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78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电梯井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对应每层楼层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b,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轿厢横梁,所述轿厢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圆盘、弧形杆以及支撑杆,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端铰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间设置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轿厢顶部安装有保护装置和导轨上的固定槽配合工作,完成对静止时的电梯的支撑固定,有效避免轿厢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梯行业正经历着高速发展期。电梯种类较多,按用途可分为客梯、货梯、医用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建筑施工电梯等;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电梯、齿轮齿条电梯、螺杆电梯、曳引式电梯、强制驱动电梯等。
[0003]专利号CN111302179A的公布了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测及保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传动及自救组件、应急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所述支撑组件一侧设置有传动及自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应急组件,本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支撑组件起到支撑并保护电梯内人员的作用,自救组件能够在电梯故障且短时间内无人施救的情况下,内部人员达成自救的效果,避免窒息危险的发生,且能够在被困时应对失火等特殊情况,应急组件能够避免电梯轿厢的牵拉绳索断裂造成的电梯坠落现象的产生,采用距离传感器测试出每秒电梯的位移距离,电梯下落速度不正常时,应急组件启动保护内部人员。
[0004]现有技术的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有以下缺点:1、现有的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主机制动器使用频率高,磨损严重,制动力很难保证持续有效;2、现有的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绝大多数通过提高制动器的安全系数、或通过钢丝绳夹绳器来实现,技术冗余性单一,存在保护风险较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在轿厢顶部安装有保护装置和导轨上的固定槽配合工作,完成对静止时的电梯的支撑固定,有效避免轿厢意外移动。
[0006]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电梯井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对应每层楼层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b,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轿厢横梁,所述轿厢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圆盘、弧形杆以及支撑杆,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端铰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上远离圆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触杆,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间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的顶部中间位置。
[0008]可选的,所述弧形杆以及支撑杆具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弧形杆和圆盘铰接的位置与转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两端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上远离弧形杆的一端贯穿通孔,且所述支撑杆、通孔以及固定槽的位置相匹配。
[0010]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a,所述压力传感器a具有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a与支撑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a感应端与触杆相对。
[0011]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控制箱、伺服电机、压力传感器a以及压力传感器b。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0014]1、本技术在轿厢顶部安装有保护装置和导轨上的固定槽配合工作,完成对静止时的电梯的支撑固定,有效避免轿厢意外移动,当电梯轿厢运行到某一层楼层时,控制箱控制轿厢和楼层相持平,然后对轿厢发出开门指令,并且将信号通过继电器传递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开始运转,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圆盘旋转,从而带动铰接在圆盘顶部的弧形杆移动,弧形杆会推动支撑杆移动,使得支撑杆顺着壳体侧面的通孔向外移动,此时支撑杆会向导轨内壁上固定槽中移动,直至支撑杆触碰到固定槽内部的压力传感器b,压抑传感器b 会向继电器发送信号,继电器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转,这样就完成轿厢与导轨的支撑固定。
[0015]2、当电梯需要移动时,控制箱向轿厢发出关门的指令,轿厢门完全关闭后,控制箱将信号通过继电器发送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圆盘反向旋转,圆盘带动弧形杆和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离开固定槽,当支撑杆下方的触杆触碰到压力传感器a,此时支撑杆完全离开固定槽,同时压力传感器a将信号传递给继电器,继电器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转,这样就解除对轿厢的支撑固定,电梯可以继续移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1、电梯井道;2、轿厢;3、轿厢横梁;4、控制箱;5、支撑杆;6、保护装置;7、转轴;8、压力传感器a;9、圆盘;10、导轨;11、弧形杆;12、伺服电机;13、继电器;14、固定槽;15、触杆;16、压力传感器b;17、通孔;1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参考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1,所述电梯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电梯井道1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上对应每层楼层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固定槽14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b16,所述导轨10上活动连接有轿厢 2,所述轿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轿厢横梁3,所述轿厢横梁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装置6,所述保护装置6包括壳体18、圆盘9、弧形杆11以及支撑杆5,所述壳体18的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圆盘9,所述圆盘9的上端铰接有弧形杆 11,所述弧形杆11上远离圆盘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触杆15,所述壳体18的顶端中间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9的顶部中间位置。
[0025]示例的,通过使用保护装置6将轿厢2与轨道10上的固定槽14进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桥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电梯井道(1)的内壁上设置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上对应每层楼层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固定槽(14)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b(16),所述导轨(10)上活动连接有轿厢(2),所述轿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轿厢横梁(3),所述轿厢横梁(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装置(6),所述保护装置(6)包括壳体(18)、圆盘(9)、弧形杆(11)以及支撑杆(5),所述壳体(18)的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圆盘(9),所述圆盘(9)的上端铰接有弧形杆(11),所述弧形杆(11)上远离圆盘(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触杆(15),所述壳体(18)的顶端中间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9)的顶部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躺朱新亮吕长恩
申请(专利权)人:中都国脉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