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及驱动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298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面板;和驱动单元,其被构造以驱动所述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多个扫描线、多个信号线和多个像素。多个扫描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信号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多个像素被设置在多个扫描线与多个信号线相交的位置处。包含在多个像素中并沿多个扫描线之一排列的像素具有相同的颜色。驱动单元包括:多个放大器,其被构造以驱动多个信号线。驱动单元分时地控制多个放大器的每一个,使得在扫描线选择周期中的第一周期中,多个放大器的每一个驱动在多个像素中与多个扫描线的一个扫描线连接的第一组像素,在扫描线选择周期中的第二周期中,驱动与所述一个扫描线连接的第二组的像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且更 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驱动如此构造的驱动液晶面板的技术,即一个放 大器以分时方式驱动多个信号线(数据线)。
技术介绍
在近几年来液晶面板的分辨率变高的背景下,液晶面板中信号线 (数据线)的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多。此外,信号线之间的间隔变得越 来越窄。信号线的数量增加以及间隔变窄所导致的一个问题是,很难 确保充分用于外部连接配线的尺寸,其中信号线通过该外部连接配线 与驱动器连接。信号线之间的间隔变窄导致可允许用于外部连接配线 的尺寸变窄,因而很难将液晶面板和驱动它的驱动器(驱动单元)连 接在一起。另一个问题是,为了驱动信号线,驱动器中包含的放大器 的数目增加。放大器数目的增加带来了较坏的影响,如驱动器的尺寸 增加和成本增加。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广泛使用下述驱动技术,其中使用一个放大 器分时地驱动液晶面板中的多个信号线。例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JP-A-Heisei 4-52684公开了一种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在该驱动方 法中,安装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三个开关元件在三个信号线之间切换, 且因此分时地驱动信号线。图1是显示与日本待审专利申请JP-A-Heisei 4-52684中公开的技 术对应的显示器件的结构的框图。显示器件如此构造,使得一个放大 器分时驱动三个信号线。就是说,该显示器件包括液晶面板IO和驱动器20。液晶面板10包括分别对应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信号线DR, DG和DB;和扫描线(栅极线)Gl, G2, ...,Gi, GM。这里,"M"是大于等于二的自然数。此外,"i"是大于等于二 且小于等于M的自然数。然而,图1仅仅表示了 i = n, n+l。当不需 要区分时,信号线DR, DG和DB —般被称作信号线D。对应于红色 的R-像素CiR位于信号线DR与扫描线Gi交叉的位置处。类似地,对 应于绿色的G-像素CiG位于信号线DG与扫描线Gi交叉的位置处。此 外,对应于蓝色的B-像素CiB位于信号线DB与扫描线Gi交叉的位置 处。这里,CiR, CiG和CiB中的"i"与Gi中的"i"相同。沿同一扫 描线Gi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组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 CiB组成了对应于液晶面板10中一个点的像素组Pi。每个像素都包括TFT (薄膜晶体管)11和液晶电容12。液晶电容 12由其间填充有液晶的像素电极12a和公共电极12b组成。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中的TFT11的源极分别与信号线DR, DG 和DB连接。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中的TFT11的栅 极公共连接到扫描线Gi。 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中的 TFT11的漏极分别与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中的液晶 电容12中的像素电极12a连接。信号线DR, DG和DB分别通过开关元件13R, 13G和13B连接 到输入端子14。开关元件13R, 13G和13B由形成在液晶面板10的基 板上的TFT组成。开关元件13R, 13G和13B分别根据从驱动器20发 送的控制信号Sl到S3导通和断开。