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73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由机房示警部分、控制室示警部分和病人佩戴部分组成,控制室示警部分结构与机房示警部分结构完全相同,病人佩戴部分环绕在病人手腕上,各部分通过无线微波发射和接收实现传递。本装置结合了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采用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以及气压和按钮双重主动报警开关,大大增强了声光报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用无线传递数据的方式能避免线束的拖沓和缠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填补人为的监控漏洞,是国内外放疗机房报警监控系统的首创,适用于放射治疗机房和控制室之间病人生物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病人求助信息的传递。非常值得放疗临床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非常值得放疗临床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非常值得放疗临床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是一种放射治疗机房的病人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适用于放射机房和控制室之间病人生物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病人求助信息的传递。

技术介绍

[0002]生命体征监护仪:是一种具有无创血压(NIBP)、脉搏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监护等功能的仪器。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该产品由主机、血压传感器、脉搏血氧(SpO2)传感器及延长缆线、体温探头等组成。产品适用范围该产品具有无创血压 (NIBP)、脉搏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监护的功能,可用于新生儿、小儿及成人患者进行无创血压、脉搏率、体温、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在正常模式和腋窝模式下体温的监护。该产品可在医疗/外科病房、医院、或者其他监护环境下使用。
[0003]目前放射治疗的房间常规组成是治疗室和控制室。病人治疗时仅病人一人允许在治疗室内并关闭铅质屏蔽门(防止射线穿透),医生家属等其他人员只能留在隔壁的控制室内。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治疗室内病人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仅仅靠“通过视频”实时观测病人的方式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病人在治疗室内治疗时,需要病人的病灶部位保持相对的固定,例如鼻咽癌患者戴一个可拆卸的固定面具并固定在治疗床上,肺癌患者需要戴固定体罩连接治疗床上等等。在照射过程中,万一病人发生气喘(病人紧张或面具过紧)、身体突发意外情况,病人的示警信号(喊叫、动作受限等)无法及时传递。此时仅仅通过视频监控查看病人的状态是完全不够的,经过整理将目前的不足总结如下:
[0004]1.病人固定在床上,做示警动作受限制,无法通过视频监控传递;
[0005]2.病人在治疗室内,生命体征情况无法通过视频监控传递;
[0006]3.治疗室与操作室隔室,之间墙壁厚度过大,病人示警的声音无法传递到操作室;
[0007]4.医生等开小差等漏看或者不看视频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适用于放射治疗机房。所述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机房示警部分;第二部分控制室示警部分(与机房示警部分相同结构组成);第三部分病人佩戴部分。各部分通过无线微波发射和接收实现传递。
[0009]第一部分“机房示警部分”放置在机房内,供病人确认报警信号(是否起作用)。该机房示警部分由报警灯67,报警喇叭68,生物数据显示器69,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生物信号接收天线71,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和灯声座76构成。生物数据显示器69为生物参数包括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显示屏。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为生物信息参数接收并解调的装置,安放在生物数据显示器69的顶部,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有线路连接生物数据显示器69内部。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的侧面发出“L”形的生物信号接收天线71,用
