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46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包括有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由驱动齿轮副驱动泵油齿轮副工作;重油浆用齿轮泵工作初期,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的啮合状况相同,随着重油浆用齿轮泵的工作,泵油齿轮副因重油浆内的细微固体而产生磨损,而驱动齿轮副则因润滑情况良好,其磨损极小,此时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的啮合状况会出现变化,驱动齿轮副的轮齿表面仍然处于接触啮合状态,而泵油齿轮副的轮齿表面则会发生分离,处于非接触啮合状态;当泵油齿轮副的轮齿表面出现啮合间隙后,重油浆中的细微固体成分将不再使泵油齿轮副继续产生磨损,而驱动齿轮副又始终处于良好润滑状态,因此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均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驱动齿轮副均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驱动齿轮副均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泵
,具体涉及一种石化行业重油浆用齿轮泵。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催化裂化后的重油浆温度约180
°
C,因其温度较高,泵送时一般选用齿轮泵;但催化裂化后的重油浆约含有20000PPM的细微固体成分,这些固体成分在齿轮泵工作过程中,会使泵油齿轮副发生严重磨损,从而影响了齿轮泵使用寿命;另外齿轮泵工作过程中,重油浆会沿泵油齿轮副连接轴与油泵壳体之间的间隙渗入密封圈和轴承内,使密封圈和轴承发生严重磨损,也会影响到齿轮泵的使用寿命;还有,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导致齿轮泵输出回路发生堵塞时,齿轮泵高压输出端的压力会急剧升高,导致齿轮泵发生损坏;由于以上原因,现有齿轮泵工作过程中,需频繁进行检查、保养、维修,这不仅增加了设备保养维护成本,同时影响了设备稼动率,因此极大影响着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包括有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重油浆用齿轮泵工作时,由驱动齿轮副驱动泵油齿轮副工作;泵油齿轮副包含一对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副包含一对驱动齿轮,泵油齿轮和驱动齿轮的模数及分度圆直径相等;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驱动齿轮副来消除泵油齿轮副在工作过程中的持续磨损,达到改善重油浆用齿轮泵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包括主壳体、左壳体、右壳体、主动轴、从动轴;主壳体设有贯穿的齿轮腔,齿轮腔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左壳体设有贯穿的左壳体轴孔;右壳体设有贯穿的右壳体轴孔;左壳体、主壳体、右壳体依次固定连接;主动轴、从动轴通过左壳体轴孔、右壳体轴孔与左壳体、右壳体转动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泵油齿轮副包含一对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副包括一对驱动齿轮,泵油齿轮和驱动齿轮的模数及分度圆直径相等;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固定设置的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安装角度相同;泵油齿轮副设置在齿轮腔内,驱动齿轮副设置在右壳体右侧;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