换热管通过冷凝器管板连接固定;冷凝器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封头和下部封头;所述的冷凝器换热管呈正三角形排列。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排气口和所述的工质加注口内设置有针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一和舷侧通舱管件二结构相同包括通舱管件和舷侧阀;所述的通舱管件和舷侧阀一体化设置;所述的通舱管件包括白铜穿舱管件;所述的白铜穿舱管件外套设杯形管节;所述杯形管节的一端与耐压壳体连接,另一端与舷侧阀连接;所述的舷侧阀包括管路法兰、截止阀和舱内不锈钢管路;所述的截止阀的一端设置管路法兰,另一端连接舱内不锈钢管路;所述的管路法兰与杯形管节的一端连接,且与白铜穿舱管件焊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排气口、工质加注口设置防护盖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液相工质管路上设置有爆破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轴系滑油热管换热器用于潜艇轴系滑油系统,通过对滑油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滑油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内。
[0013]本技术的蒸发器布置在舱内,用于导热工质与热淡水的换热;冷凝器布置在舱外,用于海水冷却工质蒸气;气相和液相工质管路连接蒸发器与冷凝器,分别用于蒸气和液体工质的流通,通过舷侧通舱管件与耐压壳体连接;通舱管件用于与工质管路连接,根据热管冷却装置工作要求,采用通舱管件与舷侧阀一体化设计,承压及密封能力均满足指标要求;抽排气口用于轴系滑油热管换热器安装和维修时,排出换热器内部的空气;工质加注口用于加注和补充导热工质,加注前应先排除换热器内的空气;爆破膜用于在舱室发生火灾时,装置内的工质压力超标,爆破膜泄压,保证舱内安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舷侧通舱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参考图1
‑
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轴系滑油换热器,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气相工质管路3、液相工质管路4、抽排气口5、工质加注口6、舷侧通舱管件一7和舷侧通舱管
件二8;所述的蒸发器1 设置于潜艇的舱内,用于导热工质与热淡水的换热;所述的冷凝器2设置于潜艇的舱外,用于海水冷却工质蒸气;所述的蒸发器1通过气相工质管路3与舷侧通舱管件一7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一7通过气相工质管路3与冷凝器2连接;所述的冷凝器2通过液相工质管路4与舷侧通舱管件二8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二8通过液相工质管路4与蒸发器1连接;所述的冷凝器2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1的安装位置;位于潜艇舱内的气相工质管路3上设置有抽排气口5;位于潜艇舱内的液相工质管路4上设置有工质加注口6。
[0024]本技术的蒸发器1包括上封头11、下封头12、蒸发器管板13、壳体14和蒸发器换热管15;所述壳体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上封头11和下封头12;上封头11内设置有蒸气腔01;下封头12内设置有腔02;所述的壳体14内设置蒸发器管板13;蒸发器管板13上设置若干蒸发器换热管15;所述的蒸发器换热管15呈正三角形排列;所述的壳体14上设置有滑油入口18和滑油出口19。
[0025]本技术的壳体14内还设置有折流板1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系滑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气相工质管路(3)、液相工质管路(4)、抽排气口(5)、工质加注口(6)、舷侧通舱管件一(7)和舷侧通舱管件二(8);所述的蒸发器(1)设置于潜艇的舱内,用于导热工质与热淡水的换热;所述的冷凝器(2)设置于潜艇的舱外,用于海水冷却工质蒸气;所述的蒸发器(1)通过气相工质管路(3)与舷侧通舱管件一(7)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一(7)通过气相工质管路(3)与冷凝器(2)连接;所述的冷凝器(2)通过液相工质管路(4)与舷侧通舱管件二(8)连接;所述的舷侧通舱管件二(8)通过液相工质管路(4)与蒸发器(1)连接;所述的冷凝器(2)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1)的安装位置;位于潜艇舱内的气相工质管路(3)上设置有抽排气口(5);位于潜艇舱内的液相工质管路(4)上设置有工质加注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滑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包括上封头(11)、下封头(12)、蒸发器管板(13)、壳体(14)和蒸发器换热管(15);所述壳体(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上封头(11)和下封头(12);上封头(11)内设置有蒸气腔;下封头(12)内设置有腔;所述的壳体(14)内设置蒸发器管板(13);蒸发器管板(13)上设置若干蒸发器换热管(15);所述的蒸发器换热管(15)呈正三角形排列;所述的壳体(14)上设置有滑油入口(18)和滑油出口(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滑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忠华,葛慧钰,缪红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申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