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2344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纳米粒负载的复合美白活性物为楝树提取物、沙棘仁提取物、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楝树(LANSIUM DOMESTICUM)提取物来自于楝科树木,楝科树木来源于东南亚,其发现于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在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岛屿上被发现。已知该植物是一种药用植物。
[0003]楝树(LANSIUM DOMESTICUM)提取物还显示出其经由抗酪氨酸酶作用(L

DOPA和酪氨酸酶,来自真菌)和B16黑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的抑制来抑制黑色素合成的能力(Arung ET.,Evaluation ofmedicinal plants from CentralKalimantan for antimelanogenesis,2009,J.Nat.Med.,63,第473

780页)。
[0004]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仁提取物来源于沙棘果,沙棘果是世界上天然维生素含量最高的珍贵经济树种。其维生素C含量远高于鲜枣、猕猴桃,因此被誉为天然维生素的宝库,营养丰富。金属蛋白酶的活化是皮肤老化的一个指标。结合清除超氧自由基,说明其具有抗衰老和抗炎作用。
[0005]α

熊果苷的化学名称是4

羟基苯基

α

d

吡喃葡萄糖苷。空间中氧糖苷键的方向与β

熊果苷相反。α

熊果苷对黑色素合成酶酪氨酸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对人体皮肤的美白效果是β

熊果苷的10倍以上。它不抑制人体细胞的生长,也没有副作用。研究发现,α

熊果苷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疤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抗炎、修复和美白作用。从2000年开始,许多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如日本著名品牌DHC、资生堂等,都开始使用α

熊果苷作为美白产品的增白剂。α

熊果苷比β

熊果苷更稳定,更容易添加到美白化妆品中。
[0006]水解贝类蛋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水生生物贝类蛋白中经酶解分离得到的多肽化合物,对内皮素诱导的黑色素具有拮抗作用。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水解硬壳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消炎、保湿和抗氧化,相对安全。
[0007]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提取物为油溶性成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能渗入皮肤并保持高活性,能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中多种酶(如酪氨酸酶)的活性。其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绿色的防晒、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剂。同时,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还具有防止皮肤粗糙、消炎抗菌的作用。
[0008]环糊精包裹的技术是利用环糊精的分子特性和空间结构包合。环糊精一般含有6~12个D

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
ɑ

1,4

葡萄糖苷键连接形成环状的低聚物,分子呈现锥形的圆筒立体环状结构,内疏水外亲水。采用环糊精包裹的技术可以提高油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能够提高它在化妆品配方中的配伍性能。
[0009]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将磷脂分子在水中的亲水头插入水中,脂质体的疏水尾向空气中延伸,搅拌后形成双脂分子球形脂质体,粒径为25

1000nm。脂质体包裹技术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药物。脂质体可以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输送到细胞中。生物学定义:当磷脂、
鞘脂等两性分子分散在水相中时,分子的疏水尾往往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暴露在水相中形成具有双分子结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药剂学中脂质体的定义是指将药物包裹在类脂双层膜中形成的微囊泡。脂质体也可包裹油溶性与水溶性物质,提高油溶性物质的水溶性,并且提高物质的渗透性。
[0010]采用多重包裹的技术可以提高油溶性复合美白活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能够提高它在配方中的配伍性能与渗透性。
[0011]中国专利CN110623858A公开了一种维生素A纳米包裹体,该包裹体具有刺激小、水分散性好、性质稳定、易被皮肤吸收、抗衰效果好等特点;中国专利CN109276471A,公开了一种多糖包裹和抗氧化配比的技术,使寡肽

1,谷胱甘肽,肌肽均匀包裹在乙酰壳糖胺和N

羟基琥珀酰亚胺中,隔绝了空气避免外界因素造成的氧化、变色、失活等状态,使原料活性成分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达到自身应有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糊精与脂质体的双重包裹的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活性物的渗透性,提高活性物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活性物的水溶性。本专利技术将复合美白活性物制备成纳米粒,不仅能提高活性物的水溶性,同时由于是双重包裹,活性物的稳定性也会更加提高,且粒径也更小,在化妆品领域应用方便,并有利于活性物渗入皮肤深层充分发挥作用。
[001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可包含重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制成:
[0014][0015]优选地,所述美白活性物纳米粒的粒径范围可为50~120nm。
[0016]具体所述的楝树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合物可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0017]将楝树(LANSIUM DOMESTICUM)提取物与麦芽糊精进行混合即得。其中楝树(LANSIUM DOMESTICUM)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重量比为(0.5~2):3,优选为(0.8~1.2):3。麦芽糊精作为抗结块剂,增加了原料水溶分散性,降低了原料本身吸湿结块的风险。
[0018]具体所述的沙棘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合物可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0019]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进行混合即得。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重量比为(0.5~2):3,优选为(0.8~1.2):3。
[0020]所述的熊果苷为α

熊果苷;
[0021]所述水解贝壳硬蛋白为天然提取水解贝壳硬蛋白;
[0022]所述的环糊精包裹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提取物活性物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23]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提取物(纯粉)溶解在溶剂中后低温重结晶,加入羟丙基环糊精后加热溶解至均匀,去除溶剂后干燥,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1,2

戊二醇搅拌溶解,过滤杂质后包装即得。
[0024]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的楝树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合物、沙棘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含重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的粒径范围为50~120nm;优选地,所述熊果苷为α

熊果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楝树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合物中,所述楝树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重量比为(0.5~2):3,优选为(0.8~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沙棘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混合物中,所述沙棘仁提取物与麦芽糊精的重量比为(0.5~2):3,优选为(0.8~1.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为角鲨烷、椰子油、玉米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葡萄籽油、月见草油、霍霍巴油、橄榄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丁二醇、丙二醇、双丙甘醇、甘油聚醚

7、甘油聚醚

26、聚乙二醇

400、甘油葡糖聚醚

2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吐温60、吐温80、吐温20、卵磷脂、聚甘油

10单月桂酸酯、聚甘油

6辛酸酯、聚甘油

10硬脂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山梨坦硬脂酸酯、橄榄油PEG

7酯类、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PEG

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PEG

40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卵磷脂、吐温60/80/20、聚甘油

10单月桂酸酯、聚甘油

6辛酸酯、聚甘油

10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美白活性物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乳化剂为聚甘油

3椰油酸酯、聚乙二醇

20、聚甘油

3二异硬脂酸酯、PE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方庆秋魏春梅王佳文
申请(专利权)人:蔓之研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