驱动齿轮副来改善泵油齿轮副在工作过程中的持续磨损,达到改善重油浆用齿轮泵使用寿命的目的,其具体原理为:重油浆用齿轮泵工作初期,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的啮合状况相同,随着重油浆用齿轮泵的工作,泵油齿轮副因重油浆内的细微固体嵌入泵油齿轮副的啮合接触表面产生磨损,而驱动齿轮副则因润滑情况良好,其磨损极小,此时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的啮合状况会出现变化:驱动齿轮副的轮齿表面仍然处于接触啮合状态,而泵油齿轮副的轮齿表面则会发生分离,处于非接触啮合状态,即驱动齿轮副的磨损状态决定了泵油齿轮副的轮齿表面啮合间隙;当泵油齿轮副的轮齿表面出现啮合间隙后,重油浆中的细微固体成分将不再使泵油齿轮副继续产生磨损,而驱动齿轮副又始终处于良好润滑状态,因此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均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0005]进一步的,左壳体轴孔的孔壁上设有左壳体轴孔环槽,左壳体轴孔环槽靠近泵油齿轮副一侧左壳体轴孔的孔壁与主动轴、从动轴的外径间设有间隙;左壳体轴孔相邻泵油齿轮副的一侧端面设有左壳体掃气环槽;右壳体轴孔的孔壁上设有右壳体轴孔环槽,右壳体轴孔环槽底部设有环槽排气口,右壳体与泵油齿轮副相邻侧端面设有回气口,右壳体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进气口与环槽排气口连通,回气口与排气口连通;右壳体轴孔相邻泵油齿轮副的一侧端面设有右壳体掃气环槽;右壳体轴孔环槽靠近泵油齿轮副一侧右壳体轴孔的孔壁与主动轴、从动轴的外径间设有间隙;主动轴上对应左壳体轴孔环槽、右壳体轴孔环槽的轴颈处径向阵列设有若干主动轴通气孔,若干主动轴通气孔相互连通;从动轴上对应左壳体轴孔环槽、右壳体轴孔环槽的轴颈处径向阵列设有若干从动轴通气孔,若干从动轴通气孔相互连通;泵油齿轮沿轴向阵列设有若干泵油齿轮孔;进气口连接有高压气源,高压气从进气口进入重油浆用齿轮泵,进过两路吹扫回路最终从排气口排出;其中一条吹扫回路为:环槽排气口、主动轴通气孔和从动轴通气孔、左壳体轴孔环槽、左壳体轴孔的孔壁与主动轴、从动轴的外径间的间隙、左壳体掃气环槽、泵油齿轮孔、右壳体掃气环槽、回气口,最终从排气口排出;另一条吹扫回路为:环槽排气口、右壳体轴孔环槽靠近泵油齿轮副一侧右壳体轴孔的孔壁与主动轴、从动轴的外径间的间隙、右壳体掃气环槽、回气口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本专利技术设置两条吹扫回路的目的是:通过高速流过两条吹扫回路的高压空气,将通过泵油齿轮副与左右壳体端面之间的间隙,渗入左壳体掃气环槽、右壳体掃气环槽的重油浆,连同高压空气一起排出重油浆用齿轮泵,避免重油浆渗入密封圈和轴承内,防止密封圈和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磨损,达到延长密封圈和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6]进一步的,重油浆用齿轮泵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油阀块,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油阀块;进油阀块固定连接有进油连接法兰、进气连接法兰,进油连接法兰与主壳体的进油口连通,进气连接法兰与右壳体的进气口连通;出油阀块固定连接有出油连接法兰、出气连接法兰,出油连接法兰与主壳体的出油口连通,出气连接法兰与右壳体的排气口连通。
[0007]进一步的,左壳体一外侧面设有回油进口,相邻泵油齿轮副的一侧端面设有回油出口,回油进口与回油出口连通;出油阀块内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进口连通主壳体的出油口,回油通道出口与左壳体的回油进口连通;回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芯、安全阀阀盖、阀芯弹簧,安全阀阀芯活动设置在回油通道上,安全阀阀盖固定设置在安全阀阀芯尾部,阀芯弹簧设置在安全阀阀芯与安全阀阀盖之间;设置回油通道及安全阀的目的,是解决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设备意外发生故障导致齿轮泵输出回路发生堵塞时,齿轮泵高压输出端的压力急剧升高的问题,防止齿轮泵发生损坏;其工作原理为:齿轮泵输出回路发生堵塞、齿轮泵高压输出端的压力升高,当齿轮泵高压输出端的压力升高至安全阀设定压力时,高压重油浆推动安全阀阀芯克服阀芯弹簧施加的压力和静摩擦力而发生运动,打开出油阀块内的回油通道,齿轮泵高压输出端输出的高压重油浆经油阀块内的回油通道直接流回齿轮泵的低压油腔,从而达到泄压目的,防止齿轮泵高压输出端的压力过高而造成的损坏。
