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423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1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出光面之上的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每个指纹识别单元均至少包括一个光电晶体管和一个开关晶体管;光电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第一有源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第一漏极和第一栅极部分交叠形成第一电容;开关晶体管包括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源极、第一漏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位于第一金属层,且第一漏极和第二源极相连。本申请能够增大指纹反射光的准直性,提升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同时降低显示组件结构和工艺的复杂度。复杂度。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已成为当前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识别的主流方法,将光学指纹识别模块置于显示面板基板的背侧,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手指,经手指的反射后穿透显示面板,然后被感光元件接收,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进而实现指纹识别。现有技术方案中,用于指纹识别的光线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穿透整个显示面板后光损失较大,严重影响感光元件接收的光量,进而影响指纹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出光面之上的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每个指纹识别单元均至少包括一个光电晶体管和一个开关晶体管;
[0005]光电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第一有源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垂直于显示组件方向上,第一漏极和第一栅极部分交叠形成第一电容;
[0006]开关晶体管包括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
[0007]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一源极、第一漏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均位于第一金属层,且第一漏极和第二源极相连。
[0008]本申请实施例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面之上,在指纹识别时,经手指反射的光不需要穿透显示面板的结构膜层即能够被指纹识别模组接收,缩短了指纹反射光所要传输的距离,能够增大指纹反射光的准直性,避免指纹反射光穿透显示面板的结构膜层造成光损失,确保了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同时,指纹识别模组中采用光电晶体管作为感光元件,光电晶体管与开关晶体管的结构相似,在制作时光电晶体管与开关晶体管能够共用至少部分的工艺制程,能够降低显示组件结构和工艺的复杂度,也有利于减小显示组件的整体厚度。
[0009]进一步的,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靠近显示面板一侧,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其中,第一栅极位于第二金属层。光电晶体管为底栅结构的晶体管,第一栅极不会对射向第一有源层光造成遮挡,从而确保在指纹识别阶段,指纹反射光能够射向第一有源层,从而光电晶体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0010]进一步的,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均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第二金属层的一侧,
且均与第一绝缘层相接触。相当于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位于同一膜层高度上,能够有利于减少指纹识别模组的膜层厚度,进而有利于减小显示组件整体厚度。
[0011]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源极和第一栅极不连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控制信号线、指纹数据信号线、第一电压信号线和第二电压信号线;第二栅极与指纹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漏极与指纹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栅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源极与第二电压信号线电连接,其中,在指纹识别阶段,第一电压信号线向第一栅极提供的电压大于第二电压信号线向第一源极提供的电压。
[001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源极和第一栅极通过第一绝缘层上的过孔相连接。光电晶体管的第一栅极和第一源极导通,光电晶体管始终工作在关态。则光电晶体管在没有光线照射到第一有源层表面时,光电晶体管的漏电流非常小,而在指纹识别阶段,有指纹反射光照射到第一有源层表面时,在第一有源层内部产生的载流子使得光电晶体管的漏电流明显变大,能够保证光电晶体管具有较高的光灵敏度。
[0013]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控制信号线、指纹数据信号线和第三电压信号线;
[0014]第二栅极与指纹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漏极与指纹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栅极和第一源极均与第三电压信号线电连接。在指纹识别模组中仅需要设置指纹控制信号线、指纹数据信号线和第三电压信号线三种信号线,也能够简化指纹识别模组中的布线方式,节省布线占据的空间。
[0015]可选的,第二栅极位于第二金属层。则开关晶体管和光电晶体管均为底栅结构,开关晶体管和光电晶体管结构相同,能够在相同的工艺中制作,在提高指纹识别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显示组件结构和工艺的复杂度。
[0016]可选的,第二有源层和第一有源层同层同材料制作。在同一个工艺制程中同时形成第一有源层的图案和第二有源层的图案,能够进一步简化工艺制程,降低工艺的复杂度。
[0017]进一步的,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多个遮光部,遮光部位于第二有源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遮光部在第二有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二有源层。当二有源层和第一有源层同层同材料制作时,遮光部能够对光线进行遮挡,防止光线照射到第二有源层的表面,使得第二有源层内部的载流子增大,避免影响开关晶体管的开关状态,从而确保指纹识别检测的准确度和性能可靠性。
[0018]在一种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二栅极位于第三金属层。在指纹识别阶段,位于第二有源层远离显示面板一侧设置的第二栅极能够复用为遮光部使用。
[0019]具体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和位于相邻像素区之间的非像素区,其中,指纹识别单元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非像素区。在显示时,指纹识别单元不会对像素区的出光造成遮挡,从而保证指纹识别模组的设置不影响显示效果。
[002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
[002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适用于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0022]控制开关晶体管和光电晶体管均关闭,光电晶体管的漏电流作用使得第一电容充电积累初始电荷量;
[0023]控制开关晶体管打开,第一电容放电,通过第二漏极读取初始电荷量后控制开关晶体管关闭;
[0024]光电晶体管接收经手指反射的光线后漏电流增大,第一电容充电积累指纹电荷量;
[0025]控制开关晶体管打开,第一电容放电,通过第二漏极读取指纹电荷量。
[0026]本申请提供的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透显示面板的结构膜层即能够被指纹识别模组接收,缩短了指纹反射光所要传输的距离,能够增大指纹反射光的准直性,避免指纹反射光穿透显示面板的结构膜层造成光损失,确保了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同时,指纹识别模组中采用光电晶体管作为感光元件,光电晶体管与开关晶体管的结构相似,在制作时光电晶体管与开关晶体管能够共用至少部分的工艺制程,能够降低显示组件结构和工艺的复杂度,也有利于减小显示组件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之上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每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均至少包括一个光电晶体管和一个开关晶体管;所述光电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有源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垂直于所述显示组件方向上,所述第一漏极和所述第一栅极部分交叠形成第一电容;所述开关晶体管包括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均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且所述第一漏极和所述第二源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栅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二有源层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控制信号线、指纹数据信号线、第一电压信号线和第二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指纹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指纹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电连接,其中,在指纹识别阶段,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向所述第一栅极提供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向所述第一源极提供的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栅极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过孔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吴欣凯刘俊彦郭小军贺虎尹晓宽侯霄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