于接收微波信号等。灯声座76与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侧面相连,并安装在生物数据显示器69的顶部。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的侧面发出“L”形的报警信号接收天线 74。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接收微波信号,到达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中处理和解调。圆柱形的报警喇叭68安装在灯声座76的上表面,相同圆柱形直径的报警灯67叠放在报警喇叭68 上。报警灯67和报警喇叭68内有电气线路连接于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接收微波信号后经过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处理和解调后,可以控制报警灯67和报警喇叭68的开关。
[0010]第二部分“控制室示警部分”放置在控制室内,供医生和其他人员观测报警信号和生物参数等。其结构组成与第一部分机房示警部分完全相同。
[0011]第三部分“病人佩戴部分”放置在治疗室内且病人佩戴在手腕上。该部分由魔术贴勾面1,勾面固定孔2,勾面绑带3,感应带4,生物信号发射模块5,生物信号发射天线6,生物信号传感器7,U型箍8,元宝垫组件9,桥基组件10,箍窗11,滑阶12,囊座组件 13,囊组件14,按钮组件15,魔术贴毛面16,毛面绑带17,毛面固定孔18,报警信号发射天线72和报警信号发射模块73组成。为了表述方便,现逐个分布展开叙述。
[0012]囊座组件13位于病人佩戴部分的底部基础,起到支撑手拳的作用。整个结构由半圆凹19,气管20,固定圈21,圆座线缆槽22,气管凹23,压力感受器24,圆座25,支撑柱 26,半圆螺纹27和六角螺母28构成。圆形的圆座25为基础,中间凸起一圈圆形的固定圈 21。固定圈21将整个圆座25分为圈内和圈外两个部分。一般的圈外部分即用于支撑手拳的侧面,圈内部分的中央(圆心)表面有半圆形凹陷为半圆凹19。圈内部分靠近边沿的上表面有一方形的凹陷形成气管凹23。气管凹23和半圆凹19前后相通,且两者的底面齐平,压力感受器24完全容纳在半圆凹19内并与半圆凹19的底面相固定。气管20呈“L”形,由压力感受器24的侧面(即完全位于半圆凹19内的感受器24的侧面)发出气管20,然后气管20横向走行在气管凹23内并直角弯折向上直至露出圆座25的上表面形成另一端,气管20的另一端与后续部分相接(见后续描述)。圆座线缆槽22为方形管状结构位于圆座25 的上下表面之间,圆座线缆槽22的一端开口于半圆凹19的内弧形侧壁,圆座线缆槽22的另一端开口于圆座25的外侧面,即圆座线缆槽22贯通半圆凹19与圆座25外侧面。圆座线缆槽22内走行有压力感受器24的信号线等电器线材。与半圆凹19同一圆心的另一半圆突出表面形成半圆柱形的支撑柱26,支撑柱26的顶端一圈车有螺纹半圆螺纹27,六角螺母 28内有螺纹与半圆螺纹27相互匹配,六角螺母28旋套在半圆螺纹27上。
[0013]囊组件14内部中空套接在支撑柱26上,起到气压变化发生的作用,囊组件14与囊座组件13一起组合形成了手动气压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囊组件14由腔囊30,气嘴31和中孔32组成。纺锤形的腔囊30上表面和下底面圆形直径相同的圆形且呈互相水平平行,腔囊30中间有贯穿的中孔32。腔囊30的外周锥面。在腔囊30的底表面圈上开孔引出气嘴 31,按压腔囊30后,内部的气压上升,气嘴31为腔囊唯一的出气孔。腔囊30通过中孔32 套接在支撑柱26上,腔囊30的底面直径略小于固定圈21的内侧壁,腔囊30的底面侧壁沿与固定圈21的内侧壁相接触,腔囊30的底面与固定圈21内的圆座25表面相接触。此时的固定圈21起到了限制腔囊3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作用。中孔32的直径略大于半圆凹19的直径,所以压力感受器24的上半部分可以进入腔囊30的中孔32中。气嘴31接气管20,压力感受器24是用于感知腔囊30内的气压压力变化。六角螺母28旋套在半圆螺纹27上并施压于腔囊30的上表面。起到限制腔囊30上下滑动位移的作用。
[0014]按钮组件15接于支撑柱26的顶端,是手动按钮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分机房示警部分、控制室示警部分和病人佩戴部分组成,各部分通过无线微波发射和接收实现传递;其中机房示警部分由报警灯(67)、报警喇叭(68)、生物数据显示器(69)、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生物信号接收天线(71)、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和灯声座(76)构成,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为生物信息参数接收并解调的装置,安放在生物数据显示器(69)的顶部,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有线路连接生物数据显示器(69)内部,生物信号接收模块(70)的侧面发出“L”形的生物信号接收天线(71),灯声座(76)与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侧面相连,并安装在生物数据显示器(69)的顶部,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的侧面发出“L”形的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接收微波信号,到达