[0008]进一步的,主动轴、从动轴通过轴承与左壳体、右壳体转动连接,轴承靠近泵油齿轮副一侧均设置有密封圈。
[0009]进一步的,左壳体外侧固定设置有左端盖,右壳体外侧固定设置有右端盖,右端盖设有驱动齿轮副腔,驱动齿轮副腔与右壳体外侧构成密封腔体,保护驱动齿轮副始终处于良好润滑状态。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包括有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重油浆用齿轮泵工作时,由驱动齿轮副驱动泵油齿轮副工作;泵油齿轮副包含一对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副包含一对驱动齿轮,泵油齿轮和驱动齿轮的模数及分度圆直径相等;重油浆用齿轮泵工作初期,泵油齿轮副、驱动齿轮副的啮合状况相同,随着重油浆用齿轮泵的工作,泵油齿轮副因重油浆内的细微固体嵌入泵油齿轮副的啮合接触表面产生磨损,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油浆用齿轮泵,其特征是:包括主壳体(1)、左壳体(2)、右壳体(3)、主动轴(4)、从动轴(5);主壳体(1)设有贯穿的齿轮腔(1.1),齿轮腔(1.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1.2)、出油口(1.3);左壳体(2)设有贯穿的左壳体轴孔(2.3);右壳体(3)设有贯穿的右壳体轴孔(3.3);左壳体(2)、主壳体(1)、右壳体(3)依次固定连接;主动轴(4)、从动轴(5)通过左壳体轴孔(2.3)、右壳体轴孔(3.3)与左壳体(2)、右壳体(3)转动连接;主动轴(4)和从动轴(5)上固定设置有泵油齿轮副(6)、驱动齿轮副(8),泵油齿轮副(6)包含一对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副(8)包括一对驱动齿轮,泵油齿轮和驱动齿轮的模数及分度圆直径相等;主动轴(4)和从动轴(5)上固定设置的泵油齿轮、驱动齿轮安装角度相同;泵油齿轮副(6)设置在齿轮腔(1.1)内,驱动齿轮副(8)设置在右壳体(3)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油浆用齿轮泵,其特征是:左壳体轴孔(2.3)的孔壁上设有左壳体轴孔环槽(2.4),左壳体轴孔环槽(2.4)靠近泵油齿轮副(6)一侧的孔壁与主动轴(4)、从动轴(5)的外径间设有间隙;左壳体轴孔(2.3)相邻泵油齿轮副(6)的一侧端面设有左壳体掃气环槽(2.5);右壳体轴孔(3.3)的孔壁上设有右壳体轴孔环槽(3.3.1),右壳体轴孔环槽(3.3.1)底部设有环槽排气口(3.3.2),右壳体(3)与泵油齿轮副(6)相邻侧端面设有回气口(3.2),右壳体(3)前后两侧面分别设有进气口(3.4)、排气口(3.1),进气口(3.4)与环槽排气口(3.3.2)连通,回气口(3.2)与排气口(3.1)连通;右壳体轴孔(3.3)相邻泵油齿轮副(6)的一侧端面设有右壳体掃气环槽(3.5);右壳体轴孔环槽(3.3.1)靠近泵油齿轮副(6)一侧的孔壁与主动轴(4)、从动轴(5)的外径间设有间隙;主动轴(4)上对应左壳体轴孔环槽(2.4)、右壳体轴孔环槽(3.3.1)的轴颈处径向阵列设有若干主动轴通气孔(4.1),若干主动轴通气孔(4.1)相互连通;从动轴(5)上对应左壳体轴孔环槽(2.4)、右壳体轴孔环槽(3.3.1)的轴颈处径向阵列设有若干从动轴通气孔(5.1),若干从动轴通气孔(5.1)相互连通;泵油齿轮沿轴向阵列设有若干泵油齿轮孔(6.1);进气口(3.4)连接有高压气源,高压气从进气口(3.4)进入重油浆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南蔡智徐盛虎楚洛亿罗重春王志飞易拥军郑京禾梁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