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18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0
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该等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成型早,为冲动式机组,级效率低,级数少,总体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汽缸、转子、前轴承箱、一号推力支持轴承、后轴承箱、二号支持轴承和排汽缸,所述转子的左端套装有推力支持轴承,转子的右端套装有支持轴承;推力支持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内,支持轴承位于后轴承箱内,汽缸套装在转子上,汽缸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支承;气缸的右侧的排汽端与排汽缸连接。汽轮机机组为单缸单排汽设计,在保证机组通流效率的同时缩短轴系长度,在保证机组具有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机组长度,节约空间、降低建设成本。建设成本。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本技术涉及汽轮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该等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成型早,为冲动式机组,级效率低,级数少,另外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机组循环效率低、缸效率低,总体性能差,市场竞争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该等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成型早,为冲动式机组,级效率低,级数少,总体性能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包括汽缸、转子、前轴承箱、一号推力支持轴承、后轴承箱、二号支持轴承和排汽缸,所述转子的左端套装有推力支持轴承,转子的右端套装有支持轴承;推力支持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内,支持轴承位于后轴承箱内,汽缸套装在转子上,汽缸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支承;汽缸的右侧的排汽端与排汽缸连接。
[0006]进一步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还包括定中心梁,汽缸的下半通过定中心梁与前轴承箱连接。
[0007]进一步地,排汽缸的上部设有大汽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还包括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安装在汽缸的排汽端,并位于后轴承箱的上盖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汽缸的左端设有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汽缸的上壁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隔板套、二号隔板套、三号隔板套、四号隔板套、五号隔板套、六号隔板套、七号隔板套、八号隔板套和九号隔板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汽缸下半的下部设有补汽阀。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汽轮机机组为单缸单排汽设计,在保证机组通流效率的同时缩短轴系长度,在保证机组具有高效率、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机组长度,节约空间、降低建设成本。
[0014]2、机组通流采用多级小焓降反动式设计,在根本上提高通流效率;
[0015]3、除低压末两级隔板外,其余高、中、低压全部静叶、动叶采用预扭装配式结构,与传统焊接隔板相比,装配式结构没有焊缝,避免焊接变形,更好地保证了通流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主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9]图4是图5的侧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滑销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它包括汽缸1、转子2、前轴承箱3、一号推力支持轴承4、后轴承箱5、二号支持轴承6和排汽缸7,所述转子2的左端套装有推力支持轴承4,转子2的右端套装有支持轴承6;推力支持轴承 4位于前轴承箱3内,支持轴承6位于后轴承箱5内,
[0022]汽缸1套装在转子2上,汽缸1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轴承箱3和后轴承箱5支承;汽缸的后部与排汽缸7连接。
[0023]本汽轮机为双压、单缸、单轴、反动凝汽式汽轮机,汽缸1为单层结构。汽缸1内装有高压蒸汽室、隔板套、前汽封和后汽封等部套,通流部分由23级压力级组成。
[0024]汽轮机的转子2为二支点支承,分别为一号推力支持联合轴承和二号支持轴承,均为三层带瓦衬椭圆轴承。转子与发电机借助刚性联轴器及连接短轴相连。转子为整锻加套装结构,装有23级压力级叶片。
[0025]本汽轮机有两个轴承箱,前轴承箱3内除装有一号推力支持轴承4外还装有主油泵、危急遮断油门、危急遮断油门复位装置、磁组发送器、轴向位移发送器等有关部套。后轴承箱内装有二号支持轴承6。各轴承均配置有高压顶轴油,在机组盘车及汽机启动时高压顶轴油投入,把转子顶起。前轴承箱3是落地结构,后轴承箱5组焊在排汽缸7上。
[0026]本技术采用后加载式新型叶型,叶型攻角适应范围广,变负荷运行特性好,提高了机组额定负荷效率的同时兼顾变负荷运行时的经济性。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还包括定中心梁8,汽缸1的下半通过定中心梁8与前轴承箱3连接。
[0028]本机组有前座架19和后座架20。所有座架均借助地脚螺栓及二次灌浆固定于汽轮机的基础上。前轴承箱3座落在前座架上,前轴承箱3与前座架之间沿中心轴线布置,有纵向键,前轴承箱3可在其座架上沿轴线前后移动,汽缸1通过定中心梁8推动前轴承箱滑动,其具有确定汽缸中心,引导汽缸垂直方向膨胀,以及传递汽缸1因热膨胀而对前轴承箱3的推(拉)力。高压汽缸前部下半有两猫爪支承在前轴承箱3上,排汽缸7 两侧支承在排汽缸座支架上,其外侧设有水平横键连接,在排汽缸7的后轴承箱5下部装有后汽缸导板,横键与汽机中心线之间交点是整个汽缸的膨胀死点。
[0029]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30]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排汽缸7的上部设有大汽阀7

1。
[0031]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32]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还包括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安装在汽缸1的排汽端,并位于后轴承箱5的上盖上。
[0033]汽轮机盘车装置装于后轴承箱的上盖上,为蜗轮蜗杆、齿轮复合减速、轴向啮合的低速盘车装置。机组在停机时盘车装置可低速盘动转子,避免转子热弯曲。当机组冲转转速
高于盘车转速时能自动脱开。且既能手动盘车又可自动盘车。
[0034]排汽缸排汽接颈内装有低负荷喷水装置,以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当机组启动后转速达 600r/min或排汽温度超过80℃时,喷水装置自动打开,当机组带负荷15%且排汽温度小于 80℃时,喷水装置自动停止。
[0035]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0036]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汽缸1的左端设有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8。
[0037]本机组高压进汽采用一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控制,布置在汽轮机头部,轴中心线上,为卧式结构。从锅炉来的新蒸汽进入主汽阀,再进入高压调节阀,从高压调节阀出口经主蒸汽管与前汽缸内的高压蒸汽室焊接相连。阀门与构架连接成为一体,构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一个主汽阀对应一个调节阀。
[0038]低压主汽阀和调节阀采用进口三偏心液动碟阀,布置在运转层下方。与16级前的补汽口相连。补汽阀组有一摆动支架,允许补汽阀组在水平方向自由膨胀。
[0039]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0040]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汽缸1的上壁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隔板套9、二号隔板套10、三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所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包括汽缸(1)、转子(2)、前轴承箱(3)、一号推力支持轴承(4)、后轴承箱(5)、二号支持轴承(6)和排汽缸(7),所述转子(2)的左端套装有推力支持轴承(4),转子(2)的右端套装有支持轴承(6);推力支持轴承(4)位于前轴承箱(3)内,支持轴承(6)位于后轴承箱(5)内,汽缸(1)套装在转子(2)上,汽缸(1)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轴承箱(3)和后轴承箱(5)支承;汽缸(1)的右侧的排汽端与排汽缸(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为双压、单缸、单轴、反动凝汽式汽轮机,汽缸(1)为单层结构,汽缸(1)内装有高压蒸汽室、隔板套、前汽封和后汽封部套,通流部分由23级压力级组成;低压缸的死点(21)为低压缸的横销(22)与纵销(23)的交叉点,低压缸沿此点向两侧膨胀或收缩;汽轮机转子(2)的相对死点为转子推力盘(24)工作面,汽机转子(2)以此面向电端膨胀或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云任贵龙徐殿吉尉坤张志伟高敏李文强徐清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