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中处理和解调,圆柱形的报警喇叭(68)安装在灯声座(76)的上表面,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报警灯(67)叠放在报警喇叭(68)上,报警灯(67)和报警喇叭(68)内有电气线路连接于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报警信号接收天线(74)接收微波信号后经过报警信号接收模块(75)处理和解调后,控制报警灯(67)和报警喇叭(68)的开关;其中控制室示警部分结构与机房示警部分结构完全相同;其中病人佩戴部分由魔术贴勾面(1)、勾面固定孔(2)、勾面绑带(3)、感应带(4)、生物信号发射模块(5)、生物信号发射天线(6)、生物信号传感器(7)、U型箍(8)、元宝垫组件(9)、桥基组件(10)、箍窗(11)、滑阶(12)、囊座组件(13)、囊组件(14)、按钮组件(15)、魔术贴毛面(16)、毛面绑带(17)、毛面固定孔(18)、报警信号发射天线(72)和报警信号发射模块(7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病人佩戴部分中的囊座组件(13)位于病人佩戴部分的底部,由半圆凹(19)、气管(20)、固定圈(21)、圆座线缆槽(22)、气管凹(23)、压力感受器(24)、圆座(25)、支撑柱(26)、半圆螺纹(27)和六角螺母(280构成,以圆形的圆座(25)为基础,中间凸起一圈圆形成固定圈(21),固定圈(21)将整个圆座(25)分为圈内和圈外两个部分,圈内部分的中央表面有半圆形凹陷为半圆凹(19),圈内部分靠近边沿的上表面有一方形的凹陷形成气管凹(23),气管凹(23)和半圆凹(19)相通,且两者的底面齐平,压力感受器(24)完全容纳在半圆凹(190内并与半圆凹(19)的底面相固定,气管(20)呈“L”形,由压力感受器(24)的侧面发出气管(20),气管(20)横向走行在气管凹(23)内并直角弯折向上直至露出圆座(25)的上表面形成另一端,气管(20)的另一端与后续部分相接,圆座线缆槽(22)为方形管状结构位于圆座(25)的上下表面之间,圆座线缆槽(22)的一端开口于半圆凹(19)的内弧形侧壁,圆座线缆槽(22)的另一端开口于圆座(25)的外侧面,即圆座线缆槽(22)贯通半圆凹(19)与圆座(25)外侧面,圆座线缆槽(22)内走行有压力感受器(24)的信号线电器线材,与半圆凹(19)同一圆心的另一半圆突出表面形成半圆柱形的支撑柱(26),支撑柱(26)的顶端一圈车有螺纹半圆螺纹(27),六角螺母(28)内有螺纹与半圆螺纹(27)相互匹配,六角螺母(28)旋套在半圆螺纹2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病人佩戴部分中的囊组件(14)内部中空套接在支撑柱(26)上,囊组件(14)与囊座组件(13)一起组合形成手动气压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囊组件(14)由腔囊(30),气嘴(31)和中孔(32)组成,纺锤形的腔囊(30)上表面和下底面圆形直径相同的圆形且呈互相水
平平行,腔囊(30)中间有贯穿的中孔(32),腔囊(30)的外周锥面,在腔囊(30)的底表面圈上开孔引出气嘴(31),腔囊(30)通过中孔(32)套接在支撑柱(26)上,腔囊(30)的底面直径小于固定圈(21)的内侧壁,腔囊(30)的底面侧壁沿与固定圈(21)的内侧壁相接触,腔囊(30)的底面与固定圈(21)内的圆座(25)表面相接触,中孔(32)的直径大于半圆凹(19)的直径,压力感受器(24)的上半部分进入腔囊(30)的中孔(32)中,气嘴(31)接气管(20),六角螺母(28)旋套在半圆螺纹(27)上并施压于腔囊(30)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式放射治疗机房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病人佩戴部分中的按钮组件(15)接于支撑柱(26)的顶端,是手动按钮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 按钮组件(15)由钮体(33)、纽孔(34)、钮脚(35)、钮电缆A(36)、弹簧仓(37)、仓孔A(38)、仓孔B(39)、弹簧(40)、钮电缆B(41)、钮圈(42)、仓座螺纹(43)、仓隔(44)、仓座(45)、钮触点B(78)和钮触点A(79)构成,圆形的仓座(45)上表面和底面中央凹陷分别形成弹簧仓(37)和仓隔(44),仓隔(44)的内壁车有仓座螺纹(43),仓座螺纹(43)与半圆螺纹(27)相匹配并旋接,以便实现按钮组件(15)与支撑柱(26)连为一体,弹簧仓(37)内壁光滑,弹簧仓(37)的底面偏心位置上开两个贯穿孔:仓孔B(39)和仓孔A(38),其中仓孔B(39)靠近弹簧仓(37)的底面圆心,圆形的钮触点B(78)呈硬币状位于弹簧仓(37)的底部中央,钮触点B(78)顶部光滑,钮触点B(78)的底部发出钮电缆B(41),钮电缆B(41)穿过仓孔B(39)与报警电路构成回路,圆形的弹簧(40)在弹簧仓(37)内,弹簧(40)的圆形外侧壁紧贴弹簧仓(37)的内壁,弹簧(40)的圈形底面内侧沿紧贴仓孔A(38)上口沿,弹簧(40)的底部与仓隔(44)的上表面相接触,弹簧(40)上表面抵触钮脚(35),弹簧仓(37)的直径>钮脚(35)的直径大于≥弹簧(40)的直径,钮脚(35)和弹簧(40)一起在弹簧仓(37)内上下运动,钮脚(35)的底部中央发出圆形的钮触点A(79)呈硬币状,钮触点A(79)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国平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