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氤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43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包括:气囊以及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高压储气钢瓶、顶针、充气嘴以及运动组件,顶针以及运动组件均安装于充气嘴内,且充气嘴的一端连通高压储气钢瓶,充气嘴的另一端连通气囊;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设置有一层密封膜,顶针固定在运动组件上,且顶针的针尖端正对瓶口;充气嘴上还设有落水检测元件,其中,落水检测元件在检测到气囊落入水中时,使运动组件向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运动,以使顶针刺破密封膜;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预先充气,进而缩小了救生圈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同时,通过使用充气机构在落水时实现自动充气,可对落水人员进行快速救援,不仅提高了救援速度,还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救护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水上活动场所均配备有救生设备,救生圈是救生设备中的一种主要种类,通常是作为水 上救灾及相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必备产品,救生圈是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 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和塑料等,而内部填充空气进行使用。
[0003]随着我国水上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乘船或水上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多,水上 事故时有发生,救生圈作为水中的安全器具,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救生圈保障了水 上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4]目前,传统的救生圈存在以下问题:(1)体积庞大,携带很不方便;(2)需要预先充气 才能使用,占用了救援时间,无法及时进行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以解决现有的救生圈体积大以及需要预先充 气才能使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包括:气囊以及充气机构;
[0008]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高压储气钢瓶、顶针、充气嘴以及运动组件,其中,所述顶针以及所 述运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充气嘴内,且所述充气嘴的一端连通所述高压储气钢瓶,所述充气 嘴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囊;
[0009]所述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设置有一层密封膜,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运动组件上,且所述 顶针的针尖端正对所述瓶口;
[0010]所述充气嘴上还设有落水检测元件,其中,所述落水检测元件在检测到所述气囊落入水 中时,使所述运动组件向所述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运动,以使所述顶针刺破所述密封膜。
[0011]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充气嘴上设置落水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气囊是否落 水,同时,在充气嘴内设置有高压储气钢瓶以及运动组件,且运动组件上固定有顶针;而当 落水检测元件检测到气囊落入水中时,即可使运动组件朝向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运动,利用 顶针刺破瓶口上的密封膜,从而释放出高压储气钢瓶内的气体,向气囊充气,进而实现救生 圈的自动充气功能。
[0012]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技术无需预先充气,进而缩小了救生圈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同时, 通过使用充气机构在落水时实现自动充气,可对落水人员进行快速救援,不仅提高了救援速 度,还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00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落水检测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水敏感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 个水敏感元件中的每个水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充气嘴内,且所述充气嘴的表面设置
有若干进 水孔。
[0014]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使用水敏感元件作为落水检测元件,水敏感元件实质为一 种触发剂,又称“水溶片”或“救生衣药片”,主要材料为膨化剂,遇水前为固体,而遇水 后会迅速软化,崩解,因此;当气囊落入水中时(相当于充气嘴也随之掉落至水中),水流 通过进水孔进入充气嘴内,与水敏感元件接触,从而造成水敏感元件软化,进而实现落水检 测。
[00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压簧、顶针座以及压簧 底座;
[0016]所述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簧底座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 固定在所述顶针座上;
[0017]所述压簧底座固定在所述充气嘴面向所述气囊的一端内,所述顶针座背向所述压簧的端 面上固定有所述顶针,且所述水敏感元件将所述顶针座抵触,以在所述气囊未落入水中时, 阻挡所述压簧运动。
[0018]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运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即利用压缩后的压簧作为动 力源,而压簧的一端固定在压簧底座上,从而实现压簧的固定,其另一端则作为伸缩端,固 定有顶针座,且顶针座上固定有顶针,同时,本专利技术使用水敏感元件作为顶针座的阻挡件; 因此,在气囊未落入水中时,水敏感元件处于固化状态,顶针座无法运动;而一旦气囊10 落入水中,水流则会通过进水孔进入充气嘴中,进而与水敏感元件接触,使其软化崩解,此 时,水敏感元件则无法阻挡顶针座,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即可朝向高压储气钢瓶的瓶口运 动,进而刺破瓶口的密封膜,从而释放出高压储气瓶内的气体,为气囊充气。
