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撑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300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芯撑,用于铸件铸造,所述铸件包括铸件上部和铸件下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撑垫、芯撑主体、芯撑连接件,所述芯撑垫固定设置在所述铸件下部,所述铸件上部设置有芯撑通道,所述芯撑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芯撑通道中,且处于所述芯撑通道朝向所述芯撑垫的一端,所述芯撑主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连接配合,所述芯撑主体依次穿过所述芯撑通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与所述芯撑垫可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可行,易操作,成功解决芯撑熔合不良的难题,可用于替代现行腔道类铸件的一次成型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铸件内腔表面光滑,铸件整体质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芯撑中的金属部件可以多次使用、高度可以自由调节、成本低、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撑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工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用芯撑,适用于腔道类铸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发电、压缩机、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铸件,其气流体经过的内腔通常需要铸造一体式成型,在铸造过程中,这些内腔壁的内表面通常需要由一个整体砂芯形成,腔壁的外表面由砂型形成,为了保证整个内腔的密封性,整个内腔通常只在一个方向上有开口,这种结构设计导致砂芯和砂型的连接点只在一个方向,砂芯很难准确稳定的固定在砂型上,在铸造浇注时,砂芯受到铁水浮力位移,产生皮透,皮薄的质量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砂芯在砂型上准确、稳定固定的问题,通常使用钢制或者和铸件同材质的芯撑支撑砂芯。由于腔体类铸件通常具有密封性要求,为了解决芯撑熔合不良的问题,选用促熔合芯撑。但是,无论选用何种芯撑,由于不是一次成型,铸件腔壁的的密封性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另一种解决腔道类铸件砂芯稳定固定的方式是加强砂芯的芯骨,并通过芯骨将砂芯刚性固定在砂型上,这种方法工装成本高,芯骨取出困难,并且只能用于中小型腔道。最有利于铸造的方式是在腔壁上开设方门,砂芯通过方门和砂型固定,这种方式后序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成本过高,也无法使腔道具有理想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内腔砂芯在铸造中位置偏移、熔合不良、使用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芯撑,极大的提高了腔道类铸件的质量,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芯撑,用于铸件铸造,所述铸件包括铸件上部和铸件下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撑垫、芯撑主体、芯撑连接件,所述芯撑垫固定设置在所述铸件下部,所述铸件上部设置有芯撑通道,所述芯撑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芯撑通道中,且处于所述芯撑通道朝向所述芯撑垫的一端,所述芯撑主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连接配合,所述芯撑主体依次穿过所述芯撑通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与所述芯撑垫可抵接。
[0004]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撑连接件包括芯撑套和连接辅助结构,所述芯撑套靠近所述芯撑垫一侧,所述连接辅助结构位于所述芯撑套的上方,所述连接辅助结构和所述芯撑套之间还设置有法兰结构。
[000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撑主体包括横杆、芯撑杆、芯撑头,所述芯撑杆为杆状结构,所述横杆垂直连接在所述芯撑杆的上方,所述芯撑头设置在所述芯撑杆的下方。
[0006]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辅助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螺纹。
[000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撑头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芯撑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接辅助结构上的螺纹及所述芯撑头上的内螺纹相匹配。
[0008]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撑头直径和所述芯撑杆的直径相同,所述芯撑套的
直径大于所述芯撑头直径0.5~1mm。
[000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撑垫的支撑面面积为所述芯撑头的支撑面面积的50~100倍。
[0010]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铸件和所述下铸件中还设置有若干激冷件。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芯撑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芯撑,包括,三维建模并进行模拟浇注和凝固过程,确定芯撑的位置、尺寸及所述芯撑头移动至所述芯撑套的时间参数;将所述芯撑杆拧入所述连接辅助结构,并套设入所述芯撑套中;造型制芯时,将上述步骤的所述芯撑杆和若干所述激冷件预埋固定在砂型中,将所述芯撑垫和若干所述激冷件固定预埋在砂芯中;将所述芯撑头固定在所述芯撑杆上并调整所述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整后进行合箱;浇注时,根据步骤一确定的所述芯撑头移动至所述芯撑套的时间,旋拧所述横杆,将所述芯撑杆沿远离所述砂芯的一方移动,将所述芯撑头旋转至所述芯撑套内。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可行,易操作,成功解决芯撑熔合不良的难题,可用于替代现行腔道类铸件的一次成型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铸件内腔表面光滑,铸件整体质量高。本专利技术芯撑中的金属部件可以多次使用、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芯撑高温抗压强度是传统金属芯撑的5~15倍,并且由于没有芯撑不融合的问题,芯撑的直径可以较大,芯撑的使用数量远小于传统芯撑,甚至可以只在芯子受浮力的中心部位设置一个芯撑。
[0013]本专利技术芯撑高度可以自由调节,只需设计一种型号的芯撑,就可以在一定范围的壁厚使用,成功解决了在不均匀的铸件壁厚部位设置过多不同型号芯撑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成功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铸件壁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传统芯撑固定高度出现的过度支撑砂芯或者支撑不到砂芯的问题。
[0014]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芯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芯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芯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芯撑垫

100;芯撑主体

200;芯撑杆

210;芯撑头

220;横杆

230;芯撑连接件

300;芯撑套

310;连接辅助结构

320;法兰结构

330;加高法兰

340;芯撑通道

400;激冷件

500;砂型

610;砂芯

620;内腔道

630。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芯撑,用于腔道内铸件,铸件包括了上部砂型610和下部砂芯620,砂型610和砂芯620之间设置有内腔道630,所公开的芯撑包括芯撑垫100、芯撑主体200、芯撑连接件300,具体地,芯撑主体200包括芯撑杆210,芯撑头220;芯撑连接件300包括芯撑套310和连接辅助结构320。结合图2,铸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撑,用于铸件铸造,所述铸件包括铸件上部和铸件下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撑垫、芯撑主体、芯撑连接件,所述芯撑垫固定设置在所述铸件下部,所述铸件上部设置有芯撑通道,所述芯撑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芯撑通道中,且处于所述芯撑通道朝向所述芯撑垫的一端,所述芯撑主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连接配合,所述芯撑主体依次穿过所述芯撑通道和所述芯撑连接件与所述芯撑垫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撑连接件包括芯撑套和连接辅助结构,所述芯撑套靠近所述芯撑垫一侧,所述连接辅助结构位于所述芯撑套的上方,所述连接辅助结构和所述芯撑套之间还设置有法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撑主体包括横杆、芯撑杆、芯撑头,所述芯撑杆为杆状结构,所述横杆垂直连接在所述芯撑杆的上方,所述芯撑头设置在所述芯撑杆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辅助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撑头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芯撑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接辅助结构上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梦林何媛宋亮陈思明何长义刘志汉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