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67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克氏针,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医护人员进行人为拉伸骨折部位,医护人员人工操作克氏针,耗时耗力,同时人工操作克氏针在固定架上滑移,调整精度底,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更加省时省力,对患者的骨骼进行限位,方便后续的骨骼复位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机械固定效果更佳,精度更高,误差更小,提高骨科手术的手术质量。的手术质量。的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0003]现有技术中,患者骨折后,首先需要对患者的骨骼进行复位,在复位结束后再对患者进行医疗固定,在复位时,一般通过医疗人员对患者骨骼进行拉伸复位,由于医疗时间和对患者医治部位的不可控性,当医疗人员长期处于拉扯状态,医疗人员容易疲劳,且时间过久,拉扯的效果也不佳,当使用重物对患者骨骼将进行拉伸复位时,需要对患者骨骼其他方向进行修复的时,翻转比较困难,使骨科手术的手术质量降低,甚至会造成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骨骼复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人为拉伸复位,最后克氏针固定,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使得操作过程更加耗时耗力,由此提出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医护人员进行人为拉伸骨折部位,医护人员人工操作克氏针,耗时耗力,同时人工操作克氏针在固定架上滑移,调整精度底,误差较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克氏针,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克氏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整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机构、调整机构以及其他构件可以对骨折病人进行良好的复位牵引,对骨折病人进行医疗,通过限位机构可以保证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受伤处被稳定固定,此时通过调整机构对患者的骨骼进行调整复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机械固定效果更佳,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000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且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块,两个所述限制块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杆,所述限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三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三移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移动螺杆调整固定件的位置可以对患者的骨骼进行限位,并且可以适应于不同人群。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半齿环,所述弧形滑道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滑道块,所述滑道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滑道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克氏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机启动,带动齿轮的转动,进而配合半齿环可以使滑道块、第三限位块、第三克氏针在弧形滑道上移动,通过第三克氏针的移动调整位置,使第三克氏针对骨骼的调整和固定。
[00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左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左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一限位螺栓匹配的第一螺栓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克氏针匹配的第一滑动孔,位于同一所述第一限位块内的第一螺栓孔与第一滑动孔相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螺栓对第一克氏针进行限位,顺时针扭动可以固定第一克氏针、逆时针扭动使第一克氏针可以活动,保证在对骨骼进行拉伸复位时,第一克氏针的可调和稳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导轨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块的内侧与传动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左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二限位螺栓匹配的第二螺栓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第二克氏针匹配的第二滑动孔,位于同一所述第二限位块内的第二螺栓孔与第二滑动孔相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螺杆转动带动连接块的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块进行限制,第一导轨、第一移动块的配合保证连接块、第二限位块配合传动螺杆转动时可以稳定的移动,顺时针扭动第二限位螺栓时第二克氏针被固定、逆时针扭动第二限位螺栓时第二克氏针可以活动进行调整,保证在对骨骼进行拉伸复位时,第二克氏针的可调和稳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略大于移动螺杆直径的通孔,所述移动螺杆靠近固定件的一端通过通孔与限位座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均位于凹槽中,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导轨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三导轨匹配的第三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螺杆与固定件的转动连接保证移动螺杆转动移动时带动固定件的移动,进而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夹持,通过第二移动块与第二导轨配合、第三导轨与第三移动块配合可以对患者的夹持位置进行调节,更加灵活。
[001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与半齿环相啮合,所述弧形滑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滑道块与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滑道块的内侧开设有与限位条匹配的限位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转动与半齿环配合,可以使第三克氏针在弧形滑道上移动,调整第三克氏针的位置,对骨骼进行操作,限位条使滑道块的移动进行限制保证移动的稳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三限位螺栓,所述第三限位块的
内侧开设有与第三限位螺栓匹配的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三克氏针匹配的第三滑动孔,所述第三限位块内的第三螺栓孔与第三滑动孔相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时针扭动第三限位螺栓时第三克氏针被固定、逆时针扭动第三限位螺栓时第三克氏针可以活动进行调整,保证在对骨骼进行拉伸复位时,第三克氏针的可调和稳定。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电机、传动螺杆、第三克氏针、第二克氏针等的配合,使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螺杆的转动,进而使第二克氏针移动对骨骼的拉伸复位固定,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三克氏针移动,对骨骼进行复位操作,并且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作为动力源相比于手动控制第三克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3)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克氏针(4),两个所述固定块(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8),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导轨(6),两个所述第一导轨(6)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7),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两个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9),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9)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克氏针(10),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且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二导轨(16),两个所述第二导轨(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5),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11),所述限位座(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3),两个所述限制块(13)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杆(12),所述限制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导轨(17),所述第三导轨(1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三移动块(18),两个所述第三移动块(1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骨折复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滑道(19),所述弧形滑道(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半齿环(20),所述弧形滑道(19)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滑道块(21),所述滑道块(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滑道块(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25),所述第三限位块(2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克氏针(2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静沈理达鲁经纬遆云帆赵建宁许斌晁龙张坤鹏王其亮武振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