[001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针座包括连接部以及阻挡部,其中,所述阻挡部的形状与 所述充气嘴内腔的形状相同;
[0020]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顶针面向所述压簧的端面上,所述阻挡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 离所述顶针的一端;
[0021]所述水敏感元件固定在所述充气嘴的内壁上,且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抵触 所述水敏感元件;
[0022]当所述顶针刺破所述密封膜时,所述阻挡部将所述充气嘴上的进水孔封堵。
[0023]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顶针座的具体结构,即通过连接部实现与顶针的固 定连接,而阻挡部则与水敏感元件抵触,从而实现顶针座的限位;同时,本专利技术将阻挡部设 置为与充气嘴内腔的形状相同(例如,内腔为圆柱形,阻挡部也为圆柱形),可在水敏感元 件遇水软化时,使阻挡部在压簧的驱动下,将充气嘴上的进水孔全部封堵,从而防止高压储 气钢瓶中的气体从进水孔逸出,保证对气囊的充气效果。
[002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针采用中空结构,其中,所述顶针的针尖端设置有进气孔, 所述顶针面向所述顶针座的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
[0025]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顶针上开设进气孔,可实现气体的导流,从而使气 体从顶针内部输送至气囊中,以实现气囊的充气。
[002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压簧底座采用环形结构,所述充气嘴与所述气囊的连接端内 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压簧底座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0027]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压簧底座的具体结构,即使用环形底座,并卡
接在 充气嘴内的环形卡槽内,从而实现压簧底座的固定。
[002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气囊套设于圈体内,其中,所述气囊在充气后涨破所述圈体, 以形成圆环形结构。
[0029]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圈体,可起到保护气囊的目的。
[003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握把,其中,所述高压储气钢瓶以及所述充气嘴均设置于 所述握把内,且所述握把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孔位置相对应的进水口。
[003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握把的底端嵌设有警示灯。
[003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在握把上设置警示灯,能够引救援人员,提高救援的及时性。
[003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握把的表面还设置有防滑纹。
[0034]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便于落水人员或工作人员抓握。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6](1)本本专利技术无需预先充气,进而缩小了救生圈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同时,通过 使用充气机构在落水时实现自动充气,可对落水人员进行快速救援,不仅提高了救援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0)以及充气机构(20);所述充气机构(20)包括高压储气钢瓶(21)、顶针(22)、充气嘴(23)以及运动组件,其中,所述顶针(22)以及所述运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充气嘴(23)内,且所述充气嘴(23)的一端连通所述高压储气钢瓶(21),所述充气嘴(2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囊(10);所述高压储气钢瓶(21)的瓶口设置有一层密封膜,所述顶针(22)固定在所述运动组件上,且所述顶针(22)的针尖端正对所述瓶口;所述充气嘴(23)上还设有落水检测元件,其中,所述落水检测元件在检测到所述气囊(10)落入水中时,使所述运动组件向所述高压储气钢瓶(21)的瓶口运动,以使所述顶针(22)刺破所述密封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检测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水敏感元件(3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水敏感元件(30)中的每个水敏感元件(30)设置于所述充气嘴(23)内,且所述充气嘴(2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孔(23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压簧(24)、顶针座(25)以及压簧底座(26);所述压簧(24)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压簧(2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簧底座(26)上,所述压簧(2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顶针座(25)上;所述压簧底座(26)固定在所述充气嘴(23)面向所述气囊(10)的一端内,所述顶针座(25)背向所述压簧(24)的端面上固定有所述顶针(22),且所述水敏感元件(30)将所述顶针座(25)抵触,以在所述气囊(10)未落入水中时,阻挡所述压簧(24)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座(25)包括连接部(25a)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栩妮孙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祝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