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喷头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散热装置主要通过金属传导和风机吹拂散热片进行散热,整体散热效果不够良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环状气流离散机构和固锁装置组成,利用气流与输料管表面接触通过气流快速涌动进行直接散热,避免热量在输料管上积聚,主动散热气流再由射流孔喷出,以此利用气流再次对导热环片进行二次散热,提高导热环片的散热效果,各个导热环片表面呈环状等距设置的射流孔喷射气流时,可通过各径向的气流相对喷头形成反推力,以此平衡喷头使用过程中的自身振动,有效提高打印机的打印精度。印精度。印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喷头散热
,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熔丝沉积成型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最有前途的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熔融沉积成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热熔性材料,如ABS,先通过加热器熔化抽成丝状供后,FDM成型设备通过送丝机构将丝状打印材料送进热熔喷头,在喷头内被加热融化,喷头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将半流动状态的材料按照加工产品CAD分层数据控制的路径挤出并沉积在指定的位置凝固成形,并与周围的材料粘结,层层堆积成型。每一个层片都是在上一层上堆积而成,上一层对当前层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所以FDM等工艺被称为3D打印成型技术。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06853685B)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散热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并同轴设置的散热机构、导料管、隔热机构、加热块和喷头:隔热机构包括上管、中管和下管;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管、旋转片、以及凹槽。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散热装置主要通过金属传导和风机吹拂散热片进行散热,整体散热效果不够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散热装置主要通过金属传导和风机吹拂散热片进行散热,整体散热效果不够良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包括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嘴,所述加热嘴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输料管相配合的陶瓷隔热座,且加热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塑形喷头。
[0006]所述输料管的表面套设有环状气流离散机构,且环状气体离散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输料管相配合的固锁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环状气流离散机构包括导热环片,所述导热环片活动套接于输料管的表面,且导热环片的内部开设有与输料管相配合的气通环槽,所述导热环片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气通环槽连通的射流孔。
[0008]所述导热环片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热环片沿输料管表面呈竖直等距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环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半管,且相邻两个气通环槽通过半管相互连通。
[0009]所述输料管表面的上侧活动套接有环罩,所述固锁装置固定连接于环罩的顶面,且环罩的表面通过安装口固定安装有微型风机,且环罩与顶部的导热环片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连通环罩内部与气通环槽。
[0010]底部所述导热环片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塑形喷头相配合的气隔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气隔装置包括弧罩,所述弧罩活动套接于输料管表面并与底部导热环片固定连接,且弧罩和底部导热环片的表面开设有与气通环槽相连通的引流孔。
[0012]优选的,所述固锁装置包括弹性扭座,所述弹性扭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弹性扭
座以两个为一组沿环罩顶面的前后两侧呈对称分布,同组所述弹性扭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输料管相配合的夹带。
[0013]左侧两个所述弹性扭座和右侧两个所述弹性扭座表面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同侧两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拨扣。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嘴表面的上侧开设有嵌槽,所述陶瓷隔热座固定套接于嵌槽内。
[0015]优选的,所述气通环槽和半管相对输料管的一侧均为开放式构造。
[0016]优选的,所述微型风机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微型风机沿环罩的表面呈环形等距分布。
[0017]优选的,所述拨扣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环状气流离散机构,使得气流由气管注入各导热环片的气通环槽内,一方面直接利用气流与输料管表面接触通过气流快速涌动进行直接散热,避免热量在输料管上积聚,另一方面主动散热气流再由射流孔喷出,以此利用气流再次对导热环片进行二次散热,提高导热环片的散热效果,加强了整体散热效率。
[0021](2)、该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环状气流离散机构,使得各个导热环片表面呈环状等距设置的射流孔喷射气流时,可通过各径向的气流相对喷头形成反推力,以此平衡喷头使用过程中的自身振动,有效提高打印机的打印精度。
[0022](3)、该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通过在环状气流离散机构设置气隔装置,使得气通环槽内的散热气流可由引流孔分流喷出,并沿弧罩形成碗状分隔气墙将喷嘴与外界隔离,可有效降低外界对喷嘴喷印时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打印机喷头的打印精度及打印效果。
[0023](4)、该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固锁装置,使得环状气流离散机构可以在输料管上快速的拆装,不仅能够应用于现有喷头上进行改装,同时后期发生损坏时可进行单独更换,避免整体更换造成的额外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环状气流离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剖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中:1、输料管;2、加热嘴;3、陶瓷隔热座;4、塑形喷头;5、环状气流离散机构;51、导热环片;52、气通环槽;53、射流孔;54、半管;55、环罩;56、微型风机;57、气管;58、气隔装置;5801、弧罩;5802、引流孔;6、固锁装置;61、弹性扭座;62、夹带;63、螺纹孔;64、牵引杆;65、拨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
5,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包括输料管1,输料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嘴2,加热嘴2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陶瓷隔热座3,且加热嘴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塑形喷头4,用于打印的丝状材料穿过输料管1,在加热嘴2的作用下融化成液体,熔化的材料丝通过塑形喷头4挤出进行打印工作;
[0032]输料管1的表面套设有环状气流离散机构5,且环状气体离散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固锁装置6。
[0033]本专利技术中,环状气流离散机构5包括导热环片51,导热环片51活动套接于输料管1的表面,导热环片51与输料管1保持贴合,通过导入环片较大的平面面积可以有效的加快喷头上热量的散发,且导热环片51的内部开设有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气通环槽52,导热环片51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气通环槽52连通的射流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包括输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嘴(2),所述加热嘴(2)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陶瓷隔热座(3),且加热嘴(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塑形喷头(4);所述输料管(1)的表面套设有环状气流离散机构(5),且环状气体离散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固锁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气流离散机构(5)包括导热环片(51),所述导热环片(51)活动套接于输料管(1)的表面,且导热环片(51)的内部开设有与输料管(1)相配合的气通环槽(52),所述导热环片(51)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气通环槽(52)连通的射流孔(53);所述导热环片(5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热环片(51)沿输料管(1)表面呈竖直等距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环片(51)之间固定连接有半管(54),且相邻两个气通环槽(52)通过半管(54)相互连通;所述输料管(1)表面的上侧活动套接有环罩(55),所述固锁装置(6)固定连接于环罩(55)的顶面,且环罩(55)的表面通过安装口固定安装有微型风机(56),且环罩(55)与顶部的导热环片(5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57),所述气管(57)连通环罩(55)内部与气通环槽(52);底部所述导热环片(5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塑形喷头(4)相配合的气隔装置(5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