输入端子14从驱动器20接收写 入(施加)到每个像素的电压。如后面所述,写入到R-像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的写入电压被串行地供给到输入端子14。开关 元件13R, 13G和13B顺序地和排他地导通和断开,从而写入到R-像 素CiR, G-像素CiG和B-像素CiB的写入电压被供给到相应的信号线 DR, DG禾nDB。之后,存在一般仅将开关元件13R, 13G和13B称作 开关元件13的情形。驱动器20包括移位寄存器21、数据寄存器22、锁存器23、 D/A 转换器24和放大器25。移位寄存器21移位供给的时钟信号CLK并产 生移位脉冲。数据寄存器22通过使用接收的移位脉冲作为触发来锁存 供给的数据信号,从而顺序地获得数据信号。数据信号是用于指定每 个像素的灰度的RGB数据。锁存器23顺序地锁存来自数据寄存器22 的RGB数据。然后,锁存器23给D/A转换器24顺序地供给锁存的 RGB数据。D/A转换器24根据顺序地供给的RGB数据,从多个供给 的灰度电压选择期望的灰度电压。然后,D/A转换器24给放大器25 顺序地供给选择的灰度电压。放大器25给液晶面板10中的输入端子 14顺序地供给对应于从D/A转换器24供给的灰度电压的写入电压。驱动器20进一步包括用于产生控制信号Sl到S3的控制电路26。 控制电路26向相应的开关元件13提供控制信号Sl到S3并选择性地 导通期望的开关元件13。控制电路26如此进行时序操作,使得放大器 25给输入端子14供给写入电压的时序和控制信号Sl到S3的时序是同 步的。通过该时序控制,开关元件13导通和断开,使得与写入电压供 给到输入端子14同步地,将期望的写入电压供给到期望的信号线。控 制电路26根据存储于驱动器20中的存储单元(没有示出)中的程序 进行该时序控制。一般根据下面的顺序执行写入电压写入到显示器件中第n个线上 的R-像素CnR, G-像素CnG和B-像素CnB的操作。首先,扫描线解码器(没有示出)响应于来自驱动器20的控制信 号,激活与第n个线上的R-像素CnR, G-像素CnG和B-像素CnB (像 素组Pn)连接的扫描线Gn。因而,R-像素CnR, G-像素CnG和B-像 素CnB的TFT 11导通。因此,R-像素CnR, G-像素CnG和B-像素 CnB变为可写入状态。此外,放大器25给输入端子14供给被写入到 R-像素CnR的写入电压。与供给写入电压同步地,控制电路26通过使用控制信号Sl选择信号线。就是说,开关元件13R导通,其他开关元 件13G, 13B断开。因而,信号线DR与输入端子14连接,其他信号 线DG, DB变为高阻抗状态。结果,写入到R-像素CnR的写入电压被 通过信号线DR供给到R-像素CnR并被写入到R-像素CnR。就是说, 写入电压被施加到R-像素CnR的液晶电容12。接着,放大器25给输入端子14供给被写入到G-像素CnG的写入 电压。与供给写入电压同步地,控制电路26通过使用控制信号S2选 择信号线DG。因而,信号线DG与输入端子14连接,写入电压被通 过信号线DG写入到G-像素CnG。就是说,写入电压施加到G-像素 CnG的液晶电容12。接着,放大器25给输入端子14供给被写入到B-像素CnB的写入 电压。与供给写入电压同步地,控制电路26通过使用控制信号S3选 择信号线DB。因而,信号线DB与输入端子14连接,写入电压被通 过信号线DB写入到B-像素CnB。就是说,写入电压被施加到B-像素 CnB的液晶电容12。根据前面的顺序,驱动器20分时驱动信号线DR, DG和DB,写 入电压被写入到相应的像素。按照R-像素CnR, G-像素CnG和B-像 素CnB的顺序进行写入电压的写入。日本待审专利申请JP-A-Heisei 4-52684公开了下述事实,即信号 线不总是需要对应于RGB,且由一个放大器驱动的信号线的数目可以 为两个或四个或更多。作为现有技术,日本待审专利申请JP-A-Heisei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面板;和    驱动单元,其被构造以驱动所述液晶面板;    其中所述液晶面板包括:    多个扫描线,其被构造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多个信号线,其被构造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和    多个像素,其被构造以被设置在所述多个扫描线与所述多个信号线相交的位置处,其中被包含在所述多个像素中并沿所述多个扫描线之一排列的像素具有相同的颜色,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多个放大器,其被构造以驱动所述多个信号线,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以分时方式控制所述多个放大器的每一个,使得在扫描线选择周期中的第一周期中,所述多个放大器的每一个驱动在所述多个像素中与所述多个扫描线的一个扫描线连接的第一组像素,并在所述扫描线选择周期中的第二周期中,驱动与所述一个扫描线连接的第二组像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能势崇
申请(专利权)人: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