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系统和液晶显示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372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及一光源组,设置于该导光板入光面一侧;其中,该光源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每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封装形成一封装单元,每一封装单元的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工作光源,每一封装单元中其余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至少一备用光源。该背光系统的光源可靠度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该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 一种背光系统及应用该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器。技术背景液晶显示器主要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产品中,如个人计算机、液晶电视、行动电话、影像电话及PDA等。因液晶显示器 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需背光系统为其提供均匀且高亮度的平面 光,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传统背光系统 一般包括背光模组及背光驱动电路,该背光模组 一般以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为其光源。但是,受冷阴极荧光灯管 管径的限制,背光模组厚度设计不易轻薄化,且冷阴极荧光灯管具 有高频高压的驱动特性,易引起系统额外的噪声,另,冷阴极焚光 灯管驱动电路一般较为复杂。与冷阴极荧光灯管相比较,发光二极 管(LED)光源具有环保(无汞)、低压直流驱动、快速响应、寿命长 及防震耐摔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光源取代荧光灯管光源成为 必然趋势。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l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系统的示 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背光系统100的驱动电路示意图。该背光 系统100包括一导光板110、 一光源120及一驱动器130。该导光板 110包括一出光面112及与该出光面112相连的一入光面114。该光 源120是将六颗发光二极管121排成一列由透明树脂等材料封装成 的长条状的LED模组,该光源120设置在该导光板IIO入光面一侧。 且该长条状的光源120两端由导线与该驱动器130相连。 一般将该 光源120的六颗发光二极管121作串联设计。但是,于此设计中, 当该六颗发光二极管121中的任意一发光二极管121受损时,整个背光系统100无法发光。为了改进上述现象,业界将串并联方式并用。以下介绍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将该光源120的排 成一列的六颗发光二极管121中一端相邻的二颗发光二极管121串 联成第一支路122,中间部位的相邻二颗发光二极管121串联成第 二支路124,另一端的相邻二颗发光二极管121串联成第三支路126, 再将该第一支路122、第二支路124及该第三支路126并联。第二 种连接方式,如图5及图6所示,将该光源120的六颗发光二极管 121的间隔设置的三颗发光二极管121分别串联成第一支路123及 第二支路125,再将该第一支路123与该第二支路125并联。但是,如图7所示,在第一种连接方式中,当该光源120第二 支路124中的任意一发光二极管121受损时,该第二支路124不发 光,该导光板110对应该二颗发光二极管121的部分呈暗区128, 使背光系统100出射光不均匀。还如图8所示,在第二种连接方式 中,当该光源120第 一支路123中的任意一发光二极管121受损时, 该第一支路123不发光,该导光板IIO对应该第一支路123发光二 极管121的部分呈现间隔暗区128,使背光系统100出射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背光系统光源易损坏而使出射光不均匀的问题,有 必要提供 一 种光源可靠度高的背光系统。还有必要提供一 种采用上述背光系统的液晶显示器。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 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 及一光源组,设置在该导光板入光面一侧;其中,该光源组包括多 个发光二极管,每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封装形成一封装单元,每一封 装单元的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工作光源,每一封装单元中其余 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至少一备用光源。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背光系统及一液晶显示面板,由该 背光系统出射的光入射该液晶显示面板,该背光系统包括 一导光 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及一光源组,设置于该导光板入光面一侧;其中,该光源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每至少二发光二极管 封装形成一封装单元,每一封装单元的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工 作光源,每一封装单元中其余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至少一备用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光源组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为 一工作光源及至少一备用光源。故,当一工作光源受损时,点亮备 用光源,从而可提高该背光系统和液晶显示器的光源的可靠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系统的示意图。图2至图6是图1所示背光系统的背光电路示意图。图7、图8是图1所示背光系统的缺陷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光源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12、图13是图10所示光源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4是图11所示背光驱动电路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液晶 显示器2包括一背光系统200及一液晶显示面板210,由该背光系 统200出射的光入射该液晶显示面板210。该背光系统200包括一 光源220、 一扩散片230、 一导光板240及一反射膜233。该导光板240的材料为甲基丙烯酸树脂,该导光板240 —般采 用热压成型(Injection Molding)方法制作。该导光板240具一出光 面242、 一与该出光面242相交的入光面244及一与该出光面242 相对的底面246。底面246可以设置网点数组(图未示)以破坏光 束的全反射条件,使出射光束更为均匀。该扩散片230设置于该导光板240出光面242 —侧,该反射膜 233设置于该导光板240底面246 —侧。 该光源220 i殳置于该导光板240入光面 一 侧。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图10是图9所示背光系统200的驱 动光源22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驱动光源220的 背光控制电路的等效电路示意图。该光源220为一长条状的发光二 才及管冲莫组,是将十二颗白光发光二才及管Lll、 L12、 L13、 L14、 L15、 L16、 L21、 L22、 L23、 L24、 L25、 L26由透明树月旨等材料封装制成。 封装时,每二白光发光二极管晶粒Lll 、L21或L12 、L22或L13 、 L23或L14 、 L24或L15 、 L25或L16 、 L26封装为 一封装单元的 方式组成六封装单元,再将该六封装单元依序相连接。其中每一封 装单元的二发光二极管由透明树脂隔开,且间隔距离均相同,从而 使该十二颗白光发光二极管Lll、 L12、 L13、 L14、 L15、 L16、 L21、 L22、 L23、 L24、 L25、 L26分布为二列, 一 列的发光二才及管L11 、 L12、 L13、 L14、 L15、 L16为工作光源,另一列的发光二极管L21、 L22、 L23、 L24、 L25、 L26可以作备用光源。具体电连接方式及工 作原理如下所述。用于驱动该光源220的一背光驱动电路250包括封装在该光源 220的发光二极管Lll、 L12、 L13、 L14、 L15、 L16、 L21、 L22、 L23、 L24、 L25、 L26及与该光源220 —端相连的 一 控制电路260。 该控制电路260包括一第一输出端262及一第二输出端264。将该 光源220 —列中的Lll、 L13、 L15串联构成一第 一支路272, L12、 L14、 L16串联构成一第二支路274,并将该第 一 支路272的阳极与 该第二支路274的阳极相连,该第一支路272的阴极与该第二支路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系统,其包括一导光板及一光源组,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该光源组设置于该导光板入光面一侧,该光源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每至少二发光二极管封装形成一封装单元,每一封装单元的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工作光源,每一封装单元中其余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组成至少一备用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育儒简克伟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