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匹配电路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271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流匹配电路与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复数条电流路径;将该复数条电流路径分成W组,毎组Q条;以及使同组之路径上的电流互相匹配,其中W与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匹配电路,包含X层的树状阶层结构,其每一层包括复数个匹配元件,前层之一匹配元件对应于次层之一定数目的匹配元件,该一定数目的匹配元件构成一组;其最后一层之各组中毎一匹配元件控制一条路径上的电流,且同组之路径上的电流互相匹配,其中X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是否匹配,以达到最佳面板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指一种使极多条路 径上的电流量能够匹配的电路与方法,该电路与方法尤适合于应用在 有机发光面板电路中。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此为先前技术之被动式有机发光面板控制电路之一例。如图所示,此电路10中包含有n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l-OLEDn, 分别位于路径ll-ln上。各条路径ll-ln是否导通,由对应的列讯号 RSl-RSn所控制;在被动式有机发光面板中,列讯号RSl-RSn通常使 各条路径轮流导通,通过视觉暂留而构成平面图像。各有机发光二极 管OLEDl-OLEDn的亮度,与各条路径ll-ln上的电流量相对应,其分 别为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l-DACn所控制。(为简化图面起见,所示 图中每个数字模拟转换电路仅连接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但在实际面 板中,每个数字模拟转换电路通常连接不只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各 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l-DACn,可为图2所示的较简单型式,或为图 3所示的串联型式(cascoded type)。详言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l-OLEDn的亮度控制方式如下。 电流源CS之电流量,通过晶体管Q和各数字模拟转换电路 DACl-DACn中各晶体管所构成的电流镜,而成比例地镜射至各数字模 拟转换电路DACl-DACn之内。利用数字开关控制讯号SW (亦可称为 行讯号column signal,或区讯号segment signal),可决定数字模拟转换 电路内部有哪些晶体管导通,且例如可将图2所示各晶体管的导通电 流量分别设计成lx, 2x, 4x, 8x,如此即可根据数字开关控制讯号SW来 产生16位阶的亮度变化。随着有机发光面板尺寸逐渐增大,其所使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数 目也相应增加;有机发光面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路径数目,可能超 过数百、甚至达数千条。所面临的问题是,各条路径上的电流量不易 完全匹配,导致面板发光亮度不均匀,严重时甚至将产生肉眼可见的 差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使极多条路径上的电流量互相匹配的 电路与方法。然而,如个别针对每条路径提供匹配控制电路,并依序 以取样保持方式对每条路径进行匹配检査与校正,显然将使电路变得 十分庞大,且检查程序耗时过久,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即针对上述先前技术之不足,提出一种能使极 多条路径上的电流量互相匹配的电路,以解决前述的困扰,且不会大 幅增加电路的尺寸与复杂度。本专利技术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面板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之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极多条路径上的电流量互相 匹配的方法。为达上述之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流匹配电路,包含x层的树状阶层结构,其每一层包括复数个匹配元件,前层之一匹配元件对应于次层之一定数目的匹配元件,该一定数目的匹配元件构成一组;其最后一层之各组中每一匹配元件控制一条 路径上的电流,且同组之路径上的电流互相匹配,其中X为大于或等 于2的整数。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有机发光面板控 制电路,包含第一复数个数字模拟转换电路,以个别控制对应路径 上的电流,各路径上具有对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该第一复数个数字模拟转换电路分为W组,每组Q个;W个电流源,其电流量个别 受对应的参考电压输入所控制;以及W个电流镜电路,将对应之W个 电流源之电流量成比例地镜射至同组Q个数字模拟转换电路中;其中, 该W个电流源分为M组,每组N个(W=M*N),同组内的电流源之 参考电压受控制,使NfQ条路径上的电流量互相匹配;其中M,N, Q, W 为整数,且N,Q,W皆大于或等于2。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也提供一种电流匹配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提供复数条电流路径;将该复数条电流路径分成W组, 每组Q条;以及使同组之路径上的电流互相匹配,其中W与Q为大于 或等于2的整数。上述各实施例中,可使用取样保持的方式,平行地在最后一层各 组中依序控制同组各条路径上的电流。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如使用电流源来控制电流时,可将电流 源分组,并使同组各电流源接受相同的参考电压,或使各电流源个别 接受对应的参考电压,并根据校准结果来个别调整各电流源之参考电压。以下将通过对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之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先前技术之被动式有机发光面板控制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图2为较简单型式之数字模拟转换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图3为串联型式之数字模拟转换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图4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之树状阶层结构。图5为示意电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电流匹配电路的其中一个 实施例。图6为示意电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电流匹配电路的另一个实 施例。图7标出使用串联晶体管之电流源电路。 图8与第9图分别举例示出JFET的应用。图10说明各放大器间的差异性并不会对整体电路的元件匹配造 成实质影响。图11标出取样保持电路之一例。图12标出校准电路之一例。图13标出取样量测电路之一例。图14与图15举例说明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图中符号说明10 有机发光面板控制电路(现有技术)ll-ln 路径20 电流匹配电路41,42取样保持电路50 校准电路51-5n 多工电路60 取样量测电路62 模拟数字转换器70 取样保持电路C01, C02电CS, CSl-CSn电流源DACl-DACn数字模拟转换电路EAll-EAln误差放大器N-JFET, P-JFETN型接面晶体管,P型接面晶体管OLEDl-OLEDn有机发光二极管OP1, OP61运算放大器Q,Qc,Ql-Qp,Q01,Q02晶体管R, R01-R0m, Rll-Rln电阻Rsl-Rsn 列讯号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
技术介绍
"段落中所述,较大有机 发光面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路径数目,可能超过数百、甚至达数千 条,难以一一进行匹配校正。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乃是采取"树状阶 层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请参考图4之示例,假设电流匹配电路 20使用四阶层的树状结构,第一层使用m个元件,并使该m个元件互 相匹配;第二层使用m组各n个元件,并使每组内的n个元件互相匹 配;第三层中,再使第二层中之各元件各别对应于p个元件,并使同 组内的该p个元件互相匹配,第四层中,同样地使第三层中之各元件 各别对应于q个元件,并使同组内的该q个元件互相匹配,如此最终 便可控制m*n*p*q条电流路径,且m, n, p, q皆不需要为太大的数字。 当然,图4仅是举例说明,阶层的数目与各阶层内的元件数目可视设 计上的需要来决定。图4所示概念之具体实施例,举两例说明如下,请参考图5与图 6,其中图5为三阶层树状结构,图6为四阶层树状结构。请先参考图 5,本实施例中,第一层匹配元件为电阻R01-R0m,第二层匹配元件为 电阻R11-Rln,第三层则为输出级。如图所示,以第二层电路的第一组 电路为例,运算放大器0P1将节点Al的电压与参考电压VRO相比较,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R1供应给所有误差放大器EAll-EAln。误差放大 器EAll-EAln为对应之电流源CSl-CSn中的一部分。各电流源 CSl-CSn各别控制一组输出级电路,每组输出级电路中各别根据对应 电流源的电流量,而控制该组内的q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匹配电路,包含X层之树状阶层结构,其每一层包括复数之匹配元件,前层之一匹配元件对应于次层之一定数目之匹配元件,该一定数目之匹配元件构成一组;其最后一层之各组中每一匹配元件控制一条路径上的电流,且同组之路径上的电流互相匹配,其中X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萌
申请(专利权)人: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